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验心理学第九章 心里语言学

实验心理学第九章 心里语言学

实验心理学
【例1】汉语举例 非拼音文字;多数为形声字,声 旁提供读音信息,形旁提供语义信息。 源 愿 心理学研究:构词法意识
实验心理学
【例2】舒华对儿童形旁意识的研究
在实验中,他们用纸笔测验分别给一年级、三年级 和五年级的儿童呈现一系列双字词,每个双字词中 一个字是目标字,另一个字是非目标字。目标字用 拼音,非目标字用汉字。目标字有熟悉的、不大熟 悉的和生字3种,每种熟悉度的字中又包含3种字: 语义透明度高的字、语义透明度低的字和独体字。 被试的任务是从每个双字词后面的4个选择字中选 一个合适的字来代替词中的拼音。 实例 tiao(4)望: 跳 挑 眺 佻
858.2
772.2
850.7
787.0
951.8
实验心理学
【结果】语境和词频对目标词的反应时具有显著 的作用,两者的交互作用也显著。 语境更多地 促进对低频词的识别,对高频词无显著影响 实 验结果与核证模型的某些假设相一致。 【讨论】 1、实验中的自变量和因变量是什么? 2、请分析实验设计。
实验心理学
3.实验 彭聃龄有关词频与语境的研究 实验材料: 启动词:强语境(牢房——监狱); 弱语境(田野——碧绿)和无关语境(软禁—— 细菌)3类。 目标词:高频词和低频词两种。 被试的任务是词汇判断。
实验心理学
表9.2
语境强度与词频分析表 语 境 强 度
词 频
强 弱 无 关
高 频
低 频
827.2
一代宗师: 黑灰化肥会挥发发灰黑讳为花飞; 灰黑化肥会挥发发黑灰为讳飞花
实验心理学
语言获得是指人类个体对特定的语言 符号系统的学习和掌握的过程。 语言获得是心理语言学中的重要内容。 一些研究者认为,语言获得问题的研究将 对揭示人类言语活动的本质产生决定性的 作用。
实验心理学
一、语言获得是否是人的先天能力? 1、成立的结果
446
544 98 450 538 88 555
455
555 100 451 678 227 565
454
570 116 442 639 196 546
452
556 105 448 618 170 555
词汇命名
低 频
效 应
703
148 实验心理学
808
243
797
251
769
214
【结果分析】 刘英茂等认为,词频效应首先对词汇加工的编码 阶段起作用,它影响词汇通达的速度;词频效应 还对词汇加工后的反应性加工起作用,它影响词 汇通达后汉字字型、读音、语义等编码形式之间 的转换过程。 讨论: 1、实验中的自变量和因变量是什么? 2、请分析实验设计。
实验心理学
行为主义(心理语言学):联想的形成、实 现和改变,是借强化而获得的。 认知心理学(心理语言学):乔姆斯基的生 成转换语法
实验心理学
第一节 语言获得(了解)
绕口令
初入江湖: 化肥会挥发
小有名气: 黑化肥发灰, 灰化肥发黑 天下闻名: 黑化肥挥发发灰会花飞; 灰化肥挥发发黑会飞花
名动一方: 黑化肥发灰会挥发; 灰化肥挥发会发黑
实验心理学
二、词频效应与语境的关系 1.单词产生器模型 单词产生器模型:该模型假定了一个内部词 典装置,它包含了一个单词的全部信息。当输 入某一字词的形或音的刺激时,单词产生器便 逐渐积累信息。一旦所积累的信息量超过了标 准阈限,便能引起反应系统的一种反应。
实验心理学
按照这个模型假设,语境对单词产生器的影响与 字词的形、音刺激是两个独立的信息来源,也具 有一个标准阈限。词频主要影响标准阈限。高频 词阈限值低,只需要较少的刺激或语境信息量即 可达到标准阈限,并引起反应;低频词阈限较高, 需要输入较多的信息才能达到标准。因此,语境 与词频效应的作用是相加性的。
实验心理学
2.核证模型: 【理论】核证模型:该模型假定单词识别包含了特 征提取和核证两种过程。 【解释】按照这个模型的假设,词频的作用发生在 核证阶段,对核证的顺序有很大的影响。语境的作 用是可以使有关的单词立即得到核证,因而可以绕 开对原始特征的计数。因此,语境和词频效应作用 在字词识别的同一阶段,是交互作用的。语境对高 频词的影响较小,而对低频词的影响较大。
二、元语言学意识
由于学习的内容远远超出人能记忆的范 围,所以语言和文字系统的学习也就不局 限于简单的模仿和死记硬背,还包含某种 一般规则的提取。
实验心理学
元语言学意识是指儿童对语言、文字一般结构 特征的认识和操作。
它包含: 句法意识:对句子内部句法和语义结构的认识; 语音意识:对字母与音位之间对应关系的认识; 构词法意识:对字词的内部结构与整词词义的 关系的认识; 随着语言、文字的学习,儿童会发展各种元语 言学意识,其特点表现为概括化和规则化的学习。
实验心理学
【结果与分析】 对于一年级,当目标字是熟字时,语义透明 度高和语义透明度低——好;当目标字是生字时, 语义透明度高和意义透明度低——差;对于三年 级和五年级,当目标字熟字时,对两种语义透明 度项目的选择正确率都较好;当目标字是生字时, 在语义透明度高的项目上的得分远远高于在语义 透明度低的项目上的得分。一年级儿童还没有发 展形旁意识,而三年级和五年级儿童已经能够意 识到形旁与语义的关系,并能利用形旁来学习和 推理生字。
第九章
心理语言学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语言获得 字词识别中的词频效应 句子加工 语篇分析 最新研究实例
ba
ba
妈妈书 爸爸给我车
缺了一枚铁钉,掉了一只马掌; 掉了一只马掌,失去一匹战马; 失去一匹战马,损了一位骑兵; 损了一位骑兵,丢了一次战斗; 丢了一次战斗,输掉一场战役; 输掉一场战役,毁了一个王朝。
实验心理学
②汉语材料 汉字有字和词两个水平,因此,可分为真假 字判断和真假词判断。操作时将字或词与同等 数量的假(非)字或假(非)词混合在一起呈 现给被试。
实验心理学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命名性任务 命名性任务,指被试在阅读过程中或阅读结束 后尽可能快并且正确地大声地读出目标词,或用一 个词回答问题,或说出事物的名称。记录被试的命 名反应时间和正确率。 词汇命名任务,指在命名任务中,将真字与同 等数量的假字混合在一起,要求被试在看到每一个 刺激项目后尽可能快地、大声地将该项目读出来。
如果学习语言的能力是先天的,那么: ①它在所有正常个体中就会引发较为一致的、特 定的行为表现; ②对于处在相同发展阶段上的正常个体来说,语 言获得过程应该是一种自动化的过程,它不需要 特别的指导; ③成功的语言获得应该存在一个关键期; ④相对于其他能力,这种能力在功能上和解剖上 应该是自主的和模块化的; ⑤这种能力是可以遗传和继承的。
实验心理学
The WM tasks in this study required children to hold increasingly complex information in memory while simultaneously responding to a question about the task. For example, after students are read a list of words they are asked, which word from the list did I say, X or Y? They were then asked to recall words from the list.
实验心理学
2、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观察法和调查法。
通过大量的观察和分析发现了儿童在语言学习 过程中表现出的较一致的、特定的行为表现。
实验心理学
字词学习: 9-12个月——第一个指示词; 意义表达: 大约在18-24个月,儿童开始将词组 合在一起,出现双词话语,如,“要饼干”等; 电报体言语: 这种言语的特点是保留了正常句 子中与意义表达关系密切的词,如名词、动词、 形容词和副词,而省略掉了那些虽然有重要的 句法作用,但不是意义表达所必须的词,如介 词、冠词、助动词和量词等。 如,“妈妈书”
实验心理学
根据以上任务的性质 一些研究者认为: 通过命名任 务得到的词频效应反映了在词汇信息提取过程中词频 的真实作用; 而通过词汇判断任务得到的词频效应 则包含了词频在决策过程中的作用。 另有研究者认 为,字词命名可通过两条并行途径进行: 词汇辨别 完成后,提取了字词的读音; 根据拼读规则知识建 立对待识别项目的读音。 前者是基于词汇通达,而 后者则是一种前词汇加工。 上述两种互相矛盾解释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将词汇判断 任务中的决策成分分离出来;如何避免被试在命名任 务中使用拼读规则。 这些问题在以拼音文字为实验 材料的研究中是无法解决的。
实验心理学
【讨论】 1、研究中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各是什么? 2、请分析实验设计。 因变量指标:正确率 设计:3(年级)×3(目标字熟悉度)×3(语 义透明度)
实验心理学
第二节 字词识别中的词频效应(掌握)
词频是指某个单词在书面语言中的使用次数。词频 的确定通常是对一个单词在报刊、杂志、教材等语 言材料中被使用的次数进行统计而得到的。
实验心理学
1、几种实验任务 (1)词汇判断任务 ①拼音文字为材料 给被试随机呈现一系列字母串,其中有的是词, 有的是假词(符合正常的字词结构顺序,但是在这种 语言中实际上不存在的词)或非词(违反正常的字词 结构顺序的词)。要求被试尽可能快而且准确地判断 每一个字母串是不是一个词,并以不同的方式对判断 结果进行反应。记录被试的选择反应时间和正确率。
《现代汉语频率词典》,北京语言出版社,1986年版
实验心理学
一、词频效应与字词识别
词频是影响单词识别速度的一个最重要的因 素,人们对高频词的识别快于对低频词的识 别,这一现象叫做词频效应。
中国

实验心理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