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做心理语言学研究

如何做心理语言学研究

– 母语为英语的日语学习者(Mori,2003)
– 词、语境、语境+词
– 猜复合生词的意思
– 结论:语境与构词法都有效,两者结合效果更好,语 境比构词法提供更多的句法信息,而构词法比语境提 供更多的语义信息
a
10
• 1.3提出问题 • 在第二语言学习者猜测生词中,两者的作用是否受到生词
结构方式的影响?
• 被试大都在1个小时内完成测试。
a
17
• 2.4数据编码 • 被试认为最好的猜测结果和目标词实际语义之间的语义相
关程度。(语言学专业研究生用5级量表评分)
– 评分员信度为0.909
• 被试对每个目标词产生的几个猜测结果之间的语义相关程 度。猜测结果的语义范围。
– 评分员信度为0.822
• 被试对每个目标词产生的几个猜测结果之间句法上的一致 性。(相同或不同)
a
15
• 2.2实验材料
– 语境设计 – 选句、评定、修改、评定、注释 – 目标语境的确定
a
16
• 2.3实验程序 • 个别施测,要求被试在不查词典的情况下猜测
目标词的词义。测试时先给被试呈现用英语或 日语的书面指导语,要求被试注意利用各种线 索猜测目标词的意思,并用英语或日语写出两 个或两个以上的猜测,并标明哪一个他认为是 最好的。在“只有语境”的条件下,要求被试 用英语或日语写出两个或两个以上他认为能完 成这个句子才词或短语,并标明最好的一个。 被试可以按照自己的时间和速度完成测试。
a
18
• 3结果
a
19
• 3结果
a
20
• 3结果
a
21
• 4讨论与讨论
– 整合语境和构词法线索比使用一种线索得到更好的猜测 – 语境和构词法线索在猜测词义过程中的作用不同 – 生词结构方式影响语义猜测 – 母语文字背景可能影响词义的猜测
a
22
• 研究方法
a
4
• 理论问题
• 定义 • 假设
• 方法问题
• 研究对象 • 研究材料 • 研究程序
挑毛病
a
5
• 对症下药 • 准备材料 • 联系被试 • 安排实验
实验准备
a
6
语境和构词法线索 对外国学生汉语词义猜测的作用
• 1研究背景
• 第二语言学习者生词猜测策略
– 利用相关知识和线索 – 语境和构词法线索(De Bot, Paribakht, &• 3×2×2混合设计 • 自变量: • 猜测语义的条件——只有词没有语境、只
有语境没有词、有词有语境
• 目标词的结构方式——动宾、偏正 • 学习者母语背景——英美、日本
a
13
• 2.1被试
– 36名留学生 – 母语背景 – 汉语水平
a
14
• 2.2实验材料
– 词语条件:复合词为生词,语素为熟悉的汉字 – 选词、评定 – 目标词语确定
– 过渡概念:语义透明度 – 假设:构词法线索对于偏正式的生词比动宾式生词更为有

• 母语背景是否影响两者的作用
– 过渡概念:语言迁移 – 假设:欧美学生比日本学生更少在构词法和语境中获益
a
11
• 1.4研究内容 • 汉语第二语言学习者在猜测词义时,构词法线
索和语境线索是否都能提供一定的信息?整合 两种信息是否比使用一种线索得到更好的猜测? • 语境线索和构词法线索提供的信息有何不同? • 词义猜测中语境和构词线索的作用是否受到生 词结构方式的影响? • 语境和构词线索的作用是否受学习者母语文字 背景的影响?
• 构词法线索(word morphology) – 词的内部结构规律情况,也是语素组合的方式和方法。 – 按照词素的组合方式,合成词可分为派生词或复合词。
a
8
• 1.2两者的关系 • 两者在语义猜测中所提供的信息是否相同?
– 语境>构词法 • Nation & Coady,1988;Ku & Anderson, 2001
如何做心理语言学研究
a
1
研究流程
• 文献(收集、整理、分析) • 设想(形成假设) • 实验(设计、实施) • 数据(统计、分析) • 论文(撰写、修改、投稿)
a
2
找文献
• 范围——关键词 • 时间——新鲜 • 刊物——权威
a
3
读文献
• 做了什么
• 前人研究基础
• 为什么做
• 选题意义及价值
• 怎么做
– 语境是否有用?
• Schatz & Baldwein, 1986; Holmes & Ramos, 1993; Kondo-Brown, 2006
– 两者相互独立(Mori & Nagy,1999) – 两者整合效果更大(Mori,2002)
a
9
• 1.2两者的关系
• 在第二语言学习者猜测生词中,两者的作用?
Paribakht, & Wesche, 1999; Riazi & Babaei,2008)
a
7
• 1.1关键概念的定义 • 语境(content)
– 一个生词或短语在毗邻字词、短语、句子或段落中所处的环境, 这些毗邻的字词、短语、卒子或段落经常可以用来限定目标词或 短语的意思,帮助读者理解目标词或短语,也称为上下文。 (Nation & Coady,1988;路易玲,200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