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原因和特点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原因和特点

中国近代社会的性质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原因
1、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根本原因。

政治上,外国资本主义侵犯中国主权,破坏中国独立,扶植中国封建势力和买办势力作为它们统治中国的支柱;经济上,外国资本主义通过不平等条约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思想文化上,外国资本主义在思想上、精神上对中国人民进行奴役。

2、本国封建主义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统治中国人民的工具,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重要原因。

在外国资本主义侵略中国的过程中,清政府以及后来的封建军阀、国民党反动集团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的帮凶和走狗。

中国封建主义与专制主义紧密结合,代表中国最落后、最反动的生产关系。

外国资本主义列强发动旨在变中国为殖民地的侵略战争以后,中国封建势力对外妥协,对内镇压。

随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的加深,中国封建势力与外国资本主义完全勾结在一起,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统治中国人民的工具,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统治中国的基础。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解析
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我们学习中国近代史的基石。

但是,如何理解和认识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高中复习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故笔者将该问题做一个全面的梳理和分析。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决定的历史现象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反映了近代社会的发展变化,是中国近代的“国情”所在。

中国近代社会的一切变化都离不开这一基本“国情”,并且往往具有决定性。

中国近代史上有不少的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都是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决定的,大致有:①清政府软弱的外交政策;②中国无产阶级产生早于资产阶级产生;
③民族资产阶级既革命又软弱的两面性;④民族工业“先天不足,后天畸形”的病态;⑤民族资本主义虽有发展但未能繁盛,即发展不充分;⑥中国近代军阀割据局面的形成;⑦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⑧中国革命的性质,即民主主义革命;⑨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⑩中国共产党“工农武装割据”,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等等。

二,辛亥革命的爆发必然性和历史意义
从清朝政府的统治出现问题,外国侵略者对中国的入侵和掠夺,以及清政府内部的贪污腐败,和思想狭隘性,导致中国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情景,中国急需一个能拯救中国的组织和精神,之前的洪秀全起义,太平天国运动都惊醒了中国大地的人们认识到自己所处的境地,不做亡国之奴,但都因为农民阶级的思想局限性,这些救国起义都没有成功,于是就有了资材阶级救国的历史热潮,这是必然的。

推翻皇帝制度,这是辛亥革命的最大意义。

辛亥革命动摇了中国人对两千年来似乎千古不变的封建专制——皇权统治的崇拜,用武装起义的方式掀倒了皇帝的宝座,这是历史的巨大进步。

中国历史上掀倒皇帝宝座的例子很多,每次掀倒后,又有新的皇帝重新登上那个宝座。

近代中国也是这样:太平天国农民起义,虽然号称建立新天新地新世界,也免不了要登上皇位;戊戌变法也是一场以拥立皇帝为目的的改良运动;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的旗帜上写的是“扶清灭洋”,就是说反对外国侵略,拥护皇帝。

辛亥革命则不同,不是以拥立新皇帝为目的,而是推倒任何皇帝。

皇帝掀倒了,皇帝宝座废除了,人民接受了与中国传统政治完全不同的共和立宪观念,成立了共和国,这就是中华民国,从而结束了几千年习惯了的对皇帝、宰相、大臣的顶礼膜拜。

从此以后,形成了一个新的观念:敢有帝制
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便是天下共击之的例子。

政治鼎革,带来了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一系列的变化,带来了对外关系的一系列变化,影响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也影响了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以共和制代替帝制,是一次巨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从制度变革和社会转型的角度说,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以共和制代替帝制,是中国历史了不起的转折和成就。

中国人从此抛弃了对皇帝的信仰,这是一次巨大的思想解放!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一成立,各种政党组织、群众团体公开成立,纷纷表达各个不同利益集团对时局的意见。

在时代的碰撞、打磨中,有两个政党逐渐成为大众关注的重心。

这就是1921年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后正式成立的中国共产党,1924年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并加以改组后的中国国民党。

国共两党的联合与斗争,成为此后半个世纪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基本内容。

开启了近代中国的政治进步与觉醒。

近代中国的政治进步与觉醒,是辛亥革命开启的。

毫不夸张地说,辛亥革命为20世纪中国的历史性进步打开了闸门,拉开了序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