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儿科护理学儿童保健计划免疫 PPT

第三章儿科护理学儿童保健计划免疫 PPT


计划免疫
预防接种的准备
• 环境准备
–光线明亮,空气新鲜,温度适宜 –接种及急救物品摆放有序
• 心理准备
–消除家长和儿童的紧张、恐惧心理 –接种不宜空腹进行
计划免疫
预防接种的注意事项
• 严格掌握禁忌证
见P29
• 严格执行免疫程序
•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及无菌操作原则
• 其他
–2个月以上婴儿接种卡介苗前应做PPD试验,阴性者才能接 种
预防接种的反应及处理
• 一般反应:局部、全身
–24小时内出现发热和局部红肿、疼痛,可伴有食 欲减退、全身不适、乏力等
–多数儿童持续 2~3 天自行消退 –适当休息,多饮水,对症处理 –如局部红肿持续扩大,高热不退,应到医院就诊
计划免疫
预防接种的反应及处理 • 异常反应
–晕厥、过敏性休克或皮疹、全身感染 –一旦发生,应立即抢救或治疗
计划免疫
预防接种的注意事项
• 严格掌握禁忌证
见P29
• 严格执行免疫程序
•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及无菌操作原则
• 其他
–2个月以上婴儿接种卡介苗前应做PPD试验,阴性者才能接 种
–脊髓灰质炎疫苗冷开水送服,且服用后1小时内禁热饮
–接种麻疹疫苗前1个月及接种后2周避免使用胎盘球蛋白、 丙种球蛋白制剂
计划免疫
–脊髓灰质炎疫苗冷开水送服,且服用后1小时内禁热饮
–接种麻疹疫苗前1个月及接种后2周避免使用胎盘球蛋白、 丙种• 预防接种常见的禁忌对象 –对疫苗中某些成分过敏者 –发热者 –患有急性或慢性严重疾病者 –先天性免疫功能缺陷者 –正在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者
• 各疫苗还有其特殊禁忌对象
P27
计划免疫
定义
• 计划免疫是根据儿童免疫特点和传染病的发生 情况而制定的免疫程序,通过有计划、有目的 地使用生物制品进行预防接种,提高免疫水平, 达到预防、控制乃至消灭传染病的目的。
免疫方式及常用制剂
• 主动免疫:接种特异性抗原
特异性抗体,
从而获得免疫力,是预防接种的主要内容。
• 常用制剂:死疫苗、活疫苗、类毒素
儿童保健很重要,促进生长与发育;关键还能防疾病,促进健康全家乐。 计划免疫莫忘记,按照程序来接种;新生婴儿打两针,乙肝疫苗卡介苗。 满月乙肝第二针,零一六月把握好;二三四月服糖丸,三四五月打三联。 六月乙肝加流脑,七月宝宝乐逍遥;八月麻疹和乙脑,九月流脑第二针。 免疫缺陷与发热,此时千万莫接种;活疫苗时乙醇消,脊灰苗时冷水服。 接种之后密观察,谨防休克与晕针;一旦发生急抢救,平卧吸氧注肾素。 红肿热痛局反应,轻不处理重热敷;全身反应发热主,注意休息多饮水。
儿童预防接种程序表
计划免疫
免疫程序
• 疫苗
• 乙脑疫苗
• 接种对象 • 8月
• 接种剂次 • 1
• 接种部位 • 上臂外侧三角肌
• 接种途径 • 皮下注射
• A群流脑疫苗 • 6月 、9月 • 2次 • 上臂外侧三角肌 • 皮下注射
计划免疫
严格实施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
• 基础免疫:全种足量的初种 • 加强免疫:适时的复种
苗、麻疹疫苗、腮腺炎疫苗等;
免疫方式及常用制剂
• 细菌外毒素加入甲醛,变成无毒性而仍有免疫 性的制剂,如破伤风、白喉类毒素等
免疫方式及常用制剂
• 未接受主动免疫的易感者的接触传染源后,给予 相应的抗体,使之立即获得免疫力
• 如给未注射麻疹疫苗的麻疹易感儿注射丙种球蛋白以预防 麻疹,受伤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以预防破伤风等。
常用制剂 包括特异性免疫血清(如抗毒素、抗菌血清 、抗病毒血清)、丙种球蛋白、胎盘球蛋白等。
计划免疫
• 2008年我国卫生部颁布了扩大免疫规划,要求儿 童在1岁内必须完成乙肝疫苗、卡介苗、脊髓灰质 炎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乙脑疫苗、A群 流脑疫苗的基础免疫。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免疫方式及常用制剂
接种后不能感染机体和生长繁殖,但仍保 持相应的免疫原性,具有安全、易于保存和运 输的优点,如伤寒、霍乱、百日咳、甲肝和乙 脑疫苗等;
免疫方式及常用制剂
主动免疫常用制剂---减毒活疫苗(活疫苗)

接种后可生长繁殖,但丧失致病性,产生
免疫力持久且效果好,具有有效期短、需冷藏
、死后失效的特点,如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