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
在大肠肛门科,低位直肠癌的处理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保肛手术有可能增加术后局部复发和增加术后肝转移率的危险,而行腹会阴联合切除,腹壁永久人工肛门造口术的患者生存质量差,大多数患者难以接受,因而如何提高低位直肠癌的保肛率并降低术后复发率,成为低位直肠癌治疗的焦点问题。
保留肛门括约肌功能的直肠癌切除术,主要包括各种经路的肿瘤局部切除、前切除以及直肠切除后结肠与肛管或与肛周皮肤吻合的手术等。
在保证不影响根治性切除的基础上,合理的选择和开展保留肛门括约功能的直肠癌切除手术是目前直肠癌外科治疗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保留肛门括约功能的直肠癌切除手术中,要求必须保留完整的肛管直肠环。
目前普遍发现中段直肠癌行保留肛门括约肌功能切除手术时,若肿瘤远侧肠切缘大于3cm,术后远期生存率和局部复发率与腹会阴联合切除术相比较,无显著差异。
我科自1990年有选择地对一部分低位直肠癌病人行保肛手术,术中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后进行正规化疗,术后患者肛门括约肌功能良好,五年生存率与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无差异。
另外为寻找减少术后肝转移的方法,自1994年开始,我科对低位直肠癌患者进行5-氟脲嘧啶门静脉插管术化疗前瞻研究,取得了很好效果,目前正在进一步临床随访和总结远期疗效。
我们将进一步进行低位直肠癌保肛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及淋巴微转移灶的研究,为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
目前在这一研究领域,我科已达国内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