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指标体系探讨_黄茁

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指标体系探讨_黄茁


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 积,保护生物多样性
增强城乡防洪抗旱排涝能力 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 人群健康
则之外, 针对水生态文明的内涵和要 求,还要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总体性指标
反映与水生态文明相关的指标 可以列出很多,把它们全部罗列到评 价指标体系中既不切实际,也没有必 要,应该用尽可能少的关键指标来评 价水生态文明。 所以,尽量选用能代 表或反映多方面要素的指标,避免不 必要的重复。
2.水生态系统健康指标
水生态系统健康是一个很复杂 的概念, 生态学家至今未达成共识。 目前在生态学领域有关健康状况概
水 18
特别关注
2013.6 中国水利
念和 内 涵 的 研 究 多 集 中 于 生 态 系 统 健康、 流域生态系统健康、 湿地生 态系统健康等方面。 被科学界广泛 认可的生态系统健康, 是从生态系 统自身出发, 稳定而且可持续发展 的生态系统, 也就是说, 健康的生 态系统应能够维持自身的组织结构 长期稳定完整, 并具有抵抗干扰、 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 自我运作的 能力, 同时对外界压力有一定的承 受弹性。
1.水资源指标
水资源量是衡量水资源的基本 指标,也是水生态、社会、经济三个子 系统存在的前提,水资源量满足水生 态、社会、经济的需求,是水生态文明 的基本条件。 评价指标有生态系统需 水量保证率、人均可供水量、供水保 证率、湿地保留率,对于地下水资源 量评价指标可采用地下水供水比。
生态环境需水量保证率是判断 河流的生态环境需水量是否得到满 足和满足的程度。 湿地具有涵养水 源、 维持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调 节局部气候的重要作用,因此湿地也 是衡量水资源作用的重要指标,采用 湿地保留率表示湿地状况,反映湿地 的面积或规模的变化。 在我国北方地 区,地下水资源在整个供水系统中一 直占有非常大的比例,地下水供水比 是地下可供水量在可供水总量中所 占的比重,是衡量地下水资源供给能 力的一个指标。
2.差异性指标
考虑到不同区域、 不同尺度、不 同作用的水生态系统,生态文明的侧 重点不同,指标选取尽量包含各种因 素的差异,但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 需求,选取满足总体目标的针对性指 标,避免不切合实际的指标。
3.与人类活动相关的指标为 重点
在众多的水生态指标中,尽量选 择与人类活动有关的指标,尽量减少 非人类活动影响的评价指标。
定和可持续发展;水生态系统是否在 保持健康的前提下,创造出满足人类 需要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
水生态系统应能正常发挥在自 然环境演替中的各项功能,包括为水 生生物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维持自 然界正常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输送功 能。 健康的功能正常的水生态系统是 创造人类适宜的生存环境的基础,直 接或间接地影响人类社会的存在和 发展。 开发水资源的过程中,如能保 持水生态系统合理的结构状态和自 然生态环境功能,就能保证水资源的 可持续利用, 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为 社会持续创造经济效益, 如发电、供 水、航运、景观、水产养殖等。 开展水 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也是使水生态 系统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社会发展的 需要。 但资源是有限的,不能无限制 地满足人类的需求,保持水生态系统 健康的同时,满足人类社会经济发展 的合理需求,是构建水生态文明指标 体系的主要目的。
地下水的生态功能是指地下水 维持着生态环境的水土平衡、水盐平 衡、水热平衡和水与生物平衡,保证 生态环境安全, 维系着地表水域、湿 地等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 反映该 功能的评价指标主要有以下几项: ①地下水生态水位, 是指能够充分 发挥地下水对生态环境的控制作 用,即满足生态环境要求、不造成生 态环境恶化的地下水水位, 主要受 地质结构、地形、地貌和植被条件的 影响。 ②地下水矿化度。 在地下水水 位埋深一定的情况下, 地下水矿化 度影响植被生长和荒漠化分布。 不 同类型植被、 不同生长年龄的植被 对矿化度的忍耐程度不同。 若地下 水中盐碱含量太高, 则会使土壤迅 速盐碱化,作物死亡。 ③土壤含水量 指标, 一般采用适宜含水量和凋萎 系数来表示, 是一个反映地下水对
index system of water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the aspects of system, objectives and index are also set up. It provides a
solid scientific base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water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二、水生态文明建设目标
党的十八大报告从宏观上提出 了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并围绕总体 目标从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 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 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 制度建设等四个方面阐述了具体 措施和着力点,有的还明确了具体 目标。 与水生态文明直接相关的有 土地利用格局、用水效率、水源安 全、用水总量控制、人群健康以及 水生态保障制度建设等方面内容 (见表 1)。
三、水生态文明指标构建 原则
我国水生态文明指标应立足于 中国国情, 既要反映水生态自然属 性,又要考虑水生态的服务功能,既要 立足于水生态的现状, 又要考虑发展 趋势,所选指标除了要遵循共性、层次 性、科学性、可操作性以及代表性等原
收 稿 日 期 :2013-03-09 作者简介:黄茁,博士,水环境研究所总工程师。
水生态系统健康是反映水生态 环境状况,保证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的前提。 基于上述定义,水生态系统 健康评价指标应为反映水生态系统 自然属性的指标。 在众多的自然属性 指标中,近来研究较多的生物指示性 指标被认为是最能客观、较为准确反 映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指标。 一种指 标是指示性生物存活状况,从对化学 因素变化较敏感的动植物,以及对其 他压力的作用和生态过程的变化表 现较明显的种进行筛选,依据个体或 种群进行检测,作为环境变化起指示 作用的生物,即指示性生物。 以指示 性生物生存状况来判断水生态系统 的健康状况,比如一些敏感浮游生物 或底栖动物的存在, 表明水质清洁; 某些耐污种底栖动物成为优势种, 表明水质较差; 某些特有鱼类的生 存状况是否发生重大变化, 也可综 合反映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 另一 种 指 标 是 以 生 物 完 整 性 (IBI) 为 代 表 的指标, 就是通过分析鱼类分类群 组成与变化来评价水生态系统健 康, 也有选择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 生 物 完 整 性 指 数(BMIBI)来 评 价 水 生 态系统健康, 可根据实际条件和需 求合理地选取。 该指标有利于对水 生态系统进行科学的评价, 在对受 损水生态系统进行生态修复和重建 中也可发挥重要作用。 另外还有生 物指数法如生物多样性指数等,也 可作为生物评价指标。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一些反映水 生态自然属性的指标,比如河岸植被 带宽度和纵向连续性、水文特征指标 (包括流量、水位、水深、泥沙、水文变 化过程等)和栖息地质量指标(包括 水流、底质、河道蜿蜒性、浅滩深潭、 河岸结构水生植物、岸坡植物、天然 植被覆盖率等)等,尽管这些指标都 是影响生物指标的主要因素,在生物 指标中有所体现,但也可根据需要和 指标的重要性选择使用。
基于水生态内涵构成的水生态 文明建设指标体系,可分为系统层、 目标层和指标层。 系统层是指按水 生态系统各组成属性、 特征和作用 进行分类。 目标层是为达到水生态 系统自然、社会、经济和谐,指导水 生态系统开发利用、 管理和保护所 定义的各子系统的目标。 指标层是 根据系统层和目标层的定义, 对应 目标层目标内容的具体评价指标, 反映水生态文明状况。
一、水生态文明内涵
水生态文明与社会、经济、文化 及价值判断等密切相关,在区域水平 上可以理解为是资源安全、 生态安 全、 社会安全和经济安全的有机统 一,能够支撑人类所希望的健康的水 生态系统、应有的社会功能和适当的 经济行为。 以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为 目的,促进经济、社会和水生态三者 和谐统一的水生态文明可概括为:水 生态系统自身是否健康,自身结构是 否合理, 功能是否得到正常发挥,是 否保持足够的活力和恢复力,是否能 够维系大自然固有的生态平衡;水生 态系统对人类是否健康,是否满足人 类用水的基本需求,足以维持社会稳
生活方式
水相关的指标
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 给农业留下更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 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
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 合理的土地利用布局
格局
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的美好家园
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 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 大幅度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
17 水
特别关注
CHINA WATER RESOURCES 2013.6
表 1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水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目标
主题 总体要求
着力点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目标 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 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为全球生
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 态安全作出贡献
四、水生态文明指标体系 构建
水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相互作
用、和谐共存的体现。 水生态系统是 水资 源—水 生 态—经 济—社 会 四 个 方面构成的复合系统,每一方面都是 相对独立的子系统,每个子系统的变 化又在系统的耦合作用下影响着其 他子系统,并促使整个复合系统发生 变化,这种变化是否符合生态文明要 求,最终落实到人的价值观、生态观, 以及人对自然界的认识程度。 因此, 水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包含了人和自 然两部分, 从属性可分为自然属性、 社会属性和经济属性,从时间上可划 分为近期指标和远期指标,从空间上 可根据不同区域特点确定区域性评 价指标。
水资源高效利用
Hale Waihona Puke 全面促进资源节约 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
利用效率和效益
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推进水循环利用 建设节水型社会
水源安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