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李凭箜篌引课件(共37张PPT)

李凭箜篌引课件(共37张PPT)

• 凤凰叫:唤起孤独哀鸣的形 象感,形容乐声的幽怨。
• 芙蓉泣露:唤起露滴残荷的 形象感, 形容乐声的凄凉。
• 香兰笑:唤起兰花盛开宛如 笑靥的形象感,形容乐声的 欢快愉悦。
• 十二门:借指长安。
• “融”:融合清冷之感。 • 紫皇:一语双关语,兼指天帝和当时的皇帝。 • 巧妙的过渡手法,承上启下,音乐由人间传到
• 清脆的乐声,融和了长安城十二门前 的清冷光气。二十三根弦丝高弹轻拨 ,打动了高高在上的天帝。
李凭箜篌引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高亢的乐声直冲云霄,冲上女娲炼石补过的天际。 好似补天的五彩石被击破,逗落了漫天绵绵秋雨。 幻觉中仿佛乐工进入了神山,把技艺向女仙传授; 老鱼兴奋得在波中跳跃,瘦蛟也翩翩起舞乐悠悠。 月宫中吴刚被乐声吸引,彻夜不眠在桂树下逗留。 桂树下的兔子也伫立聆听,不顾露珠斜飞寒飕飕!
(3)素女,是神话中的月宫仙子,善于 鼓瑟的湘娥与素女,也被这乐声触动了 愁怀,潸然泪下。
(4)十二门的百姓。唐代的都城长安方圆70 多里,呈正方形四面每面三门,共十二门。 人们陶醉在美妙的弦乐声中,连深秋时节的 风寒露冷也感觉不到。
(5)紫皇,“紫皇”是双关语,兼指天帝和 当时的皇帝。被音乐打动。
分析小结
音 乐 开 场
• 先写琴,写声,然后写 人,时间和地点一前一 后,穿插其中。这样,
突出了乐声,有着先
声夺人的艺术力量。
“玉碎,状其声之清脆;凤叫,状其 声之和缓。”
“蓉泣,状其声之惨淡;兰笑,状 其声之冶丽。”
——王琦《李贺诗歌集注》
昆山玉碎:唤起山崩地裂的形 象感,形容乐声乍起的壮观。
(6)女娲,神话中的创世纪女神,远古时代 ,天裂地塌,灾凶四起,女娲采炼五色石修 补苍天,又消除其他祸患,才使得剧烈动荡 的宇宙安定下来。女娲听得入迷,竟然忘记 了自己的职守,结果石破天惊,秋雨倾泻 .
(7)神妪。神仙婆婆,好音乐,能弹箜篌 。虚心向李凭学习箜篌技艺。
(8)老鱼、瘦蛟,潜在神秘深山的幽涧中 。随音乐在水波中上下跳跃,翩翩起舞。
“白香山‘江上琵琶’,韩退 之《颖师琴》,李长吉《李凭箜 篌引》,皆摹写声音之至文。韩 足以惊天,李足以泣鬼,白足以 移人。”
——清 方扶南《李长吉诗集批注》卷一
李凭是梨园弟子,因善弹 箜篌,名噪一时,“天子一 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 迎”。他的精湛技艺,受到 诗人们的热情赞赏。
箜篌是十分古老的弹弦乐器,最 初称“坎侯”或“空侯”,在古代 除宫廷雅乐使用外,在民间也广泛 流传,在古代有卧箜篌、竖箜篌、 凤首箜篌三种形制。从十四世纪后 期不再流行,以致慢慢消失,只能 在以前的壁画和浮雕上看到一些箜 篌的图样。
引:一种古代诗歌体裁,
篇幅较长,音节、格律一般 比较自由,形式有五言、七 言、杂言。
雁门太守行(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816),唐代诗 人。字长吉,祖籍陇西,自 称“陇西长吉”。家居福昌 昌谷,后世因称他为李昌谷。 李贺为唐宗室郑王李亮的后 裔,但其家已没落。青少年 时,才华出众,名动京师, 可惜仕途坎坷,怀才不遇。 一生愁苦抑郁,体弱多病, 卒时年仅27岁。
• 张:不仅是演奏的动作,更易引起联 想:音乐情韵高远饱满,直上云霄。
“响遏行云”《列子 汤 问》。
写音乐效果—神奇美妙 移情于物,把云写成具
有人的听觉功能和思 想感情。
• 点出音乐表情 : “啼”“愁”
• 用典:“江娥啼竹”
“素女”
• 从侧面写出了音乐声 的感人肺腑。
•点出演奏者的名 姓,并且交代了 演奏的地点。
在深秋的夜晚,弹奏起吴丝蜀桐制 成的精美的箜篌。听到美妙的乐声,天 空的白云凝聚起来不再飘游。
湘娥把泪珠洒满斑竹,九天素女也 牵动满腔忧愁。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 乐工李凭在京城弹奏箜篌。
李凭箜篌引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 乐声清脆动听得就像昆仑山美玉击碎 ,凤凰鸣叫;时而使芙蓉在露水中饮 泣,时而使香兰开怀欢笑。
李贺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时 期的一个代表者,他继承浪漫主 义的创作精神。其诗想象丰富, 立意新奇,喜欢在神仙鬼魅世界 里驰骋,形成恍惚迷离,冷艳凄 绝的意境。被后世称为“诗鬼”。 有作品集《李长吉文集》。
传说他每次出门,跟随的书僮身上总背 一只锦囊,他边走边吟诗,每得佳句就写下 来放进囊中,归来时再补足成篇。他的诗歌 继承《楚辞》和乐府民歌的传统而有所创新 ,在诗歌的形式、意境、比喻、语言等方面 不落前人窠臼,在中唐诗坛上独树一帜。优 秀作品有《李凭箜篌引》、《雁门太守行》 、《金铜仙人辞汉歌》、《老夫采玉歌》等 。名句有“天若有情天亦老”、“黑云压城 城欲摧”、“桃花乱落如红雨”等,为后世 所传颂。
听李凭演奏的除了诗人 ,还有哪些听众?请分别介绍 一下他们的身份,并描绘一 下他们听李凭演奏时的神态 (讨论)
(1)云,优美悦耳的弦歌声一经传出, 空旷山野上的浮云便颓然为之凝滞,仿 佛具有人的听觉功能和思想感情在俯首 谛听。
(2)江娥,就是湘妃,传说中的湘水女 神。在斑竹林中悲啼洒泪,为舜的去世而 悲痛欲绝。
(9)吴质,月宫中神仙,整天伐桂。彻夜 不眠,倚着桂树,久久立在那竟忘了睡眠 。
(10)寒兔,月宫中嫦娥的宠物。蹲伏在 一旁,任凭露水斜飞滴在身上,也不肯离 开。
吴丝蜀桐:写箜篌构 造精良,借以突出音 乐的高雅、演奏者技 艺的高超。
• 高秋:除表明时间是九月深秋,还含 有“秋高气爽”之意,天空明亮透澈, 自然看起来格外高远。既点明了演奏 的时间,又写出了演奏的环境。
李凭箜篌引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李凭箜篌引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