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2011年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教务处编目录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2011年各专业设置一览.................................... - 1 - 中医学.............................................................................................................. - 2 - 护理学.............................................................................................................. - 7 - 药学................................................................................................................ - 23 - 中药学............................................................................................................ - 41 - 药物制剂........................................................................................................ - 23 - 制药工程........................................................................................................ - 53 - 中药资源与开发............................................................................................ - 59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77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59 - 市场营销.......................................................................................................... - 7 - 公共事业管理................................................................................................ - 87 - 应用心理学.................................................................................................... - 87 -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2011年各专业设置一览中医学专业教学计划(五年制)一、专业培养目标及业务培养要求(一)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具备中医药基础理论、中医学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能在各级中医院、中医科研机构及各级综合性医院等部门从事中医临床医疗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系统掌握中医药学基本理论知识和中医临床医疗技能,具备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和西医学知识,受到中医临床技能和西医学临床基本技能的训练,具有中医各科疾病的临床诊疗和科研工作的基本能力。
学生应具备以下知识和能力:1.掌握中医药基础理论和临床各科相应理论;2.掌握中药方剂学基本理论知识;3.掌握与中医学有关的现代科学技术和西医学的基本知识;4.具有较熟练的中医辨证论治基本能力和对急、难重症的初步诊疗能力;5.熟悉国家医药卫生工作方针、政策、法规;6.具有阅读中医古典医籍的能力;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8. 具有大学英语四级水平和借助工具书阅读专业英语书刊的能力;9. 具有进一步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二、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一)主干学科中医学。
(二)主要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中医骨伤科学、西医诊断学、西医内科学。
三、业务教育的基本要求改革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切实加强中医基础理论、基础知识的教育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加强中医基础课的系统教育,注意基础理论与中医临床实际的紧密联系。
重视辨证论治的临床应用和临床操作技能的严格训练。
提倡自学与讨论,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实际操作能力。
使学生经过系统学习,切实掌握四诊八纲、理法方药、辨证论治的知识和技能及其在临床各科的运用。
现代医学课程在规定学时内,应着重基础理论知识和常见病的诊断及必要的急救知识、技能的教学与训练。
普通基础课程要注意加强计算机知识以及外语的教学。
增加选修课,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教学实习10周,安排在第七学期。
以中医内科、西医内科为主。
毕业实习52周,安排在第九、十学期。
采取临床各科轮转的方式进行。
四、课程设置与计划学分(一)课程设置见指导性教学进程表。
(二)计划学分毕业总学分为266.5学分。
中医学专业(五年制)指导性教学进程表中医学专业(五年制)指导性教学进程表护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四年制)执笔人:陈璇一、总体培养目标及政治、体育、素质拓展等教学基本要求(一)总体培养目标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体现高等教育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公民意识,热爱祖国,拥护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身心健康,遵纪守法,艰苦求实,热爱劳动。
使学生具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社会和谐稳定而献身的精神及良好的思想品德、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精神,能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适应行业发展需求,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成为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应用型高层次人才。
(二)政治、体育及素质拓展等教学基本要求1、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对学生进行政治理论教育,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等基本理论观点的历史渊源,主要内容和现代发展。
使学生正确理解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及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坚定社会主义方向。
在思想教育课和日常的政治思想教育中,应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对学生进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教育、社会主义法制教育、大学生行为规范教育、校风校纪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等,把教书育人贯穿到学校教学和其他一切活动之中。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社会主义道德风范和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针对现阶段大学生的特点,对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应以疏导说理与深入实践相结合,采用多种渠道和形式,讲究实效,加强管理。
2、国防、体育教育通过国防教育,组织军训,增强学生的国防观念、爱国主义精神和献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历史责任感,加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教育学生重视体育锻炼,指导学生学习体育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运动技能,掌握锻炼身体的科学方法,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养成终身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在提高运动技能水平的同时,达到健强体魄,提高体质健康水平的目的。
提倡以俱乐部等形式,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外体育活动。
3、素质拓展教育通过教学主渠道外有助于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各种活动和工作项目(第二课堂),以培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为核心,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以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的迫切需要和广大青年学生成长成才、就业创业的迫切需要。
二、专业培养目标及业务培养要求(一)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既能掌握现代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能掌握中医辨证施护、整体护理,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础理论和知识,具备对服务对象实施整体护理及社区健康服务能力的,能在护理学科领域,从事护理临床、护理科研、护理教育、护理管理、社区护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中西医结合护理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1、知识结构要求(1)掌握与护理学相关的自然科学、医学基础、中医学与临床及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理论。
(2)掌握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3)掌握生命各阶段的预防保健及健康促进知识。
(4)掌握生命各阶段常见病、多发病基本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防治原则及相关护理知识。
(5)熟悉防治传染病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有关知识。
2、能力结构要求(1)具有应用中医护理的辨证观、整体观理论和护理程序对服务对象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
(2)具有初步配合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和应急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3)具有与护理对象及其他卫生服务人员有效交流的能力。
(4)具有为护理对象提供健康教育的能力。
(5)具有正确地书写护理相关文件的能力。
(6)具有评判性思维及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7)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8)具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能力。
(9)具有初步的教学能力、管理能力及科研能力。
(10)具有阅读本专业外文文献的能力。
三、授予学位理学学士四、主干学科护理学、基础医学、人文社会科学五、主要课程医学基础课程、护理学基础、中医护理学基础、护理人际关系、健康评估、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康复护理学、社区护理学、急救护理学、中医临床护理学、护理健康教育学等。
六、业务教育的基本要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及与时俱进的原则,切实加强“三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三严”(严格要求、严肃态度和严密方法)的教育和训练。
毕业考核本专业的毕业考核由技能考核和毕业论文两项组成,学生必须经过技能考核合格后,方可进入毕业论文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