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法律案件分析论文3000字

法律案件分析论文3000字

法律案件分析论文3000字篇一:法律案件分析报告一分公司法律案件分析汇编前言:近年来,我分公司部分工程项目部陆续发生了一些工伤赔偿、劳动争议、合同纠纷等法律纠纷案件。

工伤赔偿、劳动纠纷案件发生的主要原因在于一些工程项目部与劳务分包队伍签订的分包合同不严谨,对劳务分包队伍的监督检查不到位,合同纠纷案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一些工程项目部相关人员对合同法律知识的学习不够认真,不细心研究合同条款,合同签订不严谨,资料手续不完备,项目部管理不到位,责任心不强,给单位造成经济和名誉上的损失。

为了有效地预防相关案件的发生,分公司将这些案件进行了汇总,并对案件的起因、经过、结果逐一进行了分析,形成了法律案件分析报告。

现将此分析报告发给各工程项目部和固定施工生产单位,希望各基层单位组织相关人员认真学习,以此为鉴,认真查找自身不足,加强法律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学习,认真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本单位的管理办法,严格工作流程,确实增强工作责任心,减少法律纠纷的发生。

一、陈天华工伤案件陈天华,男,54岁,湖北省十堰市张湾区人士,2021年4月1日成为承德华宝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的支护班组的一名工人,未与承德华宝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签订劳动合同,系事实劳动关系。

承德华宝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与北京市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宁德宁武高速公路A6合同段项目经理部签订了《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分包合同》,负责A6合同段东花园隧道工程施工。

2021年6月22日陈天华在A6合同段项目经理部东花园隧道进口洞内施工作业时,拱顶碎石坠落,砸到手部,立即送往医院急救,经诊断为左手大拇指骨折,住院治疗后医生建议出院疗养。

住院期间承德华宝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承担了一切费用。

陈天华出院后一直情绪不稳定,稍有好转就向承德华宝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领导提出个人索赔问题,并提出辞职和一次性补偿条件。

承德华宝建筑公司鉴于此种情况作出决定:1、疗养期间工资正常发放;2、回家养病期间补偿4000元;3、一次性补偿本人10000元。

但是本人提出条件较苛刻,承德华宝公司无法接受,双方处于僵持状态。

2021年9月路桥集团公司企发部接到《福建宁德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工伤认定受理通知书》和《工伤认定提供举证材料通知书》,要求路桥集团接到通知后十日内提供不认为是工伤的有关证据材料。

路桥集团企发部随后通知一分公司办公室核实此事,办公室将此案件资料发送福建宁武高速公路A6合同段项目部书记张建军核实调查此事,但是当时项目部并不知情。

张建军通过询问承德华宝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才知道此劳务作业队系挂靠承德华宝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分公司办公室通过向集团法律顾问咨询回复是:如果10日内拿不出证明陈天华与路桥集团无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宁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将认定此人与路桥集团具有事实劳动关系,承当工伤赔偿的责任。

因此,分公司要求项目部协调此劳务作业队尽快自行解决此事,和陈天华达成一次性赔偿协议并让陈天华放弃工伤认定申请。

通过项目部对劳务作业队不断地协调工作,此劳务作业队以承德华宝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名义与陈天华于2021年10月15日达成和解协议如下:一次性支付陈天华工伤补偿金、医疗补助费、伤残就业补助金、工伤期间工资、伙食补助、医疗费、经济补偿等共计41790元;双方劳动关系立刻解除;陈天华自愿放弃赔偿差额权利;自愿放弃基于双方劳动关系发生及解除所产生的各项权利;自愿放弃就双方解除劳动关系后所享有的仲裁、诉讼的权利,再无任何主张;此事项双方再无纠葛。

此协议签订后,劳务作业队按照协议支付赔偿金,陈天华放弃申请工伤鉴定的权利,最后此案完结。

本案小结:本案的焦点集中在陈天华的劳动关系认定上,劳务分包队伍挂靠的性质和不与员工签订正式劳动合同形成事实劳动关系的情况下,为路桥集团在确认劳动关系上带来困难。

二、魏定强工伤案件魏定强,男,42岁,福建省柘荣县人士。

于2021年9月18日未经福建双维劳动保障事务有限公司(以下称福建双维公司)同意,由施工班组陈全金私下雇工到福建宁武高速公路A6标段工程做模板工作,未参加过福建双维公司组织的安全作业上岗培训,与福建双维公司未签订劳动合同。

2021年10月8日在A6标段工程YK70+710涵洞进行浇灌砼作业时,由于陈全金班组未按福建双维公司要求加固模板发生爆模事故,造成魏定强的左手食指末节部分缺陷,随后被福建双维公司送往周宁县医院住院治疗,支付了住院期间的医药费用共7860元,事后补偿魏定强23000元,但是魏定强没有接受,双方商谈失败。

2021年1月,集团公司企发部收到《宁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伤认定受理通知》和《宁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伤认定提供举证材料通知》并转发给分公司办公室,办公室又发至福建宁德宁武高速公路A6合同段项目,通知项目部书记张建军核实处理此事,通过对劳务作业队了解情况才知:由于时值春节,劳务作业队都放假了,魏定强已经回老家。

项目部一再要求劳务作业队在赔偿金额上让步,促使魏定强放弃申请工伤鉴定,但是魏定强态度强硬,要求赔偿10万元,距离劳务作业队接受的数额悬殊,项目部也很无奈。

虽然分公司办公室始终跟进此案,希望得到《陈天华工伤案》较圆满的处理结果,但是过了春节假期魏定强仍然不让步,导致举证过期。

3月8日企发部收到《宁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伤认定决定书》,收到《认定书》后分公司办公室咨询集团法律顾问后准备向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申请行政复议,但是在证据收集上遇到了极大的困难:该包工队属于挂靠福建双维公司,福建双维公司拒绝证明魏定强与本公司存在劳动关系,劳务作业队能提供的证据材料寥寥无几,工资发放表没有公章且不规范,证据力较弱,也无法证明劳务作业队队长张漳建受聘于福建双维劳动保障事务有限公司,而路桥集团与福建双维公司的《劳务分包合同》实属工程分包合同内容,无法出示做为证据,至此本案陷入僵局。

通过分公司办公室不断要求项目部协调劳务作业队,并向此劳务作业队提出:魏定强索赔数额以及所有以后续支出以及路桥集团遭受的隐性的损失均由此劳务作业队承担,要求劳务作业队迅速和魏定强达成和解协议,并且解除与魏定强的事实劳动关系。

此时魏定强已经辞职,劳务作业队派人与魏定强家属联系并且要求和解。

2021年5月5日福建宁武高速公路A6标段以本项目部名义与魏定强签订《工伤处理协议》,协议载明:福建宁武高速公路A6标段除了支付住院期间的费用外,还向魏定强一次性支付工伤补助金、医疗补助金、误工费、住院护费、食宿费、交通费共计30000元,魏定强不得以该事故任何理由向项目部提出其他赔偿要求。

并且劳务作业队张漳建以个人名义写了一份证明:魏定强的费用由作业队支付,与北京市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无任何关系。

福建宁武高速公路A6标段项目部应分公司办公室要求写一份本案处理报告,本案完结。

本案小结:本案焦点与《陈天华工伤认定案》类似,都是集中在路桥集团和劳务人员劳动关系的认定上。

但是在与魏定强签订和解协议时,福建宁武高速公路A6标段项目部以项目部名义与魏定强签订《工伤处理协议》,造成行政复议失去意义,事实上证明了路桥集团与魏定强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给企业带来了负面影响。

正确的处理方法是要求包工队以福建双维公司名义与魏定强签订和解协议,并且说明与路桥集团无关,但是《工伤处理协议》的存在使申请行政复议成为不可能。

这是值得各项目部引以为戒的地方。

三、侯佃民劳动争议案件侯佃民,1962年3月23日出生,住址: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草沟堡乡曹庄子村130号。

1991年在北京市公路局上班,公路局在2021年改为国企北京市路桥公司,2021年更名为北京市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此人原为北京市篇二:经典法律案件分析论文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经典法律案例分析结课论文题目:侵权责任的精神损失赔偿姓名:潘颖辉系别:工程技术系年级:专业班级:机制1班学号: 0521202141侵权责任的精神损失赔偿摘要: 侵权责任法已经于2021年7月1日开始实施,这是我国首次以立法的形式明确规定精神损失赔偿,对以往法律规定有了新的突破。

本文通过阐述精神了精神损失赔偿构成的要件和适用范围,并阐述了精神损失赔偿数额的确定因素。

关键词:侵权责任法精神损失赔偿构成要件赔偿数额。

精神损失赔偿作为侵权法中精神损害的救济方式,是保护人身权益的重要制度,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我国关于精神损失赔偿的规定逐步发展,渐趋完善。

从1986年的民法通则第120 条的规定,到2021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解释》的出台,再到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中精神损害赔偿的规定,这些规定都体现了精神损害赔偿立法的完善。

分析当前关于精神损失赔偿的新规定,对保护民事主体的权益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精神损害赔偿概念的界定(一)精神损害的概念在明确精神损害赔偿概念之前,首先要理解精神损害的概念。

关于精神损害概念的界定,理论上存在广义和狭义两种和说法。

广义说认为精神损失赔偿包括精神痛苦与精神利益的损失,精神痛苦主要指自然人因人格权受到侵害而遭受的生理,心理上的痛苦,导致公民的精神活动出现障碍,或使人产生愤怒、绝望、不安、悲伤、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精神利益的损失是指公民和法人人身利益遭到侵害。

狭义说认为精神损害就是指自然人因其人格受到侵害而遭受的生理,心理上的痛苦及其他不良情绪,即精神痛苦。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5条的规定,已经明确规定将法人的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排除在外。

因此,采用狭义说更符合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

(二)精神损害赔偿的概念我国目前尚无一部法律明确地界定精神损害赔偿的概念。

国内的学者对精神损害赔偿概念的解释,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和界定精神损害赔偿的概念。

主要由以下几种定义:1、精神损害赔偿是受害人因人格利益或身份利益受到损害或者遭受精神痛苦而获得的金钱赔偿22、精神损害赔偿是指因人身权益遭受侵害而产生严重精神损害时,被侵权人请求侵权人或者其他赔偿义务人承担的精神损害抚慰金的侵权责任。

3、所谓精神损害赔偿是指行为人的行为使被侵害人的人格权,受法律保护的人格利益,特定的身份权利等遭受侵害时,赔偿义务人依法承担的向赔偿权利人给付精神损害赔偿金的责任。

4、精神损害赔偿是民事主体因人身权利受到不法侵害,使其人格利益和身份利益受到损害或者遭受精神痛苦等无形损害时,要求侵权人通过财产形式的赔偿等方法,进行救济和保护的民事法律制度。

通过以上概念的分析,可以看出,精神损害赔偿的定义不尽相同,结合民法原理和法条规定,精神损害赔偿是指民事主体人身权益受到不法侵害而遭受严重精神损害时,被侵权人请求侵权人以财产赔偿等方式进行救济的民事法律制度。

二、精神损害赔偿的构成要件《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22条规定:“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他人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害人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