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实验汇总1.刻度尺是测量的工具,测量前要观察刻度尺的、和。
(1)使用时,要正确放置刻度尺:零刻度线对准,有刻度线的一边要被测物体且与被测边保持平行,不能歪斜。
(2)读数:视线要刻度线;估读到。
(3)记录:数据包括和。
(4)如图:是用厚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其中正确的测量图是。
(5)小明同学用刻度尺测出一个物体的长度为172.5mm,下面物体中最接近这个数值的是()。
(6)小明利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三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2.35cm,2.36cm,2.36cm,则测量结果应为()A.2.36cmB.2.357cmC.2.35cmD.2.4cm2.用停表测量,请观察如图甲机械停表的表盘,大表盘指针走一圈等于,使用停表测量时,用手握住停表,按一下按钮,表针立即走动,按第二下,表针走动,按下归零按钮时,秒针和分针都回到零点。
甲乙丙(1)图乙停表的读数为。
(2)图丙秒表的读数为 s3.利用公式可求出平均速度,因此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时需要测量的是和,需用到的测量工具是和。
(1)在图中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让小车由斜面的A点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2)图中AB段的路程SAB= cm.如果测得时间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 cm/s.(3)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会偏。
(4)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由B点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对吗?。
理由是。
4.拨动张紧的橡皮筋,观察到橡皮筋在;边说话,边用手摸颈前喉头部分,感觉喉头部分在;由此,我们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
(1)如图,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我们听到声音__________________,再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注意到,声音又________________,这个实验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可以传播声音,而____________不能传播声音。
(2)用一张桌子做实验。
一个同学轻敲桌子(不要使附近的同学听到敲击声),另一个同学把耳朵贴到桌面上,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听到敲击声。
此实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也能传播声音。
(3)声音在固体中和空气中哪个传播速度更快?__________________(4)将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让另外一个人敲一下铁管的另一端,你会听到___________敲打的声音,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图所示,在探究影响声音高低的因素时,将钢质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拨动伸出桌面的一端,使它振动发声,显著改变钢质刻度尺______________,比较改变前后钢尺振动的____________和声音的______________。
(1)物理学中把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做__________________。
(2)探究频率与单调之间的关系时,某实验小组的同学选用了如下器材:甲乙两个不同的音叉,声波传感器,计算机等。
当在声波传感器附近敲击甲、乙两个音叉时,观察到甲、乙两个音叉产生声波的波形分别发图a、b所示。
请回答以下问题:①由图可知甲、乙两个发声音叉发出声音的____________相同(填声音的特性),你是通过观察图中声波的____________来判断的.②由图可知, ____________音叉的音调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图,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我们能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当用小锤以更大的力敲击音叉的时候,会发现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较轻触时音叉弹开的幅度_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产生的声音的响度越大。
这表明响度与____________有关。
7.下图分别是音叉、钢琴、长笛的波形图,发出的都是C调|(do)。
从上面的声音波形可知道,音调相同的不同乐器发出的波形总体上的___________是相同的,即频率相同,但是波的形状不同,即___________不同;波形的___________反映了响度大小。
(1)能分辨出琴声和笛声的主要依据是()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振幅(2)“女高音”“男低音”中的“高”“低”,描述的是声音的()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速度8.如图,同不们的自制一件小乐器,在8个相同的透明玻璃瓶中装有不同高度的水,用同样大小的力敲击9个玻璃瓶,会发出不同的声音,“不同”主要是指声音的()A.音调B.振幅C.音色D.响度水瓶琴9.在筷子上捆上一些棉花和碎布,做一个活塞。
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或竹管中。
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音,往上推“活塞”,音调会变_______,往下拉“活塞”,音调会变_______。
之所以会发出声音,是因为____________在振动,用大小不同的力吹管的上端,听到的声音的_______不同。
10.如图,将杨声器对准烛焰,播放音乐,我们能看到____________,这说明取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____。
11.观察泡沫塑料块刮玻璃时产生的器声的波形,从物理学的角度讲,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会发现噪声,控制噪声要从三个方面着手,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入盒中,声音会变__________(填“大”或“小”)取出后,分别用塑料袋、报纸、海绵绵等不同材料包住正在响铃的闹钟,再放入盒中的同一位置,我们会听到声音在__________中最小,__________中最大,由此说明,__________的隔音性能最好,__________的隔音性能最差。
13.如图所示,为一自制温度计。
(1)将小瓶放入热水中,细管中水柱的位置会________(填“上升”或“下降”。
把小瓶放入冷水中,水柱的位置会___________。
(2)自制温度计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我们可以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使用温度计时,首先要观察它的__________和认清它的分度值。
(1)下图中哪种测量方法正确()(2)读数时,温度计的__________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__________,如右图__________(“A”或“B”或“C”)正确。
(3)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微等一会,待温度计的示数__________后再读数。
(4)如图中所示的用温度计分别测得冰和水的温度,那么冰的温度是_________℃,水的温度是__________℃。
15.小军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并作出了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1)这个实验需要用到的测量仪器是温度计和__________。
(2)由图乙可知,冰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_________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冰的熔点是__________℃,在7min处于__________态。
(3)实验中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__________(选填“A”或“B”)A.寻找普通规律 B. 减小实验误差(4)将装有冰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试管受热均匀,而且固体的温度上升速度较__________(选填“快”或“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16.在探究海波和石蜡熔化规律时,小琴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解答下列问题。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海波的温度/℃40 42 44 46 48 48 48 48 48 48 50 石蜡的温度/℃40 41 42 44 46 47 48 49 51 52 54(1)在海波和石蜡这两种物质中,属于晶体的是__________。
(2)该晶体的熔点是__________,熔化时间是__________min。
(3)当该晶体的温度为42℃时,它处于__________态(选填“固”或“液”)。
17.如图所示,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将袋挤瘪,排尽空气后用绳把口扎紧,然后放入80℃以上的热水中,你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这是__________现象,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从热水中命出塑料袋,过一会又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这是__________现象,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小明同学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他在大烧杯上加了一个盖子,是为了__________。
(2)实验中,记录的数据如下表,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烧杯内水面上方气压__________标准大气压(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时间/min ……6 7 8 91111213141516温度/℃……9293949596979898989898(3)实验时,当看到水中的大量气泡不断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___________散发到空气中,就表明水沸腾了。
(4)该实验表明:水沸腾过程中吸热,温度___________。
19.纸锅中盛满了水,将盛满水的纸锅在火的上方(不让火苗碰到水面以上的纸)水沸腾了,纸锅为什么不会燃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纸的着火点大约是183℃,普通煤炉的火焰温度约600℃,酒精灯的火焰温度约400~500℃)20.(1)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会感觉__________.。
》。
..,原因是酒精在__________过程中,会__________(填“吸”或“放热”)(2)把酒精反复涂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用扇子扇,温度计的示数会__________(填“上升”、“下降”或“不变”)如果温度计不涂酒精,用扇子扇,温度计的读数会__________。
21.在试管中放少量碘,塞紧盖子后放入热水中,会发现固态的碘变为紫色的_________并充满试管,迪种物质从__________直接变成__________的过程叫做__________,这时再把试管放入冷水中,试管中又出现了__________,这个过程叫做__________。
22.如图所示,在盛水的玻璃水槽内滴几滴牛奶,用激光笔将一束光射到水中,我们能观察到光在水中是沿__________传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