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发病机制和治疗
胰岛素的分泌曲线
250
200
胰岛素 浓度
150
()
100
50
非糖尿病肥胖者 2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
正常人
0
15 30 45 60
90
120
时间(小时)
150
180
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特点
➢ 胰岛素分泌波动小而不规则 ➢ 缺乏进餐后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应答 ➢ 餐后胰岛素第二时相分泌缓慢上升,峰值降低 ➢ 两餐间不能恢复到基础状态 ➢ 胰岛素原分泌在早期增加 ➢ 晚期胰岛素的分泌缺乏
11 mmol/L (200 mg/dL)
糖尿病
5.5 mmol/L (100 mg/dL)
正常
06:00
10:00
14:00
18:00
22:00
02:00
06:00
血糖的调节
正常情况下,血糖在一狭窄的范围内波动
激素 降糖激素 胰岛素 升糖激素 胰高血糖素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肾上腺髓质激素: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 生长激素 甲状腺素 器官 肝脏、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
一、糖尿病的简介
一、糖尿病的简介
二、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
➢ 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
➢
─β细胞功能衰退和胰岛素抵抗
二、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
2型糖尿病致病因素 ─ 哪些人容易患2型糖尿病?
肥胖者
遗传易感性
缺乏运动
年龄:中老年
分娩过重婴儿 (4公斤或以上)
的母亲
二、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
正常糖代谢
葡萄糖
血糖的调节
罗格列酮
胰高血糖素样肽1
匹格列酮
(GLP1)
2型糖尿病的口服降糖药
-糖苷酶抑制剂
磺脲类/ 氯茴苯酸类
双胍类
噻唑烷二酮
碳水化合物 分解/吸收
胰岛素分泌
葡萄糖输出 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抵抗
口服降糖药的选择 ─ 总结
使用
副作用 及禁忌 降低
双胍类
磺脲类
肥胖 高血脂 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缺乏
>250 随机血糖>300
加强血糖监测
全球专家共识:
常规自我监测血糖 + 每3个月一次1C监测
S, . J 2005; 59:1345–1355.
1C <7%
总结 综合治疗的基本要求
饮食控制为基础,终身如日; 运动锻炼要适宜,贵在坚持; 药物治疗讲效果,治必达标; 血糖监测务必做,合理调控; 患者教育要普及,助其成医。
THANK YOU!!!
肥胖病人由于人体组织细胞增大, 胰岛素受体数目相对减少,因此各种降 糖药物治疗效果都很不理想,原因就是 没有针对胰岛素受体来治疗。
四、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抵抗,是指各种原因使胰岛素 促进葡萄糖摄取和利用的效率下降。即正 常剂量的胰岛素产生低于正常生理学效应 的一种状态
四、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抵抗减慢 脂肪和骨骼肌对葡萄 糖的摄取速度,但是 增加了肝脏葡萄糖释 放和脂肪组织的游离 脂肪酸释放
乳酸酸中毒 心力衰竭 缺氧
低血糖 体重增加
1.0-2.0
1.0-2.0
格列奈类
胰岛素缺乏 饮食不规律 肾功能不全
低血糖 体重增加
1.0-2.0
α-糖苷酶 抑制剂
格列酮类
餐后高血糖
肥胖 胰岛素抵抗
胃肠道反应
心血管疾病 肝脏疾病
0.5-1.0 0.5-1.0
普及糖尿病教育
牢记五个点
多 学 一 点 儿 ─── 重视糖尿病教育 少 吃 一 点 儿 ─── 重视饮食管住嘴 勤 动 一 点 儿 ─── 重视运动迈开腿 放 松 一 点 儿 ─── 重视心情常乐观 药 用 一 点 儿 ─── 遵医嘱防并发症
正常情况下,血糖在一狭窄的范围内波动
血糖正常
胰岛素分泌减少
✓增加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 ✓增加糖原异生
胰岛素分泌增加
血
✓增加肌肉和脂肪组织对葡萄
糖 上 升
糖的摄取 ✓减少肝脏生成葡萄糖
血糖正常
血 糖 下 降
血糖的调节
正常情况下,血糖在一狭窄的范围内波动
22 mmol/L (400 mg/dL)
17 mmol/L (300 mg/dL)
结语
谢谢大家!
四、胰岛素抵抗
(游离脂肪酸):使丝氨酸磷酸化;直接抑制葡萄糖刺激的B细胞分泌胰岛素 (肿瘤坏死因子):诱导1丝氨酸磷酸化,下调1的表达及降低4数目 6(白细胞介素-6):使胰岛素受体B基因和1蛋白表达减少,胰岛素介导的酪氨酸激酶磷 酸化水平及胰岛素受体B亚基活性下降,同时下调4表达
四、胰岛素抵抗
2型糖尿病根本病因: 胰岛素抵抗和 -细胞功能不全
遗传易感性及环境因素
肥胖, 久坐的生活方式
胰岛素抵抗
葡萄糖摄取 肝糖生成
-细胞功能紊乱
胰岛素分泌受损
2型糖尿病
三、胰岛素受体
三、胰岛素受体
三、胰岛素受体
人体组织细胞、肌肉细胞、脂肪细胞等的细胞膜上都有胰岛 素受体。胰岛素在人体内必须与受体结合,才能使细胞周围 的葡萄糖输入细胞中,葡萄糖进入细胞中才能被细胞所利用。 (所以在同等血浆胰岛素水平时,胰岛素受体越多和功能正 常,胰岛素作用能力越强。
糖尿病发病机制和治疗
糖尿病的简介 型糖尿病发生机制 胰岛素受体 胰岛素抵抗 型糖尿病治疗
一、糖尿病的简介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 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 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糖 尿病时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 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 损害、功能障碍。
多因素促使β细胞功能衰退
胰淀粉样变
高血糖 (葡萄糖毒性)
胰岛素抵抗
蛋白糖化
和其他 变异
M S . 2002;3:203-221.
-细胞
脂毒性
细胞凋亡?
糖尿病的综合治疗
早期治疗;长期治疗;综合治疗;系统治疗;个体化治疗
药物
糖尿病监测
糖尿病
糖尿病教育
运动胰岛移植 基因治疗饮食新的治疗药物层出不穷
1920s 动物胰岛素
1950s 1960s
1970s 纯化胰岛素
1980s
磺脲类 甲磺丁脲 氯磺丙脲 醋磺己脲 格列本脲 格列吡嗪 格列美脲
双胍类
1990s 人胰岛素和 半合成胰岛素
2000s
赖脯胰岛素
甘精胰岛素
门冬胰岛素
谷赖胰岛素
氯茴苯酸类
二甲双胍
(苯甲酸衍生物)
瑞格列奈
那格列奈
α-糖苷酶抑制剂 阿卡波糖 米格列醇
噻唑烷二酮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