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学概论期末试题及答案

文学概论期末试题及答案

文学概论期末试题
班级:姓名: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艾布拉姆斯指的“文学四要素”是( )
A.创作、文本、传播、阅读
B.作品、作家、宇宙、读者
C.思想、生活、技巧、知识
D.情节、结构、人物、事件
2.情景交融是意境创造的( )
A. 本质特征
B. 形象特征
C. 结构特征
D. 美感特征
3.“为艺术而艺术”是哪种文学观念的主要口号( )
A.独立说B.再现说
C.体验说D.表现说
4.能真正体现作家的艺术品格(也即创作个性)的语体是( )
A. 规范语体
B. 自由语体
C. 抒情语体
D. 叙事语体
5.“距离论”的提出者是( )
A.布洛B.英加登
C.荣格D.弗洛伊德
6.把语言具体区分为“语言结构”和“言语”的语言学家是( ) A.童庆炳B.英加登
C.凯塞尔D.索绪尔
7.在广义的文化概念中,最为活跃、最易变化的因素是( )
A.制度文化B.精神文化
C.物质文化D.全部文化
8.中国最早提出“意境”这一概念的是( )
A.王维B.李白
C.司空图D.王昌龄
9.哲理性是文学象征意象的( )
A.本质特征B.表现手段
C.形象特征D.审美特征
10.故事时间长度为零而叙述文本的时间大于零的一种时距是( ) A.省略B.停顿
C.概略D.减缓
11.从人物性格给人的不同审美感受把人物区分为“扁平”和“圆型’’的
是( )
A.格雷马斯B.康德
C.歌德D.福斯特
12.形成文学风格的决定因素是( )
A.个人气质B.人格情操
C.创作才能D.创作个性
13.在我国,提出“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

”的是( )
A.刘勰B.曹丕
C.曹植D.曹操
14.“一个大作家绝不能只有一颗印章”体现的是文学风格的( ) A.多样性B.单一性
C.稳定性D.独创性
15.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把文学风格分为( )
A.八体B.十体
C.十二体D.二十四体
16.全面论述“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关系的是( ) A.刘勰B.苏轼
C.苏辙D.郑板桥
17.文学批评的对象是( )
A.各种文学现象B.各种社会现象
C.文学作品D.作家
18.最早出现的一种文学体裁是( )
A.小说B.诗歌
C.戏剧D.散文
19.作家文体成熟的标志是( )
A. 情节设计
B. 结构严谨
C. 文学风格
D. 语言精练
20.艺术想象的过程是( )
A.从具象到抽象B.从抽象到具象
C.从具象到具象D.从抽象到抽象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

每小题2分,共l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文学创作过程,是一种( )
A.建构性活动B.追寻秩序的活动
C.内容追寻形式的活动D.形式创造内容的活动
E.纯粹创造形式的活动
22.文学语言组织的三个层面是( )
A.语音层面B.文法层面
C.辞格层面D.词法层面
E.意义层面
23.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的关系是( )
A.前者依存于后者B.后者决定前者
C.二者没有必然联系D.二者形成互动关系
E.前者反作用于后者
24.作家的独特素质主要表现在( )
A.经常处于创作激情中B.具有极为敏锐的观察力C.对语言有着超常的敏感D.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基础E.有一定的人格修养
25.文学观念嬗变的过程是( )
A.从再现说到表现说B.从表现说到客观说C.从客观说到体验说D.从体验说到实用说
E.从实用说到再现说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26.典型环境
27.价值阅读
28.原型意象
29.艺术灵感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

共25分) 30.简述文学形象的总体特征。

31.简述创作过程包括哪些环节?
32.抒情性作品的一般性原则是指什么?
33.文学接受过程中接受者的创造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34.什么是文学语言的审美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

每小题11分。

共33分)
35.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表现在哪些方面?
36.文学风格的审美构成要素有哪些?
37.高尔基说:“民间有一个最聪明的谜语确定了语言的意义,谜语说:‘不是蜜,但可以粘一切东西。

’因此可以肯定说:世界上没有一件东西是叫不出名字来的。

语言是一切事实和思想的外衣。

”请联系语言艺术的广阔包容性的特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l.B 2.B 3.A 4.B 5.A
6.D 7.C 8.D 9.A 10.B
11.D 12.D 13.B 14.A 15.A
16.D 17.A 18.B 19.C 20.C
二、多选题
21.ABCD 22.ABC 23.ABDE 24.ABC 25.ABC
三、名词解释题
26.典型环境:是充分地体现了现实关系真实面貌的人物的生活环境。

它包括以具体独特的个别性反映出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现实关系总情势的大环境,又包括由这种历史环境形成的个人生活的具体环境。

27.价值阅读:发现文本的文化内涵和价值的阅读。

28.原型意象:在某种抒情传统中长期反复使用并因之产生了固定内涵的模式化意象。

29.艺术灵感:在艺术活动中主体情绪激动、思路畅通、创造力极强的思维状态。

突发性、迷狂性、创造性。

四、简答题
30.文学形象的具体可感性;文学形象的艺术概括性;文学形象的审美理想性;文学形象的审美属性。

31.生活材料的储备与选择;艺术构思;艺术传达;修改与润色。

32.诚挚性原则;独特性原则;感染性原则。

33.作品形象具体化。

再现、补充、改造;情感再度体验。

将作品中人物情感转化为自己的情感;作品意义的合理误读。

创造性理解与主观评价。

34.文学语言审美特征是指文学语言组织的美的具体表现方式及其相应的构成法则。

内指性;音乐性;陌生化;本色化。

五、论述题
35.文学典型以生命形式呈现出无穷魅力;典型的艺术魅力还来自它的真实性;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还来自它的新颖性.
36.(1)文采;(2)情调;(3)气势;(4)氛围;(5)韵味。

37.高尔基的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广阔的包容性。

①语言有巨大的功能,词语可以与世界上一切事物发生广阔的联系;②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凭借语言符号来把握世界的文学,其描写具有无比的广阔性和丰富性;③不仅文学描写生活的广度是别的艺术无法相比的,而且文学描写的细致入微,深入曲折的程度,也是其他艺术无法相比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