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创新题型复习指要新仟年伊始,伴随着新教材的推广使用,以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为标志,数学教育迎来了它的新时代。
新教材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为宗旨,要求学生要有探究、创新和实践的能力。
如何以新标准考察学生?各地的中考试题都作了大胆尝试,以下尝试对新试题的测试的改革思路做出分析,谨供考生参考。
一.开放题型的引入“开放型”试题是指试题的条件、结论、解题依据、和方法四个要素中缺少一个或两个要素的命题。
例如:1.同学们知道:只有两边和一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你如何处理和安排这三个条件,使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请你模仿方案(1),写出方案(2)、(3)、(4)。
解:设有两边和一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方案(1):若这角的对边恰好是这两边中的大边,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方案(2):方案(3):方案(4):2.请写出一个含1这个根且增根为2的分式方程。
3.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点P的纵坐标是横坐标的3倍,请写出过点P的一次函数解析式(至少三个)。
4.老师给出一个函数y=f(x),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各指出这个函数的一个性质:甲:函数图象不经过第三象限;乙:函数图象经过第一象限;丙:当x<2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丁:当x<2时,y>0。
已知这四位同学叙述都正确,请构造出满足上述所有性质的一个函数是。
5.在四边形ABCD中,给出下列条件:①AB∥CD,②AD=BC,③∠B=∠D,以其中两个作为题设,另一个作结论,用“如果……,那么……。
”的形式,写出一个真命题是。
6.小红同学编拟了这样一个数学命题:“如果在四边形ABCD中,AB=CD、AC=BD,那么四边形ABCD 一定是平行四边形”。
若你认为这个命题的结论成立,请予以证明;若这个命题的结论不一定成立,请画图举出反例予以说明。
二.归纳法的渗透利用归纳法,通过观察、猜想、推理,总结规律,得到结论,以考察学生的观察、创新能力。
应特别注意了高中知识(如:数列、排列、组合、虚数等)的渗透。
例如:1.A1,A2,A3,A4四个舞蹈演员,在舞台上跳舞,面对观众作队列变化,其变化规律是:一个舞蹈演员A1面对观众跳舞的变化种类是:A1为1种;二个舞蹈演员A1、、A2面对观众跳舞的队形排列的变化种类是:A1A2;A2A1为2种;三个舞蹈演员A1、、A2、A3面对观众跳舞的队形排列的变化种类是:A1A2A3;A1A3A2;A2A3A1;A2A1A3;A3A1A2;A3A2A1为6种;四个舞蹈演员A1、、A2、A3、A4面对观众跳舞的队形排列的变化种数为种。
2.将一边长为16厘米的正方形纸片,剪成四个大小一样的小正方形,然后将其中的一个再按同样的方法剪成四个小正方形,再将其中的一个小正方形剪成四个小正方形,如此循环下去,剪6次一共剪出多少个小正方形?所剪得正方形个数S和所剪次数n有什么关系?用数学表达式表示为。
3.观察下列图形,并阅读图形下面的相关文字:两条直线相交,三条直线相交,四条直线相交,……最多有1个交点;最多有3个交点;最多有6个交点;……像这样,十条直线相交,最多交点的个数是()A.40个B.45个C.50个D.55个4.将正偶数按下表排成5列:第1列第2列第3列第4列第5列第1行 2 4 6 8第2行 16 14 12 10第3行 18 20 22 24………… 28 26根据上面排列规律,则2000应在()A.第125 行,第1 列;B.第125行,第2列;C.第 250 行,第 1 列;D.第 250 行,第 2 列;5.小明是一位刻苦学习、勤于思考、勇于创造的同学。
一天,他在解方程时,突然产生了这样的想法,x2=-1这个方程在实数范围内无解,如果存在一个数i2=-1,那么方程x2=-1可以变为x2=i2,则x=+i,从而x=+i是方程x2=-1的两个根。
小明还发现i具有如下性质:i1=i;i2=-1;i3=i2×i=(-1)×i=-i;i4=(i2)2=(-1)2=1;i5=i4×i=i;i6=(i2)3=(-1)3=-1;i7=i6×i=-i;i8=(i4)2=1……,请你观察上述各式,根据你发现的规律填空:i4n+1= ,i4n+2= ,i4n+3= (n为自然数)。
6.我们平常用的数是十进制数,如2639=2×103+6×102+3×101+9×100,表示十进制的数要用10个数码(又叫数字):0,1,2,3,4,5,6,7,8,9。
在电子数字计算机中用的是二进制,只要两个数码:0和1。
如二进制中101=1×22+0×21+1×20等于十进制的数5,10111=1×24+0×23+1×22+1×21+1×20等于十进制中的数23,那么二进制中的1101等于十进制的数。
7.从1开始,将连续的奇数相加,和的情况有如下规律:此规律,1=1=12;1+3=4=22;1+3+5=9=32;1+3+5+7=16=42;1+3+5+7+9=25=52;…按请你猜想从1开始,将前10个奇数(即当最后一个奇数是19时),它们的和是。
三.新应用题的热考是指把函数、方程(组)、不等式(组)与经济生活实例相结合的应用题。
一般放在较新颖的背景下,以体现出时代特色,同时渗透思想教育,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获得情感体验。
若试题能与当地实际社会生活结合,则尤为评价者称道。
此类题目是目前中考热门题型,考生须重点研究。
这类题目一般文字较多,因此关键是读题。
求解时应多读几遍题目,找清已知量,用字母表示出未知量,理清它们的关系,列出代数式、方程(组)、不等式(组)或函数表达式,即可求解。
例如:1.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是二汽1999年上市的一个子公司,上市后为迎接中国加入“WTO”的挑战,振兴中国汽车工业,公司员工及领导卧薪尝胆,艰苦奋战。
三年来公司利润节节攀升,在中国加入世贸的2001年,公司也取得创记录的好成绩9.2亿元(如图)。
(1)写出图中三点确定的二次函数表达式;(2)由于公司开展了“增收节支”活动,从而生产成本大大减少,在汽车售价微降的同时利润率仍以每年3个百分点的速率上升,若公司1999年利润率为15%,试问2001年公司销售收入达到多少元?(3)公司欲超常规发展,定下目标在2002年的利润仍以图中抛物线的上升速率上升,已知公司1-3月平均每月销售收入为5亿元,照此推算,2002年公司是否会达到或超过目标?2.宜昌人引以为豪的夷陵广场坐落在城市中心的黄金宝地上,共占地5.5万平方米,是市政府拆迁商业城等建筑并投入1500万元建成的。
若在夷陵广场这片土地上修建商业写字楼,其建筑面积可以是土地面积的3倍,售出后每一平方米建筑面积市政府至少可以获得纯收入2400元。
问:如果将实际投入和可能获得的纯收入合并计算都看作投入,那么市政府为市民办实事修建夷陵广场至少投入了多少元?3.在双休日,某公司决定组织48名员工到附近一水上公园坐船游园,公司先派了一个人去了解船只的租金情况,这个人看到的租金价格表如下:船型每只限载人数(人)租金(元)大船 5 3小船 3 24.某市20名下岗职工在近郊承包50亩土地办农场。
这些地可种蔬菜、烟叶或小麦,种这几种农作物每亩地所需职工数和产值预测如下表:作物品种每亩地所需职工数每亩地预产值蔬菜1/2 1100元烟叶1/3 750元小麦1/4 600元最多。
5.一蔬菜基地种植的某种绿色蔬菜,根据今年的市场行情,预测从五月一日起的50天内,它的市场售价y1与上市时间x的关系可用图(一)的一条线段表示;它的种植成本y2与上市时间x的关系可用图(二)中的抛物线的一部分来表示。
(1)求出图(一)中表示市场售价y1与上市时间x的函数关系式。
(2)求出图(二)中表示种植成本y2与上市时间x的函数关系式。
(3)假定市场售价减去种植成本为纯利润,问哪天上市的这种绿色蔬菜既不赔本也不赚钱?(市场售价和种植成本的单位:元∕千克,时间单位:天)四.探究性试题的尝试探索图形(点、直线、抛物线、圆等)移动、旋转或变形后的新结论,主要考察学生的想象力、灵活性和探索能力。
1.已知:如图1,点C 为线段AB 上一点,△ACM 、△CBN 是等边三角形。
求证:AN=BM 。
说明及要求:本题是《几何》第二册P115中第13题,现要求:(1)将△ACM 绕C 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180º,使A 点落在CB 上。
请对照原题图在下图中画出符合要求的图形(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2)在(1)所得到的图形中,结论“AN=BM ”是否还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所明理由。
(3)在(1)得到的图形中,设MA 的延长线与BN 相交于D 点,请你判断△ABD 与四边形MDNC 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
2.如图,已知梯形ABCD 中BC ∥AD ,AD=3,BC=6,高h=2,P 是BC 边上的一个动点,直线m 过P 点,且m ∥DC 交梯形另外一边于E ,若BP=x ,梯形位于直线m左侧的图形面积为y.(1) 当3<x ≤6时,求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 当0≤x ≤3时,求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3) 若梯形ABCD 的面积为S ,当y=21S 时,求x 的值。
3.如图2,已知Rt △ABC 的直角边AC 的长为2,以AC 为直径的⊙O 与斜边AB 交于点D ,过D 点作⊙O 的切线交BC 与点E 。
(1)求证:BE=DE ;(2)延长DE 与AC 的延长线交于点F ,若DF=3,求△ABC 的面积;(3)从图2中,显然可知BC<AC 。
试分别讨论在其他条件不变,当BC=AC (图3)和BC>AC (图4)时,直线DE 与直线AC 还会相交吗?若不能相交,请简要说明理由;若能相交,设交点为F ˊ且DF ˊ=3,请再求出△ABC 的面积。
4.如图5,已知AB 是⊙O 的直径,直线MN 与⊙O 相交于点E 、F ,AD ⊥MN ,垂足为D 。
(1) 求证:∠BAE=∠DAF ;(2)若把直线MN向上平行移动,使之与AB相交,其他条件不变,请把变化后的图形画出来,并指出∠BAE与∠DAF是否仍然相等(直接回答,不必证明)?5.同学们知道:顶点在圆上,并且两边都和圆相交的角,叫圆周角。
因为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而圆心角的度数等于它所对的弧的度数,所以圆周角的度数等于它所对的弧的度数的一半。
类似的,我们定义:顶点在圆外,并且两边都和圆相交的角叫圆外角。
如图6中,∠DPB是圆外角,那么∠DPB的度数与它所夹的两段弧BD和AC的度数有什么关系?(1)你的结论用文字表述为(不准出现字母和数学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