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质量敏感指标解读
• 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指统计周期内住院患者发生的某导管非
计划性拔管例数占该周期内某导管留置总日数的比例,或者是占该 周期内导管置管总例数的比例
• 指标意义: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是反映患者安全的重要指标,体
现了护理质量水平。通过对该指标进行监测,可以帮助管理者了解 导管管理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提示管理者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最大限 度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
崇德 惠民 敬业 创新
11、健康的护士执业环境 护士执业环境测评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于患者特殊病情或精神疾病治疗的情况除外。
• 隔离(环境)约束:指把患者独立安置于单独的房间,防止他们
离开,也可看作是一种约束形式。
8、身体约束率
计算公式
9、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
定义
• 指标类型:结果指标 • 非计划性拔管:又称意外拔管,是指患者有意造成或任何意外
所致的拔管,即非医护人员计划范畴内的拔管。
9、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 指标意义
9、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 计算公式
9、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 变量说明
• 同一患者,某类导管多次发生UEX,则按 发生频次计算拔管例数
• 某导管留置总日数=统计周期内住院患者每 日0点,留置某类导管的总例数(手工)
• 住院患者留置某类导管长期医嘱跨越凌晨0 点的次数
的全身及呼吸道感染症状,并有胸部X线症状及实验室依据 分子依据:住院患者,有创呼吸机使用开始时间到结束日期时间后48小
时期间,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患者例次数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
住院患者留置导管长期医嘱跨越凌晨0点的次数 不计算一次性导尿患者
崇德 惠民 敬业 创新
11、护士执业环境的测评
• 护士执业环境:指促进或制约护理专业实 践的工作场所的组织因素,包括护士工作 的物理环境和组织环境
的例数 CLABSI的诊断依据医疗诊断:指患者留置中心导管期间或拔出中心导管
48小时内发生的原发性的,且与其它部位存在感染无关的血流感染 中心导管:CVC,PICC
10、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
变量说明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住院患者“有创机械通气”长期医嘱跨越凌晨0点的次数 不计算使用无创呼吸机患者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定义:感染前48小时内使用过呼吸机,有呼吸道感染
• 指标的意义:护士人力配备是患者护理结果的影响因素之一
床护比是护士人力配备的评价指标之一 床护比可以作为基本人力配备的参考标准
1、床护比
名词解释
1、床护比
影响因素 • 加床 • 病人危重程度 • 床位使用率 • 护士能力 • 病人服务需求 • 物理环境便捷程度 • 设备耗材便捷程度 • 医院后勤支持程度
相关性 ☆美国已有1100个医疗机构参与到此指标数据库中,反应不
同护理团队的护理质量水平 ☆并籍此描述如何利用指标驱动质量改善
中国实践
• 国家卫计委医院管理研究所 护理中心、国家护理质控中 心领导下成立敏感护理质量 指标研究小组。
• 编制了护理敏感性指标使用 手册
• 建立了以6家医院为基础的 中国护理质量数据采集平台 雏形
任护士白班工作时间为10小时,则计算为1.25名白班责任护士(10 ÷ 8=1.25) • 举例:夜班责任护士数:如果某病区夜班(18:00-次日8:00)有4名 护士,班次分别为: ①18:00-次日8:00 ②18:00-次日2:00 ③2:00-次 日8:00④18:00-23:00,5:00-8:00 • 则该区夜班责任护士为(14+8+6+8) ÷8=4.5
7、院内压疮发生率
8、身体约束率
定义
• 指标类型:过程指标 • 身体约束率:住院患者在医疗机构任何场所,任何徒手或采用
物理的、机械的设备、材料,或者使用患者不易移动的设施,来限 制患者活动或正常运用身体的自由。
• 指标意义:身体约束带来很多负性质量问题。通过对住院患者身
体约束率的监测,医院或护理部门能够及时获得约束具使用的率、 约束具使用导致的不良事件和约束具使用的其他相关信息。通过根 本原因分析,找到过度使用约束具的因素。通过医院管理团队和医 务人员的共同努力,找到有效的替代措施,努力减少身体约束率或 使身体约束更具合理化,从而提高住院患者的安全性,提高人文护 理质量。
法则”
4、护理工作的维度
护理工作是以患者为中心的专业照护
如跌倒发生率和跌倒伤害发生率
体现护理专业 技术壁垒的指标
如重症监护室患者各类感染的发生率
身心体验
如约束使用
5、质量管理的维度
6、敏感的维度
7、应用敏感指标的原则
• 》打通信息渠道,保障数据可获得性和可靠性 》注重指标内涵,避免单看数值 》真诚反馈,合理辅导,持续改进
1、护理敏感质量指标
敏感性质量指标的开发
护理敏感质量指标
2、指标在管理中的意义
---敏感指标是质量管理的重要抓手
具 体 化
目标
指标
指引
行动
尺度
评估
实现
改善
3、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特点及筛选维度
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筛选维度
• 1、突出护理工作特点 • 2、突出质量要求,结构过程和
结果 • 3、少而精符合重点管理“二八
6、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 跌倒伤害分级
• 跌倒重在预防,跌倒是由环境、生理、病理和心理等因素综合作用 的结果,国内外相关研究已证实,给予患者综合性预防,能有效降 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
6、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院患者跌倒发生率 计算公式
6、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 住院患者人日数=实际占用床位数 同一患者多次跌倒,每次跌倒都需要计1 例;坠床计入跌倒
10、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 计算公式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生率=留置导尿管患者中尿路感染例数÷患者留置导尿 管总日数*1000%
10、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
变量说明 • 中心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分母:住院患者留置中心导管长期医嘱跨越凌晨0点的次数 分子:长期医嘱开始日期时间到结束日期时间后48小时内,发生CLABSI
护比≥1:(2.5~3) • 5)手术室手术间与护士比≥1:3
1、床护比
计算公式
2、护患比
定义
• 指标类型:结构指标 • 指标的意义:护士人力配备是患者护理结果的影响因素之一
护患比是护士人力配备的评价指标之一 护患比可以评价护士的工作负荷 与其他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关联,反应护理质量现状,指导质量改善
• 指标意义:通过监控院内压疮发生率,可分析院内压疮发生的趋
势、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通过采取针对性的压疮护理措施与管理, 进一步减少院内压疮的发生,减少皮肤损伤对患者造成的直接和间 接伤害。压疮发生会增加患者的痛苦、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和病死 率。压疮发生与护理人员的认知、行为与人力配置等密切相关。
7、院内压疮发生率 从数据中寻找出规律
• 物理环境:空间设备、设施、器材等 • 组织环境:护理领导力,护理管理组织架
构,制度流程,工作质量,认可和尊重, 薪酬待遇,专业发展
11、护士执业环境的测评
• 护士执业环境测评量表
• 医院管理参与度 • 临床护理专业性 • 领导与沟通 • 质量管理 • 内部支持 • 医护合作 • 专业提升 • 人力配备 • 社会地位 • 薪酬待遇
2、护患比 国内外护患比标准
2、护患比
计算公式1
2、护患比
班次
• 每天的班次分为白班、夜班(不分大、小夜班统一计算) • 白班、夜班起止时间依据本单位的班次安排时间,全院应统一 • 某班次(8:00-18:00)责任护士数(标准工作时长8小时) • 1名责任护士工作时间8小时,计算为1名责任护士(8 ÷ 8)、1名责
崇德 惠民 敬业 创新
9、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 不同测量对象UEX发生率
• 胃肠管(鼻胃管、鼻肠管) UEX发生率 • 气管导管(经口鼻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套
管) UEX发生率 • 尿管UEX发生率 • 中心静脉置管UEX发生率
崇德 惠民 敬业 创新
10、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
定义
• 指标类型:结果指标
崇德 惠民 敬业 创新
2、护患比
计算公式2
注:由统计报表获取每天0:00患者总数
3、每住院患者24小时平均护理时数 定义
指标类型:结构质量指标
3、每住院患者24小时平均护理时数
3、每住院患者24小时平均护理时数 直接护理时数
3、每住院患者24小时平均护理时数 间接护理时数
3、每住院患者24小时平均护理时数 相关护理时数
8、身体约束率
指标内含定义
• 约束:一切用身体、药物、环境等措施来限制患者活动能力的行为
。
• 身体约束:使用任何物理的、机械的设备、材料,或者工具附加在
或邻近患者的身体,患者不能轻易将其移除,限制患者的自由活动或 使患者不能正常接近自己的身体。
• 药物约束:通过给药物来限制患者活动或用于控制意外行为。但用
病人受益
目标达成
监测 评估
质量改善
敏感性指标
反馈
素质提升
辅导
管理者
信息
一线人员
敏感指标管理的良性循环
主要内容
一、背景及意义 二、敏感指标与护理质量管理概述 三、护理敏感质量指标释义
1、床护比 定义
• 指标类型:结构指标 • 床护比:统计周期内提供护理服务的单位实际开放床位与所配
备的执业护士人数比例
计算公式
6、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
定义
• 指标类型:结果指标 • 指标意义:患者发生跌倒可能造成伤害,导致严重甚至危及生命
的后果。通过对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指标的监测,了解所在医院或 部门的跌倒发生率和伤害率。通过根本原因分析和有效的对策实施 ,可以降低导致患者跌倒的风险及跌倒的发生率,保障患者安全。 对患者跌倒风险的评估,可以帮助护理工作者建立患者分类管理的 职业思维。预防患者跌倒的过程,充分体现了护理工作对患者的责 任和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