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认识分米和毫米

认识分米和毫米

(5)数一数。
引导:(出示米尺)谁来数一数,1米是多少厘米?是 多少分米?你是怎样数的?又是怎样想的?(板书:1米=10分米)
(6)指导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同桌合作:量一量课桌和凳子的高各是多少厘米,再说 说分别接近几据与结果有差距,但通过估测再 进行实际测量,有利于学生增强对实际长度的感知,培养估 计能力。]2.认识毫米
认识分米和毫米
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本课教材编排的内容很 充实,由于有较多的学生操作活动,又是一节低年级数学概念 课,所以把这一课上扎实上好不容易。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更多 地关注“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因此,学习素材的选 取与呈现,以及学习活动的安排都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 体验和趣味性。本节课让学生经历测量常见物体长度的过 程,引出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让学生感受到掌握毫米和分 米是日常测量的需要,感受到学习这部分知识的价值。本节 课的设计,本着“发展学生创新思维为主”的原则,引导学 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建立 毫米和分米的长度观念,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比较、抽 象、概括能力,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 际生活又运用于实际生活的观点,同时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 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说明:让学生知道用直尺画1分米的线段可以有不同 的方法,既利于进一步理解分米与厘米的关系,又利于学生 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4小结:只要画满10大格,就是10厘米,也就是1分米。
5请你帮同桌量一量,看看画的线段是不是1分米。
(4)找一找。
先在小组内相互说说哪些物体的长大约是1分米,再组 织全班交流。
(1)引导:我们以前量过数学书的长边和短边,现在 老师想请你帮个忙,量一量数学书的厚度是多少。
有的同学说数学书的厚度大约是1厘米,有的说1厘米 不到,老师还想知道得更准确,该怎么办呢?我们再来认识 一个比厘米还小的长度单位 毫米。(完成课题板书:分
米和毫米)
(2)小组学习。
①出示学习步骤。
直尺上1厘米中间的每一个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请你
3汇报:通过小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追问:1厘米中数出了多少毫米?想想看1厘米等于多 少毫米?(板书:1厘米=10毫米)
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或厚度大约是1毫米?
(3)提问:你能用手比画出1毫米大约有多长吗?
教师先演示一下,再要求同桌学生互相比画,并用一分 硬币进行检验。
(4)你知道哪些东西的长度或厚度可以用毫米做单位 吗?互相说一说。
10厘米。(边说边板书:20厘米、10厘米)(出示10厘米的 彩条)“10厘米” 我们还可以用另一个单位来表示——分米。 (板书:分米)10厘米就是1分米。请同学们想一想,20厘米就是多少分米?
学生齐读:10厘米是1分米。
(2)认一认。
引导:请你拿出直尺,看看1分米可以从哪里到哪里。 指名演示交流:不管从哪个刻度到哪个刻度,1分米都等于 多少厘米?(板书:1分米=10厘米)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谈话:(演示课件)有一次课间,几个小朋友在一起讨 论什么兵器最厉害。 红红说:“我觉得宝剑最厉害。
不, 我觉得孙悟空的金箍棒最厉害。 它能伸缩, 可长可短, 它可以短到只有1厘米;也可以伸长到1米,甚至几百米、 几千米,还可以伸到天上去呢!
提问:在刚才他们的谈话里,你能找出一些我们学过的 数学知识吗?(米、厘米)
教学目标 米,初步建立分米和毫米长度的直观表象。
2.使学生在实际测量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和
测量工具, 会测量一些物体或线段的长度, 并提高估测能力。
3.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增 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尺,软盘。
2.学生准备:彩纸条,剪刀,1分硬币,电话卡或银 行卡。
(3)画一画。
1要求:你能用尺画一条1分米长的线段吗?你准备怎 样画?先和同桌说说,再画在纸上。
2交流:你是怎样画的?请学生用实物投影展示汇报。
3引导:(边说边画)1分米我们可以从直尺上的刻度0画到刻度10。那么可不可以从刻度1开始画起呢?如果 这样,应该画到哪里呢?为什么?如果从刻度2、3开始画 呢?
设疑:(课件演示)红红又问了一个问题: “要是金箍棒 缩得比1厘米还短,或者比1厘米长但比1米短,又该怎样 表示它的长度呢?”
指出: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关于长度单位的知识。
二、探索实践
1.认识分米。
(1)量一量。 要求:请你用直尺量一量你的文具盒的长边和短边大约 各是多少厘米?(学生回答)
般来说,文具盒长大约是20厘米,宽大约是
提问:你手上的尺全长大约几分米?你是怎么知道的?
2体验。
请你伸出大拇指和食指,并借助直尺比画出1分米。我
F1分米的长度,在1分米的地方 剪断。一起量一量,看谁估计得最准确。
[说明:让学生大胆估测,并把估测与实际测量相结合。 通过在直尺上数一数、徒手比画和估计彩纸条上1分米的长 度,从借助测量工具到直接估测长度,逐渐加大了难度,有 利于学生一步步加深对分米的认识,培养初步的估计能力和 意识。虽然学生估计的1分米并不十分准确,但只要是较接 近的,都应予以鼓励。]
在尺上找出来。
用笔尖指着直尺上的小格数一数1厘米是多少毫米。 在我们周围有哪些物体的长度或厚度大约是1毫米? 请你找一找、量一量。
2学生分小组自主学习。
[说明:考虑到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因此设计了一个 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索新知;又考虑到二年级 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还较弱,所以出示了具体的学习步骤。 这样,能使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与讨论,从而理解毫米的含 义。]
引导:对!我们已经学过长度单位米和厘米, 米、厘米)你能用手比画一下1米大约有多长吗? 我们测量教室门的高度用什么单位比较好?量一枝铅笔的 长度该用什么单位呢?
[说明: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一些量物体长度的经验, 在前面的学习中也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通过复习 旧知引新,激活了学生的知识储备。同时,孩子们熟悉的神 话人物孙悟空又能让学生觉得有趣,吸引学生饶有兴趣地进 入主动学习的状态。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