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论胶州秧歌《扇妞》的风格特征开题报告
论胶州秧歌《扇妞》的风格特征开题报告
唐山师范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书
论文(设计)题目论胶州秧歌《扇妞》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格特征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年级
专业
2017年12月日
说明
1.本表需在指导教师和有关领导审查批准的情况下,要求学生认真填写。
2. 课题来源分为教师提供选题或学生自拟课题;教师的科研任务;社会有关单位委托的课题;其他来源。
3.若课题因故变动时,应向指导教师提出申请,提交题目变动论证报告。
待解决问题:对胶州秧歌特别是《扇妞》的艺术风格和艺术价值进一步深刻的分析及认知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主要采取文献法、举例法、论证法等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来论证和在指导老师的具体指导下具体实施。
技术路线:(1)在确定课题的基础上设计研究的方法和研究的手段。
(2)严格按照所设计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进行查阅文献和调查研究。
[7]雷焕贵.晋中秧歌艺术发展及现状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3).
[8]罗雄岩著.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教程
[9]纪兰蔚,邱久荣.主编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史.
[10]马力学主编.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及教学法.
[11]吕文斌,胡志蕴,等编著.胶州大秧歌.
指导教师审查意见
内容由指导教师填写(手写)
相关研究现状:如研究者刘琛在《浅谈胶州秧歌表现风格的传承与发展》中认为胶州秧歌是一种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研究价值。他认为,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胶州秧歌以一种全新的黄土高原流行音乐的形式重新登上了现代艺术的舞台。顺利完成了从从“娱己”到“娱人”的转变过程,从而为我国传统民间艺术的转变提供了参考。他还以秧歌《扇妞》为例,对胶州传统艺术如何舞台化,将传统与现代进行结合进行了详细分析。他认为在胶州秧歌中,编舞者将现代女孩的活泼、可爱,古灵精怪的形象与传统胶州秧歌的姿势、动作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成功实现了传统艺术与现代文化的融合,创造出了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在传承发展了传统艺术的同时,又拉近了与观众之间的距离,给观众带来了审美的享受。
寒 假 -------------------开始进行具体撰写论文。
第四学期第1周------------交论文初稿,与指导教师沟通论文修改及相关问题。
第四学期第2—8周------------反复论证,并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反复修改完善论文。
第四学期第9—11周----------交论文定稿,准备毕业论文答辩。
理论和实践意义:填补了我国学术界研究胶州秧歌方面的空白,专门对《扇妞》这一艺术作品的风格和艺术价值进行了分析。相信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帮助更多的人了解这门艺术,将会对我国胶州秧歌的传承和发展产生一定的作用。
应用前景:通过对胶州秧歌《扇妞》艺术风格和艺术价值的研究,促进了秧歌爱好者更好的去学习传统艺术,了解传统艺术的特点,价值,帮助他们将传统与现代融合起来,将传统艺术传承和发展下去。
(二)能够与时俱进,具有自主创新的艺术价值
(三)是鲜活的古代传统艺术活化石,具有艺术研究价值
(四)舞蹈优美,旋律动听,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四、总结
参考文献
开题依据(包括、相关研究现状、此项研究的理论意义、学术价值、应用前景等)
前人的工作:前人对胶州秧歌的在当代的发展现状和对我国现代舞蹈艺术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对胶州秧歌在舞台化后的特点进行了分析。一些学者研究了胶州秧歌的风格特征,一些学者研究了它的发展历程,还有的学者对如何传承和发展胶州秧歌艺术进行了探讨。还有的学者对胶州秧州如何从“娱己”到“娱人”的转变过程进行了分析,并对胶州秧歌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进行了预测。总的来说,研究者有很多,但是对于胶州秧歌《扇妞》的艺术风格特征还没有人研究过。
预期成果及其形式
本科毕业论文
可行性分析(已具备的条件和待解决的问题;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践方案等)
已具备的条件:通过对《浅谈胶州秧歌表现风格的传承与发展》、《浅谈胶州秧歌的传承与发展》等论文的阅读,使得本人对胶州秧歌特别是《扇妞》的艺术风格和艺术价值有了进一步的认知。前人的研究成果比较丰富,为本文的研究和写作提供了理论条件。作为一名艺术专业的学生,从小对胶州秧歌就很喜爱,也曾学习和练习过秧歌的跳法,再加上我导师渊博的知识和实践经验,就为本文的写作提供了实践环境。
的起止时间和进度安排(包括外出调研)
第三学期13-14周------------拟定论文题目,查阅其相关资料。
第三学期15-16周-------------与指导教师商定提纲,做开题答辩准备。
第三学期17周-------------进行论文开题答辩,撰写论文提纲。
第三学期18-19周------------制定论文写作计划,继续调研或查阅资料。
指导教师(签名):手写签名(时间为开题答辩之前)
年月日
教研室(研究室)论证意见
内容由答辩组长填写(手写)
参加论证人员签名:答辩组所有教师手写签名
_教研室(研究室)主任(签名):手写签名
(时间写开题答辩当日或之后)
年月日
系指导与答辩委员会审查意见
____________系主任(签名):
年月日
题目来源
与指导教师共同商定
主要研究内容
胶州秧歌是我国传统民间舞蹈中的一种,同时也是山东地区民间舞蹈艺术中的一支独秀。它承上启下,对我国胶州舞蹈和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正逐步进入现代化、信息化、工业化的国家行列。而传统的民族艺术也正在被现代舞蹈和其它现代艺术所取代。胶州秧歌艺术正是逐渐消失中。为了保护这一珍贵的民族艺术形式,我个人认为有必要有这一传统的民族艺术进行一番详细的分析,了解它的风格特征,艺术价值,特点和历史。这一研究能够帮助我们这些舞蹈艺术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与实践过程中不断地磨炼自身,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创作出更优秀的作品,将宝贵的传统民间艺术传承和发展下去。承上启下,将我国传统民间艺术发扬光大。
提纲:
一、引论
二、胶州秧歌《扇妞》的艺术风格分析
(一)传承了我国古代和当代的民间歌舞艺术,具有浓厚的原始艺术特征
(二)浓缩了我国山东人民生活,是北方民族艺术中的精华
(三)集多种北方民间艺术形式于一身
(四)鲜明的地方艺术特色,浓烈的黄河流域文化氛围
三、胶州秧歌《扇妞》的艺术价值分析
(一)它的存在对于保护和传承发展我国黄河流域民间艺术具有非凡的价值和意义
[2] 张曼姝.胶州秧歌的传统与现在[D].山东师范大学,2010
[3] 杨春雪.胶州秧歌“女性角色”类型研究[D].山东艺术学院,2011
[4] 孟中华.胶州秧歌在小学的传承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
[5] 赵磊.胶州秧歌文化社会学研究[D].山东体育学院,2011
[6] 姚琳.山东胶州秧歌与商河鼓子秧歌音乐比较研究[D].天津音乐学院,2014
(3)对查阅的文献资料和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研究。
(4)在统计、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撰写论文第一稿,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改
实验方案:(1)通过学习掌握的已有知识,阐述观点。
(2)查阅书籍、期刊验证。
(3)整理资料拟定初稿。
(4)认真修改、检阅,完成论文。
主要参考文献
[1] 刘慧芳.胶州秧歌音乐文化之家族特征研究[D].青岛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