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颈椎病的辩证分型论治

颈椎病的辩证分型论治


调查颈椎病各型的分布
• N根型 59%(1009人中) • 脊髓型 12.8% • 交感型 10.3 % • 椎A型 10.3 % • 混合型 7.6 %
(一)颈型
椎间盘处于退变的早期阶段,可有纤 维环结构的部分破坏、椎间盘组织的轻度 膨出及椎骨骨质的轻度增生,尚未构成对 神经、血管组织的实质性压迫,但可刺激 分布于其间的椎窦神经感觉纤维。后者则 向中枢发放传入冲动,经脊髓节段反射及 近节段反射的的途径,致颈项部和肩胛骨 间区肌肉处于持续紧张的状态,出现该区 域的肌紧张性疼痛。
1.具有较典型的根性症状(麻木、疼痛), 其范围与脊神经所支配的区域一致;
2.叩顶实验和椎间孔挤压实验阳性; 3.X线片显示曲度改变、不稳、骨赘; 4.痛点封闭无明显效果。 5.临床表现与X线片上异常所见,在节段上
相一致。
支配肩胛部肌肉的颈N根
肩胛部肌肉 提肩胛肌 菱形肌 冈上、下肌 背阔肌
神经根
C3~4 C5 C5~6 C6~7
颈肩臂痛原因较复杂
• 外伤:骨折、脱位 • 退行性变:颈椎病 • 肿瘤:良恶性原发骨肿瘤,转移癌 • 炎症:化脓性,TB性,脊柱炎
病因病理
神经组织的刺激而产生疼痛—肌肉痉 挛—疼痛的恶性循环链。
退行性变化导致肌肉、韧带在椎骨上附 着结构的自发性损伤;
病因病理
• 肌肉、韧带组织的外在损伤,必然会影 响脊柱的稳定性及力学平衡
• 肌肉、韧带组织的损伤,又能引起继发 的微血管反应和炎症反应,产生严重的 疼痛和肌痉挛
病因病理
长期从事低头工作的职业人员 不良的微气候环境如风、寒、湿则通过
• 同时,由于颈椎稳定性的下降,在日常 生活中易由过度运动而造成椎旁软组织 损伤、颈椎活动节段错位。
• 肩胛骨内缘肌肉附着处酸痛的感觉,颈 部易于疲劳;
• 出现“落枕”的频繁发作;
• 患者颈部前屈、旋转幅度明显减小,颈夹 肌、半棘肌、斜方肌张力明显增高,肩胛 提肌、菱形肌、冈下肌、大小圆肌处往往 可触及条索状改变及压痛
颈椎病的辩证分型论治
一、关于颈椎病的定义 Cervical spondylosis
颈椎病是指由于颈椎间盘变性、颈椎 骨质增生,使周围的组织(神经根、脊 髓、椎动脉、交感神经等)受害所引起 的症候群, 轻者只影响肩颈部肌肉,严 重者可影响颈神经根、椎动脉、交感神 经及脊髓。
病因病理
• 颈椎病的内因是 椎间盘的退行性 改变。
• 颈椎病的外因有颈部外伤、慢性应力性 劳损及不良气候条件如风寒湿对颈部微 环境的影响等。
• 肌肉、韧带作为脊柱的运动和稳定性装 置,与脊柱的退行性变化有着密切的双 向性因果关系。
病因病理
• 骨质增生减少了椎间孔、椎管的有效空 间容积,而颈椎功能活动节段因稳定性 下降又容易引起软组织损伤及继发的炎 症反应。肿胀的软组织与增生的骨质共 同形成所谓的“混合性突起物”,使已 经降低的椎间孔、椎管容积激的 双重伤害,引起临床症状的发生。
颈部的微血管反应及使颈部肌肉处于加 紧收缩而影响颈椎的内环境稳定。
病因病理(中医)
• 中年之人,天癸渐竭,肝肾精血亏虚, 筋骨失其濡养,筋不能束骨,骨不能张 筋,关节不利,以致颈项强直,屈伸不 利,且容易发生“骨错缝、筋出槽”病 理现象,以致影响颈部经络气血的运行, 出现各种临床症状。
病因病理(示意图)
• 神经系统检查时,不能发现明确的定位体 征。
1.主诉头、颈、肩疼 痛等异常感觉,并 伴有相应的压痛点;
2.X线检查并不与
患者的症状完全
平行。颈椎显示曲 度改变或椎间关节 不稳,“双边”、 “双突”、“增 生”。
(二)神经根型
神经根型颈椎 病的病理特点是由 增生钩椎关节、关 节突骨赘及损伤肿 胀的软组织共同形 成混合性的突出物, 对神经根产生机械 压迫和化学刺激的 双重伤害,引起典 型的放射性神经痛。
神经根型
• 颈椎椎骨错缝与神经根的伤害往往有着 直接的因果关系,错位椎骨使一侧椎间 孔及神经根管的内径减少小,进一步加 剧了其减少的容积与内容物体积之间的 矛盾,引起临床症状的急性发作。
神经根型
• 突出的表现为向上肢传导的放射痛。放 射性神经痛往往呈急性发作,或在慢性 疼痛的基础上急剧加重的特点。
• 受压神经根所支配的皮肤在急性期可能 出现痛觉的过敏,后期则表现为感觉的 减退;所支配的肌肉则往往出现肌力的 减弱,但明显肌肉萎缩者罕见。
神经根型
• 叩顶实验和椎间孔挤压实验颈部活动范 围减小,尤以向患侧旋转和侧屈的运动 范围,出现更为明显的限制。特殊检查 中,臂丛神经牵拉实验阳性;使椎间孔 上下径进一步减小而引起上肢放射痛加 剧,呈阳性反应;颈椎拔伸实验则因扩 大了椎间孔上下径的尺度而使放射痛减 轻,亦呈阳性反应。有时可见患肢肱二 头肌或肱三头肌反射减弱。
• 颈椎间盘退行性 变是颈椎病病理 改变的中心环节。
病因病理
• 椎间盘厚度的 缩窄,使得连 接颈椎活动节 段两骨性结构 间的韧带组织 出现相对的 “过长”。
病因病理
• 韧带连接结构的相对“过长”会导致另 外两种继发的病理生理改变:
• 其一是颈椎骨质的增生, • 其二是活动阶段内在稳定性的下降。
病因病理
颈椎病的诊断
三个 方面
• 颈椎间盘(或椎间关节)必须存在退行 性变;
• 此种退变影响了相应的脊髓、神经根、 椎动脉和交感神经,从而出现了相应的 临床表现;
• 这些临床表现与影像学所见的节段相一 致。
诊断上注意两种倾向:
1.不能仅仅根据影像学征象就做出颈椎病 的诊断;
2.也不能只根据临床表现,在没有必要的 影像学检查证实相应的颈椎间盘或椎 间关节退变的情况下确定诊断
• 放射学医生不能只根据X线片任意做颈椎 病诊断。
• 55岁以上的人群中80%可在放射学上表 现为退行性改变,他们绝大部分可无症 状、体征。
单有临床表现,而无X线上退行性改变, 一定注意与其它有关疾病相鉴别。颈椎 病的很多临床表现可以在颈椎病以外的 疾病中同样存在!
二、颈椎病的分型及诊断标准
• 多数专家倾向,根据受累组织结构的不 同而出现不同临床表现为依据: 1.颈型 2.神经根型 3.脊髓型 4.椎动脉型 5.交感型 6.其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