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4、说明顺序与结构

14、说明顺序与结构

14、说明顺序与结构一、要点梳理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以事物或事理为主要内容,它或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类别、特点、功能,或解释事物的含义、原理、关系、演变等。

说明文的范围比较广泛,如科普读物、科学小品、解说词、说明书等均属于说明文。

阅读一篇说明文,首先要注意理清文章结构,即开头和结尾、层次和段落、过渡和照应。

而说明文的结构和说明顺序紧密相联,都是说明内容条理化的必要条件。

因此,理清文章结构的同时,还须分析说明顺序。

《大纲》规定,初中生要能“看出课文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大体上了解课文的思路和中心意思”。

(一)理清文章结构说明文的结构(重点是段落和层次)通常分为三部分:开头引出说明对象,中间详细说明对象,结尾总结说明对象。

常见的结构形式有:1.总分式在说明事物或事理时,段落(层次)之间有一个总分关系,表现为由总到分、由分到总、由总到分再到总。

例如,《苏州园林》一文采用了“总分”式结构,合理安排说明顺序。

开头两段总说苏州园林的艺术价值和它们的共同特征。

第三至九段分说苏州园林的具体特征,其中第三至六段分说始终紧扣苏州园林图画美的特征,并分别对应第二段总说中的四个“讲究”,第七至九段分说,从细部紧扣苏州园林的特征。

这样写,脉络分明,结构严谨,充分说明了苏州园林的特征。

2.并列式在说明事物或事理时,各层次之间的关系是平行并列的。

如《松鼠》一文,从总体来看是总分结构,但分写部分之间呈现并列式结构,旨在说明松鼠外貌(形态与颜色)、习性(驯良与乖巧)、用途(肉、毛、皮)及其他特点。

第一段具体描述松鼠“漂亮”这个特点,主要写了松鼠的面容、身体、四肢、尾巴和吃食的样子。

第三段,从它机灵的动作和生活习性,写出它是一种活泼、有趣、驯良的小动物,加深了“讨人喜欢”的印象。

第四、五段写松鼠乖巧的习性和搭窝的方法,生动地表明松鼠的灵性。

最后一段写松鼠的多产,毛的色泽,肉、毛、皮的用处,说明它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补充了“讨人喜欢”的内容。

3.递进式后边在前边的基础上进一步说明,各层之间的关系是逐步深入展开的,是由现象到本质、个别到一般、原因到结果等等。

例如《奇妙的克隆》,是先从理论上解释什么是克隆,再大体上按着时间顺序,由易至难地介绍克隆的实践,最后再揭示克隆的意义。

这种逐层深入,步步推进的方式,就是递进式的很好范例。

4.承接式除以上三种结构方式外,还有承接式,也叫连贯式。

这种结构指各层之间按照事物的发展过程,或者按时间、因果、条件等关系安排,前后相互承接。

例如《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一文,抓住书籍演变的关键因素,按时间顺序有详有略地介绍了书籍演变的历史过程,既重点突出、层次分明地说明了各个发展阶段书籍的具体特点及演变的作用。

(二)理清说明顺序说明文采用的说明顺序通常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三种。

1.空间顺序多用于建筑的构造,说明实体事物的形状。

多用表空间方位的词语。

物体总有一定的空间形式,复杂的事物也一定由多个侧面组合而成。

要说明对象的构成,必然会涉及到所处的空间位置。

空间顺序就是按照被说明对象的空间存在形式,或自上而下,或由前到后,或从外到里,或由某一中心点向四面扩散开去呈辐射式,按一定的顺序对事物作介绍。

一般对实体性的事物,包括建筑物、名胜等的结构或布局性的介绍,多以此为序。

这样,能把复杂的事物讲清楚,可使读者对该事物对象的整体面貌和空间分布有清晰、具体的了解。

运用这种顺序,文中常会出现“东”、“西”、“南”、“北”、“里”、“外”、“左”、“右”等方位词。

2.时间顺序在介绍对象的发生、发展、演变过程、演变方法等的时候,常采用时间顺序。

有的文章是按照事物发展的先后为次序的,而有的是按事物从早到晚、从古至今的时间为顺序的,有的又会以某事物制作的步骤、演变的过程为顺序。

这种顺序的好处是过程明晰,线索清楚,纵向排列明确有序。

一般运用时文中会出现表示时间或先后的标志性词语。

3.逻辑顺序用于介绍事物的性质、种类、原理功用和解释事理本质,指按照事物内在的联系或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规律来进行说明的一种顺序。

常用的逻辑顺序包括以下六种:从现象到本质、从原因到结果、从特点到用途、从整体到部分、从概括到具体(或由一般到个别)、从主要到次要。

一般事理性的说明文中常会出现这样的顺序。

特别是运用逻辑顺序可以把复杂的事物讲得清楚,有利于说明、揭示事理的内在联系。

总之,阅读时抓住有一定标志作用的语言,可以更顺利地分析说明的顺序。

①从整体到局部如《中国的石拱桥》中介绍赵州桥的特点时,就是从整体到局部地先介绍全桥,再介绍大拱、小拱、拱圈,桥上的石栏石板。

②从原因到结果如《向沙漠进军》先说明沙漠对人类的严重危害,揭示为什么要向沙漠进军,再说明怎样向沙漠进军,结果如何。

③从特点到用途如《向沙漠进军中》中说明如何利用沙漠时,就是先介绍沙漠日光照射特别强烈和日照时间特别长的特点,然后针对这些特点来说明其用途。

④从主要到次要如《苏州园林》在具体说明苏州园林的特征时,就按照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由主到次地进行说明。

⑤从概括到具体如《统筹方法》先概括说明什么是统筹方法及其实用范围,再以泡茶为例,具体说明统筹方法的应用及价值。

⑥从现象到本质如《死海不死》先描述死海浮力大,淹不死人的表面特征,再列举海水中各种矿物质的含量来说明死海“咸度很高”的本质特征。

二、方法点拨说明文的结构与顺序密不可分,某些说明文往往综合运用多种说明顺序,我们只有通过分析文章的结构、段落,在概括段意的基础上寻找和归纳其顺序。

那么,如何分析说明顺序呢?1.认清说明对象,分析说明顺序。

说明对象的特点决定了说明顺序的选择。

一般对实体性的事物,包括建筑物、名胜等的结构或布局的介绍,多以空间为序。

有些事物内部构造比较复杂,通常也按空间顺序说明。

一般事理性的说明文,像介绍高科技产品或说明事物间的联系等,常会运用逻辑顺序。

事物的演变发展,像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工艺流程、事物的历史沿革等,一般都以时间顺序说明。

例如《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文,主要采用空间顺序介绍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建筑结构。

2.把握语言标志,“读”出说明顺序。

多用表时间变化的词语,多用表方位的词语,多用表逻辑层次的关联词语等。

例如《人类的语言》:“人类语言之所以能够‘随机应变’,在于一方面能够把语音分析成若干音素(当然是不自觉地),又把这些音素组合成音节,再把音节连缀起来,——音素数目有限,各种语言一般都只有几十个音素,可是组成音节就可以成百上千,再组成双音节、三音节,就能有几十万、几百万。

另一方面,人们又能分析外界事物及其变化,形成无数的‘意念’,一一配以语音,然后综合运用,表达各种复杂的意思。

一句话,人类语言的特点就在于能用变化无穷的语音,表达变化无穷的意义。

”这三句话运用了归纳推理。

分析时,要特别注意体现三句话之间逻辑联系的语言标志:“之所以”、“在于一方面”、“另一方面”、“一句话”。

“之所以”表明下文阐明了人类语言能够“随机应变”的原因,有一个倒置的因果关系。

“一方面”、“另一方面”、“一句话”表明第一、二句先分说,第三句再总说,三句之间又有一个由分到总的逻辑顺序。

3.分清主次,综合归纳。

一篇说明文往往不仅使用一种说明顺序,而且会根据说明的需要将几种顺序结合在一起。

就一个语段而言,先将段落分成几个层次,然后概括每层的主要内容,最后把层意衔接起来就很容易弄清说明顺序了。

就全文而言,先逐段概括要点再用“同类合并”的方法,把全文划分为相对独立的几部分,概括出每部分的大意,把每部分的大意依次连缀起来,就能比较清楚地显示出全文的说明顺序。

例如《苏州园林》一文的主体部分(第二至第九自然段):第二段总体概括苏州园林的特征“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第三段写苏州园林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第四段写它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第五段写它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第六段写它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那么第三至六段可以归并为一个大的层次,对苏州园林的特点从四个主要方面具体说明。

而第七至第九段分别从每个角落的构图美、门窗的图案美和房屋的色彩美等方面作补充。

这一大的层次从次要方面说明了苏州园林的特点。

这样分析,清晰地显示出文章采用了先总后分的结构,并按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说明了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

考点:理清文章结构,划分段落和层次;分析说明顺序,找出标明顺序的关键词句。

重难点:掌握说明文结构及顺序;分析说明顺序。

易错点:递进式、承接式说明结构;判断及分析逻辑顺序。

题模一:说明顺序例1.1.1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

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

殿檐斗拱、额枋、梁柱,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

正面是12根红色大圆柱,金锁窗、朱漆门,同台基相互衬映,色彩鲜明,雄伟壮丽。

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

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

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

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

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

三大殿建筑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这条线也是北京城的中轴线,向南从午门到天安门延伸到正阳门、永定门,往北从神武门到地安门、鼓楼,全长约八公里。

太和殿是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

皇帝即位、生日、婚礼和元旦等都在这里受朝贺。

每逢大典,殿外的白石台基上下跪满文武百官,中间御道两边排列着仪仗,皇帝端坐在宝座上。

大殿廊下,鸣钟击磬,乐声悠扬。

台基上的香炉和铜龟、铜鹤里点起檀香或松柏枝,烟雾缭绕。

(1)下列选段整体上采用的说明顺序是()A.从上至下的顺序B.从外向内、由总到分的顺序C.从下至上的顺序D.从中间向四周的顺序例1.1.2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古怪的重水叶永烈①1942年,正当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大陆激烈进行的时候,英国的间谍部门却把注意力集中在挪威南部某荒凉小镇的一家看起来很普通的小工厂。

这家小工厂里,并没有隆隆的机器声,也没有高高的烟囱,只有来自当地发电厂的电线和自来水管。

它在静悄悄地生产着一种神秘的重要物资。

德国军队重兵防守,但这家小工厂还是被英国间谍炸掉了。

德国人马上调集专家抢修,花了9个月的时间,小工厂又开始了神秘的生产。

1944 年,德国军队极为秘密地把小工厂的产品运走。

但那些产品最终还是被英国间谍的定时炸弹和美国的轰炸机炸毁了。

②这家小工厂生产的究竟是什么样的产品呢?这神秘的产品,就是重水!③重水看上去跟普通的水差不多,也是那样无色透明的液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