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4章 微波收发技术--噪声和接收机灵敏度(本)

第4章 微波收发技术--噪声和接收机灵敏度(本)


有耗二端口网络的噪声系数
• 我们将有耗二端口网络视为无源有耗器件,如衰减 器、有耗传输线等 • 用损耗因子L来表示,GA=1/L
T FL T0
• 室温下 F=L
级联系统中的噪声系数(1)
G1,F1,Bn G2,F2,Bn
• (F1,G1)为第一级放大器的噪声系数和增益 • (F2,G2)为第二级放大器的噪声系数和增益 • F0为级联后的系统噪声系数
3. 根据调制方式和传输速率确定等效噪声带宽
fb B fb (1 ) log 2 M
4. 根据灵敏度的计算公式即可确定在某噪声系数下 的收信门限电平
计算收信门限电平的例题(1)
• 某通信系统的调制方式为64QAM调制,经相 干解调,BER与归一化信噪比的关系为
BER64 QAM 1Eb 7 erfc 24 7 N0
F0 3.94dB(2.48)
F0 2.04dB(1.67)
• 应合理地分配各级电路的噪声系数和增益 • 在一定条件下,系统的噪声系数只取决于系 统的第1级电路的噪声系数
计算接收机的总噪声系数
IL=2dB
G=20dB NF=2dB
CL=7dB
G=30dB NF=6dB
主要内容
基本知识:微波工程常用单位 和表示方法 无线系统体系构架 系统的非线性和补偿措施 系统的噪声和噪声系数 系统的灵敏度和动态范围 微波收发系统的实现 微波收发系统中的频率源技术 设计实例
• 意义: 信号通过二端口网络(放大器)后,由于器件本 身产生噪声,使信噪比变坏,使信噪比下降的 倍数就是该器件的噪声系数。
噪声系数的定义2
• 输出端的噪声可分为两部分 – 由进入系统的外部噪声造成的 NinGa – 系统的内部附加噪声 Na – Pn=Na+NinGa
N a N inGa NF N inGa N a kT0 BnGa kT0 BnGa


L M
BER16 QAM
2 Eb 3 erfc 8 5N0
BER64QAM
1Eb 7 erfc 24 7 N0
收信门限电平(2)
2. 根据调制方式确定系统的载噪比 C/N Es f s C Pr C Es / Ts N N F KT0 B N 0 B N 0 N F KT0
• F12=2+(2-1)/(1-10)=2.1 • F21=2+(2-1)/(1-100)=2.01
第1级NF对系统的影响
F1 2dB(1.58) G1 10dB(10) F1 2dB(1.58) G1 20dB(100) F2 10dB(10) G1 20dB(100) F2 10dB(10) G1 20dB(100)
级联系统中的噪声系数(2)
G1,F1,Bn G2,F2,Bn
Na 2 ( F2 1)kT0 BnG2
kT0Bn Na2 Na1 kT0Bn kT0BnG1 Na1G2 kT0BnG1G2 总附加功率 总噪声功率
Nout kT0 Bn FG1G2
Na1 ( F1 1)kT0 BnG1
Prt=-114+NF+10log(fb) (MHz)+Eb/N0
动态范围(1)
接收机(特别是移动接收机)所接收的信号强弱 是变化的,通信系统的有效性取决于它的动态范 围,即高性能地工作所能承受的信号变化范围。 动态范围的下限是灵敏度,它受到噪声基底的限 制。当输入信号太大时,由于系统的非线性而产 生了失真,输出信噪比反而下降,因此动态范围 的上限由最大可接受的信号失真决定。
热噪声的分析
RN A
PN kTB
•噪声功率随带宽的减小而减小
•噪声功率随温度的降低而降低 •噪声功率公式仅适应于1000GHz以下的频率
噪声系数的定义1
S in N in NF S out N out N out N inGa N out kT0 BnGa
输入端信噪比
输出端信噪比
收信门限电平(1)
• 根据调制方式、传输速率、BER门限可 确定通信系统的收信门限电平。 过程如下: 1. 首先根据调制方式和BER门限,求出对应的理论 归一化比特能量信噪比Eb/N0
MQAM相干解调的BER
BER4QAM Eb 1 erfc 2 N0
3 log2 L Eb L 1 BER erfc 2 L log L L 1 N0
动态范围的定义(2)
1) 对功率放大器常用线性动态范围的概念(Linear dynamic range)。 定义为:产生1dB压缩点的输入信号电平与灵敏 度或(或噪声基底之比) 2) 对LNA和混频器则常用无杂散动态范围的概念 (SFDR)(Spurious-free dynamic range),即下限输 入信号为灵敏度(或下限为噪声基底),上限为 在输出端引起的三阶交调失真分量Po3等于最小可 检测电平,折合到到输入端,恰好等于输入信号 为灵敏度(或下限为噪声基底), 即Pin,max=Ft/GP。
这里考虑的噪声是接收机输入端的总的白噪声,包括 接收机输入匹配噪声电阻供给的及接收机本身产生的热 噪声功率之和。 N0代表接收机输入端单边带噪声功率谱密度。 对理想信道,可取fs=B,对于基带具有余弦滚降特性 的频带传输系统,B=(1+α).fs
收信门限电平(3)
• 当B=fs时,
C Es Eb log 2 M N N0 N0
主要内容
• 灵敏度
– 灵敏度的定义
– 灵敏度的定量表示 – 收信门限电平 • 动态范围 – 动态范围的定义
– 动态范围的定量表示
灵敏度的定义
• 在给定接收机解调器前所要求的输出信噪
比的条件下,接收机所能检测的最低输入
信号电平。 • 灵敏度与所要求的信号质量即输出信噪比 有关,还与接收机本身的噪声系数有关。
Na Noise (in) x Gain [N in G] Noise (in)
To= 290K
Na
Gain 20dB NF 10dB
Nin
Np = Na + Nin G
at 290K
Imperfect Amplifier Degrades Signal to Noise Ratio
噪声系数的定义3
• 利用等效噪声温度 将放大器自身产生的那部分噪声由其输入端的 等效噪声温度Te来表示 则Na=kTefG
同样Nin=kT0fG
kT0 fG kTe fG T0 Te NF kT0 fG T0
NF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5 2.0 3.0 4 NF(dB) 1.023 1.047 1.072 1.096 1.122 1.148 1.175 1.202 1.23 1.259 1.413 1.585 1.995 2.512 Te(K) 6.82 13.81 20.96 28.27 35.75 43.41 51.24 59.26 67.47 75.87 120.9 171.3 291.6 442.9

Po,min
No 此灵敏度为Pin,min=kB[Ta+(F-1) T0](SNR)o,min
SNRo,min是所要求的最低输出信噪比,因
灵敏度的定量表达式(3)
灵敏度用dB表示
Pin,min (dBm) 10logk Ta F 1T0 (dBm/ Hz) 10log(B) SNR
噪声对微波通信系统的影响(1)
噪声对微波通信系统的影响(2)
噪声的来源
• 热噪声 – 导体内部电子的热运动和电子器件中的载流子的 不规则运动所产生的噪声. • 各种干扰噪声 – 主要是由电波多径传播、阻抗失配、电源波动及 其它欣道的干扰所产生的噪声。 • 波形失真 – 传输设备的线性失真与非线性失真所产生的噪声 • 外部噪声 – 外部设备的电磁干扰、各种雷电和云层放电所辐 射的电磁干扰和宇宙间其它星系辐射的电磁干扰 所产生的噪声。
微波通信技术
第4章 微波通信中的收发技术
主要内容
基本知识:微波工程常用单位 和表示方法 无线系统体系构架 系统的非线性和补偿措施 系统的噪声和噪声系数 系统的灵敏度和动态范围 微波收发系统的实现 微波收发系统中的频率源技术 设计实例
主要内容
• 引言
– 噪声的来源 – 噪声对微波通信系统的影响 • 噪声系数的定义 • 级联系统的噪声系数 • 混频器的噪声系数
级联系统中的噪声系数(3)
Nout kT0 Bn FG1G2 Nout Na 2 Na1G2 kT0 BnG1G2 Na 2 ( F2 1)kT0 BnG2 Na1 ( F1 1)kT0 BnG1
对N级级联系统
F2 1 F F1 G1
FN 1 F2 1 F3 1 F F1 ...... G1 G1G2 G1G2 ...GN 1
系统的基底噪声Ft
当Ta=T0=290K时,基底噪声为
基底噪声 (dBm ) 10 log kT0 (dBm / Hz) NF (dB) 10 log( B) 174(dBm / Hz) NF (dB) 10 log B( Hz) 114(dBm / MHz ) NF (dB) 10 log B( MHz )

一低噪声放大器的增益为20dB,噪声系 数为2dB,假设其工作带宽为100MHz, 问:该LNA的输出基底噪声是多少?
基底噪声 (dBm ) 114(dBm / MHz ) NF (dB ) 10 log B( MHz ) 114 2 10 log( 100) 114 2 20 82dBm
பைடு நூலக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