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例题的教学
例题是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得以联系的桥梁。
在课堂教学环节中例题教学属于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学生要对数学概念、法则、性质、定理以及方法和思想进行正确的理解、掌握和使用必须要经历例题教学的过程,使学生把数学知识和技能转化成学习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学生不仅能通过有效的例题教学熟悉数学的基础知识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使用方式,还会增强学生理解基础知识的技能,使学生能够有效掌握解题技巧,提升数学素养。
要进行例题教学不仅需要对相关概念、法则以及定理公式等基础知识进行理解和掌控,最重要的是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培养和锻炼。
所以开展立体设计和教学已经是一个值得广大教师思考的问题。
标签:数学;例题教学;老师
一、突显本质——概念型
让学生在教学期间对基础教学概念进行理解是锻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技能并开展推理证明技能的基础依据。
在教学期间大部分学生都是利用举例例题然后通过科学合理的分析对较为抽象的概念进行总结,通过典型的例子掌握具体内容,对数学概念进行正确理解。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两元一次方程属于一个非常难理解的概念,老师讲课过程中举出以下两个例子:
例1:y=x2可以用来表示正方形面积y和边长x之间的关系,x≥0为x的基础取值范围;
例2:根据我国税法规定,个人月收入超出3500但低于5000的部分需要按照15%的个人所得税进行缴纳。
假设某位工作人员的月工资应纳税为X元(35000时,在y轴的正半轴上。
当k0且b≠0时,y的值会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函数会经过一、二、三象限或者一、三,四象限,在该情况下函数是一个增函数。
k 叫做函数的斜率,k=tan∮,∮表示的是函数图像与x正半轴的夹角,0°<∮<180°(∮≠90°)。
在典型例题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对比较、分析和归纳总结的方法提起高度重视,善于发现解题规律,将解决问题的方式教授给学生,进而使学生找到解题规律,自己去对新问题进行解答。
结束语
总体来讲,例题教学指老师可以通过例题教学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培养其技能、发展能力和提升思维方式的重要步骤和方式。
老师在实施例题教学期间,应该对遵循或者是模仿方式、问题分析和思考的能力以及锻炼学生敏捷的解题思路
提起高度重视,从而全方位提升学生的解题技能,所以老师应该在例题教学过程中展开更多的思考和实践。
参考文献
[1] 韦锦华.对数学例题教学模式的探讨与分析[J].知识经济,2018(13):123.
[2] 高国强.浅谈高中数学的例题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几点问题[J].学周刊,2016(25):166-167.
[3] 毛伟松.高中数学例题教学模式的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4(S2):287.
[4] 王培龙.浅析新课标下高中数学例题设计原则[J].才智,2013(2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