狭义的花卉:指具有观赏价值的草本植物。
广义的花卉:具有观赏价值的草本植物、草本或木本的地被植物、花灌木、开花乔木、盆景、温室观赏植物。
花卉栽培的三大类:生产栽培、观赏栽培、科研栽培(标本栽培)。
依花卉的生活周期分:一年生花卉、二年生花卉、多年生花卉。
一年生花卉:是指当年完成全部生活史的花卉。
一般在春天播种、夏秋开花结实,然后枯死。
又称春播花卉。
(夏堇玄参科)二年生花卉:是指跨年完成全部生活史的花卉。
当年只生长营养器官,越年后开花、结实、死亡。
一般在秋季播种,次年春夏开花。
又称秋播花卉。
(羽衣甘蓝十字花科,锦葵锦葵科)多年生花卉:是指个体寿命超过两年,能多次开花结实的花卉。
因其地下部分的形态有否变化分为宿根花卉和球根花卉。
宿根花卉:地下部分形态正常,不发生变态的多年生花卉。
(火炬花百合科)球根花卉:地下部分变态肥大的多年生花卉。
(石蒜石蒜科)依花卉原产地气候类型分:中国气候型花卉(大陆东岸气候性花卉)气候特点:冬寒夏热,年温差较大;夏季降雨较多。
地理范围:中国大部分省份,还有日本、朝鲜、美国东南部、澳大利亚东南部、南非东南部、巴西南部、新西兰北部。
因冬季气温高低不同,又可分为温暖型与冷凉型温暖型(低纬度地区):包括中国长江以南(华东、华中和华南)、日本西南部、北美洲东南部、巴西南部、大洋洲东部、非洲东南角附近等地区。
该区是喜欢温暖的球根花卉和不耐寒的宿根花卉的分布中心。
中国水仙(石蒜科,中国)马蹄莲(天南星科,非洲东部):中间佛焰包+肉穗(天南星科的特点)。
凤仙花(凤仙花科,中国)冷凉型(高纬度地区):包括中国北部、日本东北部、美国东北部。
该区是耐寒宿根花卉的分布中心。
芍药(毛茛科):与牡丹一样肉质根,若排水不好易腐烂,所以抬高地势。
“牡丹台”的原因。
菊花(菊科)欧洲气候型花卉(大陆西岸气候性花卉)气候特点:冬季温暖;夏季凉爽。
一般不超过15~17℃,年温差小;降雨不多,但四季均有,西海岸地区雨量较少。
地理范围:欧洲大部分地区,美国西海岸,南美洲西南部及新西兰南部,是一些喜凉爽的二年生花卉和部分宿根花卉的分布中心。
羽衣甘蓝(十字花科)三色堇(堇菜科):一般从国外买F1代种子(AA X aa 得到的Aa即称为F1代种子)杂交后得到的三色堇品种变化多,花色丰富。
地中海气候性花卉气候特点:冬季最低温度为6~7℃,夏季温度为20~25℃。
从秋季至次年春末为降雨期,夏季极少降雨,为干燥期。
地理范围:地中海沿岸,南非好望角附近,大洋洲东南和西南、南美洲智利中部、北美洲加利福利亚等地。
是多种秋植球根花卉的分布中心。
郁金香(百合科,地中海地区):覆土为球高两倍,秋天不出土,夏季休眠(花芽分化),在南京附近地区只开一年,原因是花芽分化时的温度、湿度不满足条件。
风信子(百合科,地中海地区)蒲包花(玄参科,南美洲)墨西哥气候性花卉(热带高原气候性花卉)气候特点:周年温度14~17℃,温差小,降雨量因地区不同,有周年雨量均充沛的,也有集中在夏季的。
地理范围:墨西哥高原、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南非中部高山地区、中国云南省等地。
是春植球根花卉的分布中心。
原产该区的花卉喜冬季温暖、夏季冷凉的气候。
波斯菊(菊科,墨西哥):一年生花卉,高度1m左右,适合丛植或片植。
大丽花(菊科,墨西哥):也称“大理花”,是由于被误认为原产地在我国云南大理;冬季休眠(地上部分死亡,地下部分以膨大部分贮藏的营养物质过冬)。
热带气候性花卉气候特点:周年高温,温差小,离赤道渐远,温差加大。
雨量大,分雨季和旱季。
也有全年雨水充沛区。
地理范围:包括中、南美洲热带(新热带)和亚洲、非洲和大洋洲三洲热带(旧热带)两个区。
该区是不耐寒一年生花卉及观赏花木的分布中心。
原产热带的花卉,在温带需要在温室内栽培,一年生草花可以在露地无霜时期栽培。
猪笼草(猪笼草科):食虫植物,囊状分泌汁液。
花烛(天南星科)沙漠气候型花卉气候特点:周年降雨量很少,气候干旱,多为不毛之地。
地理范围:属于这一气候型的地区有:非洲、阿拉伯、黑海东北部大洋洲中部、墨西哥西北部、秘鲁与阿根廷部分地区、我国海南岛西南部。
是仙人掌和多浆植物的分布中心。
金边龙舌兰(龙舌兰科)芦荟(百合科)仙人掌(仙人掌科):吸收雨季时的水分寒带气候性花卉气候特点:冬季漫长而严寒,夏季短促而凉爽。
植物生长期只有2~3个月。
夏季白天长,风大。
地理范围:阿拉斯加、西伯利亚、斯堪的那维亚等寒带地区及高山地区。
该地区主要是各地自生的高山植物。
细叶百合(百合科)白山龙胆(龙胆科)依栽培和应用生境分:水生花卉、岩石花卉、露地花卉、温室花卉。
花卉生长发育的规律性:不同种类花卉的生活周期长短差距大;不同种类的花卉对于春化、光周期阶段的要求不同;不同种类花卉的年周期变化不同;不同种类花卉的“花前成熟期”不同。
不同种类花卉的年周期变化不同:一年生花卉:春天萌芽,当年开花结实后死亡。
年周期即为生命周期。
二年生花卉:秋播后以幼苗状态越冬休眠或半休眠,次年开花结实后死亡。
多年生花卉:多数在开花结实后,地上部分枯死,地下贮藏器官形成后进入越冬休眠(春植球根花卉)或者越夏休眠(秋植球根花卉);常绿的几乎周年保持绿色而无休眠期。
春化作用:某系植物在个体生长发育过程中,要求必须经、通过一个低温周期,才能继续下一阶段的发育,即引起花芽分化,否则不能开花,这个低温周期就叫春化作用。
冬性植物:这类植物在通过春化阶段时要求低温,约在0~10℃的温度下,在30~70天内完成春化作用。
越接近0℃完成的越快。
二年生花卉和早春开花的多年生花卉春性植物:这类植物在通过春化阶段时要求的低温值(5~12℃)比冬性植物高,5~15天内完成春化作用。
一年生花卉和秋季开花的多年生花卉半冬性植物:在通过春化阶段时,对温度的要求不太敏感。
最低温度不能低于3℃,在15~20天内完成春化作用。
光周期作用:光周期是指一日内日出日落的时数或是明暗交替的时数。
植物对光周期的反应称为光周期现象。
长日照植物:要求日照长于临界日常(诱导长日照植物开花必需的最短日照)。
二年生花卉(金盏菊、矢车菊、紫罗兰)和早春开花的多年生花卉(锥花福禄考)。
短日照植物:要求日照短于临界日长(诱导短日照植物开花必需的最长日照)。
一年生花卉(波斯菊、凤仙花)和秋季开花的多年生花卉(大丽花、菊花、一品红)。
中性植物:不受日照长短影响而开花的植物。
紫茉莉科紫茉莉属的植物。
温度三基点:最高点、最适点、最低点花卉在不同时期对于温度的要求:一年生花卉:种子萌发在较高温度中进行,幼苗期间要求温度较低,随着幼苗渐长直到开花结实阶段,对温度的要求逐渐增高。
二年生花卉:种子萌发在较低温度中进行,在幼苗期间要求温度更低,否则不能通过春化阶段,而当开花结实时,则要求温度稍高于营养生长阶段。
温度对花芽分化和发育的影响:在高温下进行花芽分化:一年生花卉、夏秋开花的宿根花卉,球根花卉的大部分。
(春植球根花卉在夏季生长期进行,秋植球根花卉在夏季休眠期进行)。
在低温下进行花芽分化:原产温带中北部的高山花卉,二年生花卉和春季开花的宿根花卉在春季温度较低时进行。
温度对花色的影响:温度升高、光强减弱,花色变浅。
如何提高耐寒力:在温室或者温床中培育的盆花或花苗,在移植露地前应加强通风,降低温度以增强其耐寒力;在早春寒冷时播种,幼苗对于早春的霜冻有明显的抵抗力。
增加磷钾肥,减少氮肥是增强抗寒力的栽培措施之一。
光照强度对花卉的影响:阳性植物:必须在全光照下生长,不能忍受若干荫庇,否则生长不良。
原产于热带温带的平原、高原的南面以及高山阳面的岩石的花卉均为阳性花卉。
如多数露地一、二年生花卉及宿根花卉,仙人掌科、景天科、番杏科等多浆植物。
阴性植物:要求在50%~80%的庇荫度下方能生长良好,不能忍受阳光直射,多生于热带雨林、林下及阴坡。
如蕨类、兰科、苦苣苔科、凤梨科、姜科、天南星科、秋海棠科。
中性植物:对于光照的要求介于两者之间,一般喜欢阳光充足,但在微荫下生长也良好。
光照长度与植物分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近赤道地区、低纬度)——短日照植物温带地区(较高纬度)——长日照植物中纬度地区——都有,长日照植物在春末夏初开花,短日照植物在秋季开花光照长度于营养繁殖:长日照能使某些落地生根属种类,叶缘上的幼小植物体产生,虎耳草腋芽发育成的匍匐茎,促进禾本科植物的分蘗;短日照能促进某些植物块茎、块根的形成。
光的组成对花卉的影响:红橙光有利于植物碳水化合物的形成;蓝光和紫外光有利于花青素的形成,抑制茎的生长。
直射光(红橙光少、紫外线多)能防徒长、促矮化、花色艳丽;散射光(红橙光多,紫外线少)有利于光合产物的积累。
光性种子:种子在曝光时发芽比在黑暗中的效果好嫌光种子:种子必须在黑暗条件下才能发芽,这类种子播种,必须覆土。
花卉对于水分的要求:旱生花卉:耐旱性强,能忍受较长时间空气或土壤的干燥而继续生活。
为了适应干旱的环境,在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上产生了变化:叶片退化变小成刺毛状、针状或肉质化;角质层表皮层加厚,气孔下陷;叶表面具茸毛,细胞液浓度和渗透压变大,阻止水分蒸发;根系发达,吸水能力强。
湿生花卉:耐旱性弱,生长期间经常要求有大量水分存在,或者是有饱和水的空气或土壤。
它们的根、茎和叶内多有通气的气腔与外界相互通气,吸收氧气以共给根系需要。
中生花卉:对于分的要求和形态特征介于上述两者之间。
梅花的“扣水”:控制水分共给,致使新梢顶端自然干梢,叶面卷曲,停止生长转向花芽分化。
土壤矿物质:砂土类、粘土类、壤土类土壤酸碱度:大多数露地花卉要求中性土壤,温室花卉几乎全部种类都要求酸性或弱酸性土壤。
露地花卉对土壤的要求:露地一二年生花卉:表土深厚、地下水位高、干湿适中、富含有机质露地宿根花卉:40~50cm的土层,栽植时应湿入大量有机肥,以维持长期的良好的土壤结构。
露地球根花卉:下层为排水良好的砂砾土,表土为深厚的砂质壤土。
但水仙、晚香玉、风信子、百合、石蒜及郁金香等,以粘质壤土为宜。
温室花卉对土壤的要求:特质的培养土、富含腐殖质。
钾对花卉生长的作用:促进花卉的营养生长,增进叶绿素的形成,使花朵增大、种子丰富。
但使用过多会延迟开花,使茎徒长,减少对病害的抵抗力。
观花花卉:只在营养生长阶段需要较多的氮肥,进入生殖阶段后,应控制使用;观叶植物:在整个生长期中,都需要较多的氮肥,以使在较长的时期中,保持美观的叶丛。
磷对花卉生长的作用:促进种子发芽,提早开花结实;使茎发育坚韧,不易倒伏;增强根系发育;调整因过多氮肥产生的缺点;增强植株对不良环境和病虫害的抵抗力。
因此,花卉在幼苗营养生长阶段需要适量的磷肥,进入开花期之后,需要更多。
钾对花卉生长的作用:使花卉生长健壮,增进茎的坚韧性,不易倒伏;促进叶绿素的形成和光合作用的进行,因此在冬季温室中,当光线不足时施用钾肥有补救作用;能促进根系的扩大,对球根花卉的发育有极好的作用;还能使花色鲜艳,提高花卉的抗旱抗寒及抗病虫害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