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思修论文-信仰

大学思修论文-信仰

关于信仰
信仰这个词,庄严而神圣。

信仰与人类同时诞生,在天地荒芜、刀耕火种的远古时期。

人类最强的信仰就是生存,生存信仰是我们最初拥有的信仰。

之后人们对自然逐渐了解,但却发现很多自己无法理解的自然现象。

于是就渐渐出现了对神的信仰。

随着人类的不断发现,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不断进步,再加上哲学越来越大的影响力。

人类中出现了多种多样的信仰。

信仰是一种终极的关切态度,是人对现有世界的内在超越,是一种主观确信态度。

对某种宗教或主义极度信服和尊重,并以之为行动的准则和指指导,也是人类掌握世界的永恒方式。

各种文献中也有丰富的关于信仰的话题。

《法苑珠林》卷九四:“生无信仰心,恒被他笑具。

”周恩来《抗战军队的政治工作》:“要以耐心说服诱导的精神,争取官兵和人民的信仰,团结他们在革命主义与政纲的领导下而坚决奋斗。


信仰对每个人都是十分重要的。

信仰的力量是巨大的。

信仰产生忠诚、信仰产生奉献、信仰产生忘我。

信仰在人生中的巨大作用显示出信仰是人生的坚定目标、人生的力量源泉、人生的方向轨迹、人生的自律约束、人生的坚实根基。

既然信仰这么重要,树立正确的信仰对每个人,尤其是对渐渐走向成熟的大学生来说就具有十分强大的意义了。

对我来说,马克思主义是我的信仰。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理论。

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是对科学真理的信仰。

马克思主义首先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阶级寻求自身和人类解放发展的思想武器,也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指南,只有坚持唯物辩证法和历史辩证法才能正确把握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自身发展的本质和规律。

中国社会历史变迁的经验昭示我们,中国革命的建设和改革的成功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

紧密结合时代、实践和人民的需求,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推动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出路。

邓小平曾经指出:“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

”马克思主义的精华是科学社会主义。

它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昭示了两个必然: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确立是在对马克思主义真理性、价值性、现实性理解和认同的基础上产生的知、情、意、信、行合一的过程。

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和提升的过程。

首先,要增强实践意识。

其次,要秉持科学态度。

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不是一种非理性的、盲目的崇拜,而是要有一种理性的、科学的态度。

再次,要注重信仰教育。

马克思主义信仰是理性的、自觉的、可信基础上的确信。

需要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具有理性的认知、情感的共鸣、意志的磨练和习惯的养成。

我坚定地信仰马克思主义.并将以它为准则不断努力和进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