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量化感觉测定

量化感觉测定


30
• 首先在鱼际肌处用水平法给予恒定的刺激进行
训练,接着应用水平和梯段法测量感觉阈值, 再用极限法了解无痛觉能达到的限度,最后测 量感觉和痛觉阈值。在这之后把探测器移到足 部重复上述步骤。左右侧是随机取的。
31
32
注意事项
• 温度觉更依赖于刺激的部位,而热痛觉对 刺激部位感知区域的依赖就不那么明显了
35
4 实验的时间间隔在短时间内较好,几天至几 周(1-8 周)内,振动觉,冷觉,温觉,热 痛觉的重复性较好, 因此不适合长时间的药
物观察。
5 正常人的重复性好于患者.因此在QST用于药 物实验之前,应对患者进行重复性研究.
36
关于敏感性,特异性和可靠性

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测试中,温度觉阈值异
8

在医学领域中,量化性感觉测试的临床方 面的应用正在普及。特别是对痛觉的检测, 早在 50年前,就有应用于皮肤的热辐射。 近年来,基于 Peltier理论,已转变为采用 接触性变温器
9
仪器及操作

变温器和冷却系统: 温冷觉探头和震动觉探
头,50×25mm2与皮肤接触,可即刻升/降温,053°C(法律保护),升降温速度:0.34.0°C/sec,目前有多种规格和应用于多种研 究领域中的变温器,如fMRI中
• 冷痛觉阈值方法尚未标准化
25
2 阶梯法

首先受试者受到一个阈上水平的刺激,接下来的 刺激强度依赖于受试者的反应,如果受试者回答” 是”,则刺激减少一个强度,如回答”否”,则刺激强 度增加.当有4个”否”的回答后实验终止.

在第一次”否”回答后的”是”的刺激强度值与最后 一次”否”回答的刺激强度值的中间值作为阈值.
(3)温度探头面积大者感觉阈值低
(4)解剖部位不同也影响阈值,面部和前臂的掌侧阈 值低,而腿和足部阈值高.
39
受试者合作程度的估计

可给予”空刺激”了解其合作程度和心理配合程度 正常人感觉阈值变异系数小,病理性变异系数大

伪装感觉迟钝的”诈病者”,变异系数更大
40
QST测试存在的问题

QST测试是一种神经心理测试手段,具有主观性. 测试的结果与受试者的配合密切相关.如果测试 时间过长,容易导致疲倦
篇文章,在QST临床应用方面,几乎大多数累及感觉 功能的临床疾病,都被QST研究过.
2
• QST 是用来评价感觉功能并且能对感觉进行定 量的一种无创性的稽查方法。 • QST 可测量轻触觉(或压觉),振动觉,温度 觉(冷觉,温觉),疼痛觉(冷痛觉和热痛觉)
的阈值。
• 轻触觉和震动觉测试评价大有髓纤维Aa和Ab感 觉纤维的功能,温度觉测试评价小有髓纤维和无

QST 与常规肌电图及神经传导速度结合 以提高敏感性和对神经功能的完整判断,
能对神经的生理和功能同时判断

神经传导速度只测定周围神经某段,QST
测定不同感觉通路功能

操作简便,无痛苦
6
• QST 作为神经电生理检测手段有很大的
应用潜能,使感觉缺陷定量,参数可分
析,目前应用于临床试验及药物研究中

度探头的温度回到基线.对此方法的进一步修 改被用来单独测试温觉和冷觉.重复3-4次,得到 平均阈值.
18
• 感觉阈值也将在每个阶段被测量,应用不同的 测试运算法(限制法,级别法和水平法)进行 相似的无痛觉阈值的研究。 • 从基础温度开始,呈现受试者4-5个连续反应的均 值作为阈值.
19
• 皮肤适应的温度保持在32C, 温度变化率为2C/秒,
26
3 多组随机排列组合

两种或多种刺激序列联合起来的方法,每个过程 依照的基本原则是:否定回答后刺激强度增加,肯 定回答后刺激强度减小.
27
4 强迫选择法

采用双刺激,刺激成对出现,在一对刺激中,一个 含有刺激强度,一个为空刺激,刺激结束后强迫 受试者指出有刺激强度的一个强度. 推荐于临床作为检查轻触觉的敏感且客观的方 法.
量化感觉测定
Quantitative Sensory Test
1
• 定量感觉测试(Quantitative Sensory Testing,QST)是一种神经心理测试技术,计算机 技术的发展和 Peltier原理的运用,使这种感觉测 试手段得以在临床应用。 • 1976年 Fruhstorfer报道了 QST临床应用的第一

28

时间强迫选择法:在两个时间段中只有一个包含有 预定确定强度的刺激,然后让受试者选择哪一个时 间段含有刺激,刺激的阈值采用水平法确定.

空间强迫选择法:呈现给受试者两个刺激探头,只 有一个能呈现刺激,受试者接触每一个探头,的空调房间里进行的, 将干扰减到最小,由同一个技术员完成所 有的测试。所有的测试都是从标准指令开 始的。
分A-delta纤维
• 冷痛觉(cold pain):10°C,变异最大,C-,Adelta-纤维
• 震动觉:0.1-130microns/sec:逐升或逐降
11
检测方法

要求受试者神志清楚,能够配合检查,理解测试指 导语言

感觉阈值通常包括三方面:(1)刺激呈现,(2)觉察 反应,(3)感觉阈值的确定
位,刺激的频率和刺激改变的速率都影响感觉阈值 的测定

比较不同研究实验室的的结果意义不大.
年龄,性别和刺激的部位会影响感觉阈值,因此正 常值的确定需包含此三方面的因素
38
影响因素
(1)算法中包括反应时间的比不包括反应时间的感 觉阈值高 (2)温度探头的温度改变频率影响阈值,改变频率快 者阈值高
强度和刺激的时间,采用”视觉类比量表”,要求受 试者在刺激的强度按0-10进行分级,0是没有疼 痛刺激,1是最小的疼痛刺激.
24
• 如果受试者认为刺激的分级<5,接下来的刺激将
逐渐增加强度,同样刺激强度的刺激不重复,一旦 受试者认为刺激强度的分级>=5,就不再给予刺 激 • 热痛觉发现阈值,称HP:0.5,是刺激强度的级别在 0和1中点的强度.HP:5.0是疼痛处于中间水平的 刺激强度.


这个过程所需的时间为”反应时间”,在这段反应时 间内,刺激的强度仍在不停变化,因此此方法测定 的感觉阈值会高出绝对阈值
13
限制法:
一系列逐渐增强或减弱的刺激,直到主观 感觉到,受试者按键终止.热觉和冷觉从 32°C开始逐升或逐降
14
1 “Marstock”方法

”温度觉阈区”或”温-冷差别阈限”,这是临床最造
34
1 参与研究的人数和人群。参加研究的人员越多, 其主观因素的干扰越大,重复性差。不同的研 究者参加到QST研究中其重复性不同. 2 测试所用的方法;极限法或水平法的振动觉阈 值重复性略好,正常人比病人重复性好.
3 测试部位,温觉和冷觉的重复性在手部比在足 部重复性好。足部皮肤感受器是多相的.一些正 常受试者在足部没有温觉,第一感觉是热痛而不 是温觉.
16
• “温-冷差别阈限”代表没有温度感觉产生的范围.
• 此方法中包括了主观反应时间.因此过高地顾及了 感觉阈值.
• 受试者的注意力,困倦,厌烦情绪会影响反应时间.
17
2 改良的”Marstock”方法

Marstock法中是同时评估温觉,冷觉. 此方法中分开测量不同模式的感觉阈值(冷觉, 温觉,冷痛觉和热痛觉) 受试者一感觉到温或凉.就按键反应,接下来温
常是最敏感的参数.对于感觉功能神经功能的检 查没有金标准,QST真正敏感很难确定.

QST特异性可达 90%以上,温度觉与震动觉联合
检查特异性为77%-86%。

可靠性,对 QST异常和皮肤活检作对比发现, 在轻中度糖尿病神经病的患者,QST 结果与皮
肤活检一致并呈正相关
37
QST正常值

正常值的确定,受多方面的影响.电极大小,刺激部
痛阈的测量是通过逐步增加刺激从适应范围到达 疼痛范围的。要求受试者一感觉到疼痛就立即用 可活动的手按压开关,每个部位均要求测 3次热 痛觉,将结果平均以取得单个阈值。刺激间隔的 时间为 20秒,热和冷的分开测试
20
关于冷热痛觉过敏的诊断:

冷痛觉过敏: 鱼际肌阈值>21.1,小鱼际肌>25.5, 足背>23.5
4
• 神经功能的测定仍为经典的肌电图和神经传导 速度,针肌电图和运动单位记数,纤维密度, 巨肌电图,单纤维肌电图 • 传统的感觉神经传导检查可靠,重复性好,但只 能评价大的有髓纤维功能.而大多数的周围神 经疾病,在疾病的最初节段,可能只累及大神经 纤维或小神经纤维,随着疾病的发展,两者都累 及.
5
• 在受压缺血阻断状态下,热觉比痛觉减退 更快 • 对少量无髓鞘性伤害性感受的神经微刺激 无法引起热觉
33
关于重复性
• 重复性研究的结果缺乏一致性
• 不同的仪器,不同的统计方法,不同的研 究人群也有不同。
• 影响重复性的因素:研究方法,人群,受 试者的数目,参与研究的研究者,基础皮 肤温度,刺激特性,刺激部位及实验间隔 时间的长短
热痛觉过敏: 鱼际肌>40.8,小鱼际肌>37.2,足背 >38.7

21
客观检测法

以恒定的一系列阈值附近的刺激,刺激后询问 受试者是否感受到刺激,受试者是或否的回答 决定下一个刺激的强度,后刺激强度由前次刺 激的回答所决定

预先决定刺激的大小及刺激时间,可以克服因 受试者反应时间不等所造成的感觉阈值偏高的 情况.
QST测试无定位价值,沿感觉传导通路的任何一 处的问题都可以反应在测试结果中. QST测试仅反应测试部位局部的病变.


41
临 床 应 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