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班主任,一次在学生写的周记的中发现,一个叫蔡磊的学生在周记中这样写到:“皮老师,我今天很高兴,因为你终于给我回答问题的机会。
这可是我上初中三个月以来获得的第一次机会啊!虽然这可能是你不经意的一次提问,但我心理有说不出的喜悦。
就在这一次,老师,你终于注意到‘我’的存在,我有了发表意见的机会……我想真诚地对你说一句:皮老师,喊响每一个同学的名字吧!”
学生介绍:蔡磊是一个农村来的学生,个性比较内向,平时多数时候是被动的学生交往,与教师谈话时总有一些不自在的表现,不善于与学生和教师交流,平时的行为习惯、表现没有什么出彩和犯错的地方,在班级中属于可有可无的那一类人物。
各科的学习也是比较落后。
在这以后,我在课堂上适当的关注该学生;课后作业有时候也当着他的面进行批改,帮他查漏补缺;在班级活动方面也鼓励他积极参与;和班级任课教师交流他的情况,请科任教师也适当的关注这个学生;总之一句话,在各个方面都适当的关注他,通过这样的改变,这个学生的进步很大,各科的学习有比较大的进步,尤其是数学进步更大。
通过查阅资料和与同事的交流,我认为:新课程的教学过程应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使我们在多数时候恰恰违背了这一观点。
由此也可以看出我们现在的课堂教学存在着以下的一些缺点:
1、重认知轻情感。
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只注重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记忆、理解和掌握,而不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2、重教书轻育人。
它忽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3、传统的教学重结论轻过程。
只是一种形式上走捷径的教学,它无法展示学生聪明才智、形成独特个性。
4、传统的教学是精英教育,目的是培养优秀学生。
重视那些被认定为是“有发展前途”的学生,把更多的机会让给那些学生,忽视其他学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