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诗二首
登金陵凤凰台
• • • •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 突作转折:苦闷 突作转折: 爽朗: 爽朗:秋 空送雁图。借景抒情。 空送雁图。借景抒情。 • “送”,“酣” 饯别” “饯别” 主题。 主题。 • “酣高楼”:一诗关锁,收束上 酣高楼” 一诗关锁, 文消去长愁,引发下文之逸兴。 文消去长愁,引发下文之逸兴。
李 白 诗 二 首
一、教学要求
• 1.疏通诗歌文意,体会诗歌所蕴 疏通诗歌文意, 疏通诗歌文意 涵的复杂的思想感情。 涵的复杂的思想感情。 • 2.掌握两首诗的艺术特色,并了 掌握两首诗的艺术特色, 掌握两首诗的艺术特色 解李白诗歌风格和特点。 解李白诗歌风格和特点。 • 3.诵读、体味、欣赏。 诵读、体味、欣赏。 诵读
(接上) 接上)
• 2.月亮是中国诗人吟咏最多的意象之 月亮是中国诗人吟咏最多的意象之 它在李白笔下呈现出丰富的意境, 一,它在李白笔下呈现出丰富的意境, 寄托了深厚的感情。李白写到月亮的 寄托了深厚的感情。 诗歌多达近三百首, 诗歌多达近三百首,请从李白的诗歌 中再找出几首描写月亮的作品来阅读, 中再找出几首描写月亮的作品来阅读, 写一篇名为“李白诗中的月亮意象” 写一篇名为“李白诗中的月亮意象” 的小论文。 的小论文。
本诗艺术特色: 本诗艺术特色:
• 丰富的想象 :
月亮+身影+自己= 月亮+身影+自己=三人 “花” “春” 渲染环境 ”“舞 “酌” “歌”“舞”
六、对李白诗的相关评论
• 杜甫 :“清新庚开府, 清新庚开府, 俊逸鲍参军。 俊逸鲍参军。” • 王安石:“清水出芙蓉 王安石: 清水出芙蓉, • 天然去雕饰。 天然去雕饰。” • 严羽:“飘逸”。 严羽: 飘逸” • 苏轼:“飘逸绝尘”。 苏轼: 飘逸绝尘” • 苏辙:“骏发豪放”。 苏辙: 骏发豪放”
八、研习与思考:
• 1.李白是创作歌行体和乐府诗的能 李白是创作歌行体和乐府诗的能 这两种诗歌体裁中, 手。这两种诗歌体裁中,李白独特 艺术个性得以充分展露。试将《 艺术个性得以充分展露。试将《宣 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与其乐府 诗名篇《将进酒》相比较, 诗名篇《将进酒》相比较,看两者 在风格、气势、感情、 在风格、气势、感情、语言等方面 有何相似之处。 有何相似之处。
一生的四个时期
• 读书和漫游(42岁前) 读书和漫游(42岁前 岁前)
• 长安三年(42~45岁) 长安三年(42~45岁 • 再度漫游(45~55岁) 再度漫游(45~55岁 • 不幸的晚年(55岁至卒) 不幸的晚年(55岁至卒) 岁至卒
低 头 思 故 乡 。
举 头 望 明 月 ,
疑 是 地 上 霜 。
• 亮色调意象写愁思:“长风”“高 亮色调意象写愁思: 长风”“ ”“高 • 语言豪放自然,音律和谐统一:抽 语言豪放自然,音律和谐统一:
刀断水水更流, 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 二 ) 《 月 下 独 酌 》
朗读 欣赏
诗作 分析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 “独” “无相亲” 独 无相亲” 邀月” 对影” “邀月” “对影” 成三人” “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 及时行乐 • 几分酒意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 醒时同交欢,醉後各分散 。 • “歌”“舞” 互文。 歌”“舞 互文。 • “月、影”将去,悲 将去 悲 从中来。 从中来。 • 微醉而入酩酊
本诗主旨: 本诗主旨:
• 蓬莱文章:李云;小谢 蓬莱文章:李云; 清发:自喻。 清发:自喻。 • 惜生不称世。 惜生不称世。 • 豪放坦率,怀才不遇而 豪放坦率, 无可奈何。 无可奈何。
本诗艺术特色: 本诗艺术特色:
• 结构大起大落而一气呵成: 结构大起大落而一气呵பைடு நூலகம்:
昨日 长风 楼” 今日 青天 明朝
五、课文讲解
(一)《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朗读 欣赏
创作背景 • • • • • • 又作《陪侍御叔华登楼歌》 又作《陪侍御叔华登楼歌》。 天宝末年饯别李云所作。 天宝末年饯别李云所作。 宣城隐居,离别长安近十年。 宣城隐居,离别长安近十年。 祈望再度奉召未果,深重“昨日愁” 祈望再度奉召未果,深重“昨日愁”。 慷慨豪放;怀才不遇的愤懑。 慷慨豪放;怀才不遇的愤懑。 自信与抱负,向往与追求。 自信与抱负,向往与追求。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滩。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滩。
• “无情”,即忘情。 无情” 即忘情。 无情 • 醉中遐想,呼应开头,得 醉中遐想,呼应开头, 出题旨。 出题旨。
本诗主旨: 本诗主旨:
• • • • 月明花好之夜为背景; 月明花好之夜为背景; 独饮为线索; 独饮为线索; 孤独无知音之感。 孤独无知音之感。 孤独的我为三者中心, 孤独的我为三者中心,故 题为“月下独酌” 题为“月下独酌”。
床 前 明 月 光 ,
静 夜 思
四 、 作 者 作 品
疑 是 银 河 落 九 天 。
飞 流 直 下 三 千 尺 ,
遥 看 瀑 布 挂 前 川 。
日 照 香 炉 生 紫 烟 ,
望 庐 山 瀑 布
•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不及汪伦送我情。
诗作 分析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感慨去日苦多。 感慨去日苦多。 感慨去日苦多 .两11字长句发端,直抒郁结。 字长句发端, 两 字长句发端 直抒郁结。 .“弃” 、“不可留”:备极悲愤; 不可留” 备极悲愤; 弃 .“昨日”引“今日”之 昨日” 今日” 昨日 ”“烦忧 烦忧” 定全诗基调。 “乱”“烦忧”,定全诗基调。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 “抽刀 抽刀……”:喻“举杯”句。 举杯” 抽刀 : • “举杯……”,回到现实。 举杯……”,回到现实。 • “人生……”:解愁之悬念: 人生 :解愁之悬念: 为时世所“ 为时世所“弃”。 壮志难酬。 壮志难酬。
九、延伸阅读
• (一)罗宗强:李白诗歌艺术 罗宗强: 风格散论 • (二)臧克家:李白的人品与 臧克家: 诗品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 “蓬莱”二句:笔分两面,切题面 蓬莱”二句:笔分两面, 蓬莱 登楼感慨。 二人关系 登楼感慨。
“中间”:比拟紧密关连。 中间” 比拟紧密关连。
• “俱怀”二句:逸兴同怀 俱怀”二句: 酒 兴 极致,烦忧尽散。 极致,烦忧尽散。
二、学习要点
• • • • 了解李白。 了解李白。 体会诗歌蕴涵的思想感情。 体会诗歌蕴涵的思想感情。 体会李白诗歌写作特点。 体会李白诗歌写作特点。 体会李白笔下“月亮” 体会李白笔下“月亮”意象 呈现的意境。 呈现的意境。
三、作者生平:
• 太白;青莲居士;“诗仙”; 太白;青莲居士; 诗仙” 李杜” “李杜”。 • 壮游天下,特立独行,豪逸 壮游天下,特立独行, 浪漫。 浪漫。 • 《李太白集》。 李太白集》
七、课文难点讨论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 抽刀断水水更流, 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邀明月, 愁”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 两句一写“ 人”两句一写“愁”,一写 但诗人对“ “独”,但诗人对“愁”没有正 面落笔, 更是没有明言, 面落笔,对“独”更是没有明言, 在这里诗人采用的是一种怎样的 写作手法? 写作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