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网络图论
树支和连支的个数
节点数:6
树支数:5 连支数:4
支路数:9
一个节点数 为nt=n+1, 支路数为b的 连通图G,无 论如何选树
,恒具有n条 树支和b-n
条连支。
基本回路:
只包含一条连支的回路叫做基本回路或单连 支回路。
由每条连支决定的 基本回路是唯一的。
基本回路数:b-n
基本回路数取决于连支数
平面图:
④
7
①
②5 ③
①
②5 ③
3
3
4
1
2
6
④
1
④
基本回路: 12、134、1356、37
基本割集: 1246、3467、56
课堂练习
另选一棵树,列出各基本回路的支路集和各基本割集
的支路集。
§1-5 关联矩阵
描述节点和支路之间的关联情况的矩阵
Aa的每一行对应于一个节点,每一列对应于一条支路, 每一个元素aik定义如下:
电路原理(I-2)
主要内容
网络图论 网络方程的矩阵形式 网络的状态方程 二端口网络 均匀传输线的正弦稳态响应 无损耗均匀传输线的波过程
第一章 网络图论
网络图论又称为网络拓扑学,由数学家欧 拉创始,目的是采用图的理论对电路的结构及 其连接性质进行分析和研究。
从五十年代后,图论在电路理论中日益得 到重视,特别是对于大型复杂网络的分析。
一个节点数为nt=n+1,支路数为b的连 通图G,无论如何选树,恒具有:
n个基本割集、b-n个基本回路
例
例. 绘出下图所示电路的有向图,选出一棵树,列出 各基本回路的支路集和各基本割集的支路集。
1 R3
R2 C1
US2
gU5
US3
2
L4
R5
U5 3 iS6
R6
7
①
②5
4
③
3
4
1
2
6
④
①
②5 ③
3
1
的答案是否定的。
B
在七桥问题中,欧拉用点表示陆地,用线段 表示桥。图论中,把一些事物及其之间的联系用 点和连接于点与点之间的线段来表示,因此,图 就是一些点与线段的集合。
本章主要内容:
1. 介绍网络图论的基本概念; 2. 列写关联矩阵A、基本割集矩阵Q、基
本回路矩阵B; 3. 讨论Q与B的关系。
§1-1 网络的图
凡是能在一个平面上绘出,而又不致有两条 支路在一个非节点处交叉的图,称为平面图。
平面图的网孔数等于图的基本回路数 即:m=l=b-(nt-1) =b-n。
§1-3 割 集
任一连通图G的割集C是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的支路集: 1. 该支路集中的所有支路被移去(但所有节点予以保留 )后,原连通图留下的图形将是两个彼此分离而又各自 连通的子图 ; 2. 该支路集中,当保留任一支路,而将其余的所有支 路移去后,原连通图留下的图形仍然是连通的。
C1
C5
C2
C1(1, 4, 7,9)
C3
C2(2, 8, 9)
C4
C3(3, 4, 7, 8)
C4(5, 7, 8)
C5(6, 4, 7)
任一连通图可选不同的树,但是树一旦选定, 基本割集就唯一确定了。
基本割集数取决于树支数
小结:
对任一较复杂的连通图G,可以选出很 多个回路和割集。但树一经选定后,连通图 G中的树支和连支就完全确定了,因此,连 通图中的基本回路和基本割集也就完全确定 了。
支路:每个二端元件用一条线段表示(无论长短曲直), 即为一个支路。
[注] 有伴电压源、有伴电流源可构成复合支路
节点:支路的端点。 网络的图(拓扑图):
节点(点)和支路(线段)的集合 ,符号G表示
网络的图
网络的图只表明网络中各支路的联接情 况,而不涉及元件的性质。即它只是用以表 示网络的几何结构(或拓扑结构)的图形。
(1) 若节点i与支路bk无关联,则aik=0;
Aa
aik
nt b
(2) 若节点i与支路bk有关联,且支路 bk的参考方向是离开节点i 的(正向关 联),则aik=1;
(3) 若节点i与支路bk有关联,且支路bk的参考方向是 指向节点i的(反向关联),则aik= 1。
网络的图
M
右图网络的网络图中包含有
两个独立部分。虽然网络中存在互 感,但在网络图中并不反映出磁耦 合M,因为M属于网络中支路的特 性,而不属于网络图的性质。
一个网络图可以有多个独立部分。
左面两个图,上面的图中包
含有一个单独节点,下面的图中
有一条支路的两端终止在同一个
节点上,称“自环”。这些情况
都属于图,但对“自环”图,将
每一树支必定可以和若干连支一道构成一个割集
只包含一条树支的割集叫基本割集(单树支割集)
每一树支只能与其所属各基本回路中的连支一道构 成一个基本割集。
C1
C2
C3
C1(1, 6, 9)
C2(2, 8, 9)
C4
实线:树支 虚线:连支
C5
C3(3, 6, 8)
C4(4, 6, 7)
C5(5, 7, 8)
C
桥问题就变为一道数学问题:在左图中是否
D 可能连续沿各线段,从某一始点出发只经过
各线段一次且仅仅一次又回到出发点,即是
B
否存在一条“单行曲线”。
欧拉得出了一般结论,即存 A 在单行曲线的必要、充分条件是
奇次顶点(联接于顶点的线段数
为奇数)的数目为0。显然右图 C
D
不满足此条件,因此,七桥问题
而且Ga和Gb又没有公共的支路,则Ga和Gb互为补图。
§1-2 树和树余·树支和连支
任一连通图G的树T是满足以下三个条件的子图: 1. 该子图中包含了连通图G的全部节点; 2. 该子图也是一个连通图; 3. 该子图中不包含任何回路。
树余:连通图中与树互补的子图。
树、树支
树余、连支
任一连通图G中可以选出许多不同的树。但树 一经选定后,图G的所有支路中,哪些是树支,哪 些是连支,就完全确定了。
不作讨论。
有向图:对图中的支路指定参考方向。
[注] 该方向通常为支路电流方向
4
①
②
1
3
6
2
5
连通图
③
非连通图 连通图:图中任意两节点间至少有一条路径。
子图:若图G1的每个节点和支路也是图G的节点和支路,
即图G1是图G的一部分,则称图G1是图G的一个子图。
[注] 子图中可能出现孤立点
补图:如果图G的子图Ga和Gb包含了G的所有支路和节点,
网络
图
矩阵
图论是数学家欧拉创始的。1736 年欧拉解决了有名的难题,哥尼斯堡 城七桥问题。该镇的普雷格尔河中有 两个小岛,共有七座桥与两岸彼此连 通,问题:从陆地或岛上任一地方开 始,能否通过每座桥一次且仅仅一次 就能回到原地。
A
C
D
B
A
欧拉用顶点表示陆地区域,用联接相应
顶点的线段表示各座桥(如左图),于是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