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糖尿病病因及发病机制(课件)

糖尿病病因及发病机制(课件)

糖尿病病因及发病机制
培训记录
时间:
地点:
主讲人:
参加人员签到:
糖尿病的有关知识
一。

糖尿病病因及发病机制十分复杂,目前尚未完全阐明,传统学说认为与以下因素有关:
1、遗传因素
举世公认,糖尿病是遗传性疾病,遗传学研究表明,糖尿病发病率在血统亲属中与非血统亲属中有显著差异,前者较后者高出5倍。

在糖尿病Ⅰ型的病因中遗传因素的重要性为50%,而在糖尿病Ⅱ型中其重要性达90%以上,因此引起糖尿病Ⅱ型的遗传因素明显高于糖尿病Ⅰ型。

......感谢聆听
2、精神因素
近十年来,中、外学者确认了精神因素在糖尿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认为伴随着精神的紧张、情绪的激动及各种应激状态,会引起升高血糖激素的大
量分泌,如生长激素、去甲肾上腺素、胰升糖素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3、肥胖因素
目前认为肥胖是糖尿病的一个重要诱发因,约有60%—80%的成年糖尿病患者在发病前均为肥胖者,肥胖的程度与糖尿病的发病率呈正比,有基础研究材料表明:随着年龄增长,体力活动逐渐减少时,人体肌肉与脂肪的比例也在改变。

自25岁至75岁,肌肉组织逐渐减少,由占体重的47%减少到36%,而脂肪由20%增加到36%,此系老年人,特别是肥胖多脂肪的老年人中糖尿病明显增多的
主要原因之一。

......感谢聆听
4、长期摄食过多
饮食过多而不节制,营养过剩,使原已潜在有功能低下的胰岛素β细胞负担过重,而诱发糖尿病。

现在国内外亦形成了“生活越富裕,身体越丰满,糖尿病越增多”的概念。

5、感染
幼年型糖尿病与病毒感染有显著关系,感染本身不会诱发糖尿病,仅可以使隐形糖尿病得以外显.
6、妊娠
有关专家发现妊娠次数与糖尿病的发病有关,多次妊娠易使遗传因素转弱诱发糖尿病。

7、基因因素
目前科学认为糖尿病是由几种基因受损所造成的:Ⅰ型糖尿病——-人类第六对染色体短臂上的HLA -D基因损伤;Ⅱ型糖尿病-胰岛素基因、胰岛素受体基因、葡萄糖溶酶基因和线粒体基因损伤。

总之,不管哪种类型的糖尿病,也不论是因为遗传易感而发病,还是环境因素、病毒感染发病,归根结底都是基因受损所致。

换言之糖尿病是一种基因病.......感谢聆听
二糖尿病的症状
糖尿病早期症状自查离不开对糖尿病症状的了解,主要有多尿、多食、多饮、体重减轻等情况,还可能出现的症状有疲倦、皮肤搔痒、出汗异常、视力模糊、肢体发麻等。

1、多食、多饮、多尿、消瘦:这是糖尿病常见的三多一少的症状表现,但这种三多一少的症状并不是每个糖尿病患者都有,由于病情轻重或发病方式的不同,不同的人还会出现一些其它的症状。

2、疲乏无力:由于血糖不能进入细胞,细胞缺乏能量所致。

据报告2/3的糖尿病患者有无力的症状,甚至超过消瘦的人数.
3、皮肤感觉异常:感觉神经障碍引起四肢末梢部位皮肤感觉异常,如蚁走感,麻木,针刺感,瘙痒,尤其女性外阴瘙痒可为首发症状.
4、性功能障碍:糖尿病引起血管、神经系统病变以及心理障碍等引发男性阳痿,女性性冷漠、月经失调等性功能障碍。

5、容易感染:糖尿病影响免疫功能,以致抵抗力降低,容易出现皮肤疥肿,呼吸、泌尿胆道系统的各种炎症,且治疗困难。

6、视力障碍:糖尿病可引起眼睛各个部位的合并症,以至出现视力减退、黑朦、失明等。

糖尿病症状表现在许多方面,一般都能够在生活中有所体现,如果人们能够细心观察自身的变化,
那么可以及时发现糖尿病症状,在糖尿病发生的早期接受专业的治疗有助于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发
挥出较好的作用,由此可见掌握正确的糖尿病症状表现非常有必要。

三.糖尿病的并发症
糖尿病的并发症,多由长期的高血糖、高血脂、血液高凝高粘、内分泌失调,特别是高胰岛素血症,尤其是动脉硬化和微血管病变引起,涉及范围广,种类较多,常见的并发症有: ﻫ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非酮症性高渗性昏迷、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糖尿病性心脏病、糖尿病性脑血管病变、糖尿病性肢端坏疽、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糖尿病性肾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以及糖尿病引起的多种感染,其中,又以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和微血管病变最为常见。

具体地说,影响糖尿病患者身体、工作、生活和寿
1、感染:糖尿病命的糖尿病并发症主要有: ﻫ
病人的高血糖状态,有利于细菌在体内生长繁殖,同时也抑制了白细胞吞噬细菌的能力,使病人的抗感染能力下降。

常见的有泌尿道感染、呼吸道感染、皮肤感染等。

2、酮症酸中毒:它多发生于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未经治疗、治疗中断或存在应激情况时。

糖尿病病人胰岛素严重不足,脂肪分解加速,生成大量脂肪酸.大量脂肪酸进入肝脏氧化,其中间代谢产物酮体在血中的浓度显著升高,而肝外组织对酮体的利用大大减少,导致高酮体血症和尿酮体.由于酮
体是酸性物质,致使体内发生代谢性酸中毒.
3、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而难治的微血
4、心管并发症,为糖尿病的主要死因之一。


脏病变:糖尿病人发生冠心病的机会是非糖尿病病
人的2~3倍,常见的有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心律
失常、心绞痛、心肌梗塞等.
5、神经病变:在高血糖状态下,神经细胞、神经
纤维易产生病变.临床表现为四肢自发性疼痛、麻
木感、感觉减退。

个别患者出现局部肌无力、肌萎缩。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则表现为腹泻、便秘、尿潴留、阳痿等。

ﻫ6、眼部病变:如果糖尿病病程超过10年,大部分病人会合并不同程度的视网膜病变。

常见的病变有虹膜炎、青光眼、白内障等.
7、糖尿病足:糖尿病病人因末梢神经病变,下肢
供血不足及细菌感染,常会引起足部疼痛、溃疡、肢端坏疽等病变,统称为糖尿病足.......感谢聆听
四.糖尿病的诊断
1。

随机血浆葡萄糖水平≥11。

1mmol/L;

2。

空腹血浆血糖水平≥7.0mmol/L;

3.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中,2小时葡萄糖水平≥11。

1mmol/L。

五。

糖尿病的治疗
1。

治疗原则
治疗糖尿病[1],饮食疗法是基础,运动疗法是手段,药物疗法是关键,心理疗法是统帅,自我病情监测是保证.前边三者是在不同机制、不同环节上相互协同调节血糖的.
2。

治疗原则
目前糖尿病仍是难以根治(治愈)的疾病,治疗原则是控制血糖水平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3.治疗目的
治疗糖尿病最根本的就是把血糖降下来,从而阻止失明、尿毒症、神经病变、心血管病变、糖尿病足及其他顽固性感染等并发症的形成和发展。

对于糖尿病儿童来讲,要尽量提高儿童的生活质量,使糖尿病儿童能与正常儿童一样生活和健康成长.
4。

治疗方法
通常患者得病后很关注打针吃药,却很少有人关注饮食、运动、自我病情监测等综合治疗方案。

其实,糖尿病教育、自我监测、饮食、运动是糖尿病治疗中最重要的,只有在这些综合治疗下,建立糖尿病人的健康生活方式,配合药物治疗才能获得更好的疗效。

当今世界治疗糖尿病的方法,首先推崇现代综合疗法,即由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提出的由五项基本措施组成的综合治疗方案,包括糖尿病教育、饮食控制、体育锻炼、药物治疗和自我血糖监测五项内容,被形象地称为五驾马车综合治疗.这“五驾马车”,如能协调驾驭,顺应自如,糖尿病人可望如同健康人。

......感谢聆听
...文档交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