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音乐德育案例

小学音乐德育案例

小学音乐德育案例
蒙晓涛
德育在各学科教育环节的渗透,它对学生道德、行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及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上,强调要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实践环节,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那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它赋予了我们历史的重任,我们就要对学生抱着一颗真诚的爱心去做好教育工作。

教会学生学习,更重要的就是教育学生怎样做人,把她们培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而努力。

音乐教学怎样育人?音乐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可以通过生动、直观的感性途径去感染人、影响人,并将这种审美情感转化为理性认识,从而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使人的思想、道德情感得到净化与升华。

由此可见,在音乐课中渗透思想素质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好途径。

一、结合歌词内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歌曲以其鲜明的节奏、优美的旋律、丰富的与声、明了的歌词内容来表情达意。

因而能直接触动学生的情感中枢、震撼学生的心灵,对学生的情感世界、思想情操、道德观念的感召与影响就是很大的。

因此,教师要让学生从歌曲中认识人生、认识真善美。

例如:在教唱《劳动最光荣》歌曲时,让同学们观瞧多媒体画面的演示,瞧瞧动物就是怎样劳动的,如:鸟儿就是怎样劳动的?蜜蜂就是怎样劳动的?观察自己的妈妈又就是怎样劳动的?用小品来演示妈妈劳动的情景,(妈妈下班回到家做家务的劳动场面),我应该怎样做呢?让学生体验劳动的辛苦与劳动成果的快乐,教育孩子劳动最光荣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有针对
性的教育孩子们,而不就是说教式的,同学们既受到了教育又玩得开心。

二、在音乐欣赏课中感知思想内涵
新课程标准把听觉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它认为音乐教学必须立足于听,把发展学生的听觉、培养学生对音乐良好的感受能力,作为音乐教学的首要任务,作为进一步学习音乐其她方面技能的基础。

可见听的重要性,而欣赏教学不单就是听听音乐而已,而就是要在教师的引导下从有声的音乐中获得无声的情感体验,受到美的熏陶,从而提高学生对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辨别能力。

三、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教育
音乐教材的思想教育内容广泛,其中有热爱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政治教育;有热爱集体、团结同学、热爱劳动、尊敬父母的传统道德教育;有遵纪守法的良好社会公德的教育等。

教师在备课时,要做到心中有数,把美育与德育巧妙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既能通过美妙的歌声享受美的旋律、又能从歌曲中获得思想教育。

这种教学方法不就是生硬的说教,而就是“春雨润物,悄然渗透”。

例如:欣赏课《红旗飘飘》,为什么就是我的骄傲、自豪?让学生讨论,老师最后把国旗的意义讲给同学们听,激发同学们热爱国旗,热爱祖国。

在音乐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就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教书,更重要的就是教会学生怎样做人,二十一世纪需要的人才就是:诚信、团结、合作、能力,愿我们大家为培养具有优良素质人才的道路,探索前进。

耿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