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三课艺术品的收藏和拍卖

第十三课艺术品的收藏和拍卖

第十三课艺术品的收藏和拍卖教材分析:本课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艺术品的收藏,一部分是艺术品的拍卖。

本课力图通过艺术品的收藏和拍卖这一现象,让学生了解一些美术现象的来龙去脉,从而学会看待这些现象,分析这些现象。

教学内容与目标:(1)显性内容与目标:通过模拟的艺术品收藏和拍卖活动,使学生了解艺术品收藏的一般知识,了解艺术品拍卖的有关程序,继而对艺术和市场的关系有初步的认识。

(2)隐性内容与目标:提高学生对艺术与市场的关系的认识能力,锻炼拍卖活动中的组织能力,体验艺术品收藏和拍卖带来的乐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学习艺术品收藏的有关知识,了解艺术品拍卖的主要程序。

(2)难点:组织好模拟拍卖活动,使学生能积极参与,在活动中加深对收藏和拍卖的进一步的认识。

一位画家去世了,就意味着他的作品不会再有了,就意味着他的作品卖一张少一张了。

从价格上看,与他生前的价格决不相同。

在拍卖的历史上,常常是一个画家刚刚去世,价格一下子就窜升上来。

李可染(1907—1989)是我国有较大影响的画家,他去世后,作品的价格急升。

一张小画就能卖到数万元。

1990年《烟江夕照》卖到了100万港币,1992年另一幅作品就升到了210万拍卖。

由于他的作品在世的才有800幅左右,所以成了收藏家的抢手货。

一位画家作品的题材也会与价格有关系。

例如齐白石,他画的花鸟画较多,人物画、山水画较少,这就使拍卖行里的价格不等。

有时,他画的花鸟画《红梅》仅以4万多人民币成交,有时还有拍卖不成的记录。

然而,他画的《堤岸垂柳》能以368万港币成交。

这种强烈的反差说明在拍卖行中“物以稀为贵”。

凡高是一位生前不得志的画家,去世后却身价倍增。

他的《鸢尾花》曾创下了当时最高的拍卖价——5900多万美元的记录,成为当时的一大新闻,被各类媒体广泛报道。

然而,另一个消息却不被人所知即拍卖结束后,美国的盖蒂石油公司找到了买主,以更高的价格把它买了下来,数字至今保密。

90年代中,这幅作品在盖蒂艺术博物馆展出。

展出的第一天,还没到开馆的时间,博物馆门口早早的就排起了长队。

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获准提前参观,就连厨师也来到该画之前,一睹它的风采。

现在,该画已成为该馆的镇馆之宝,进行永久性的陈列。

明清时期的家具因为造型的简洁、木料的讲究备受收藏家们的欢迎。

有不少外国人也早早地加入了收藏者的行列,在国际上,明清家具是很抢手的艺术品。

世界著名的拍卖公司克里斯蒂的拍卖场景,和我国民间旧货市场照片同时出现在一个版面上,使学生直观地了解了拍卖与收藏的场面。

一张欧洲早期收藏家陈列室的绘画作品,相信会让学生了解到最早的收藏家家中的样子,也一定会想到我国也有一批专家,在不大的居室里,以毕生的精力精心收藏着艺术品。

他们有的热心陶瓷的收藏,有的专门收藏各类灯具,有的收藏名人书写的扇面……(三)教学内容与目标1. 显性内容与目标通过模拟的艺术品收藏和拍卖活动,使学生了解艺术品收藏的一般知识,了解艺术品拍卖的有关程序,继而对艺术和市场的关系有初步的认识。

2. 隐性内容与目标提高学生对艺术与市场的关系的认识能力,锻炼拍卖活动中的组织能力,体验艺术品收藏和拍卖带来的乐趣。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习艺术品收藏的有关知识,了解艺术品拍卖的主要程序。

难点:组织好模拟的拍卖活动,使学生能积极地参与,在活动中加深对收藏和拍卖的进一步的认识。

(五)学习材料教师要准备好一些典型的艺术品图片,供讲课时使用;也要为学生准备一些供拍卖时使用的艺术品,如实物或图片。

有的小组愿意拍卖学生的作品也应同意。

二、教学设计参考(一)教学活动的方式与方法本课适合于接受式学习和发现式学习并用。

前一段时间,教师可按照课本上关于艺术品收藏和拍卖的要点进行讲解,特别要讲清拍卖是艺术市场中的一项重要活动,还要讲清艺术品的价格容易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也可以让学生谈自己知道的艺术品收藏和拍卖活动。

如果教师能收集到有关的拍卖活动的电视报道更好。

后一段时间,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模拟的拍卖活动中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演练。

教师要帮助学生分好角色,为了能使更多的学生有参与的机会,可以分为两组进行模拟拍卖活动,这时的学生可以说是以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学习。

拍卖活动结束后,应给学生一些时间,座谈或笔谈参加此次活动的收获。

本课结束时,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艺术品(印刷品)的收藏,并希望他们今后关心拍卖活动的报道。

(二)解决重点与难点的要点1. 教师在介绍了艺术品的收藏和拍卖的程序之后,可将主要的内容打印出来,发给各小组,或每人一份,这样便于在实际操作时掌握。

2. 在模拟拍卖活动前,可以指定几个学生对以下内容进行演练:(1)角色的扮演——主持人、出卖人、竞买人。

(2)选好拍卖物。

(3)拍卖全过程。

进行时,教师可以评点,及时指出优点和不足,这样能使全体同学有所参照。

(三)学习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严格地按拍卖程序进行拍卖活动,是教师要求各小组必须掌握的。

事先熟悉拍卖的程序,分好拍卖活动中的各类角色,教师必须帮助学生把握好,把程序和角色落到实处后再开始。

准备工作没有做好,不要急于开始。

因此,教师要采取严格的检查措施,待各小组的组长汇报准备工作就绪之后,再让他们进行。

在模拟拍卖活动中,价格问题是一些学生难以掌握的问题,弄不好有的学生信口开河的情况可能会出现,教师应有思想准备。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从两方面提前做好学生的工作:一是强调以严肃的学习态度投入到拍卖活动中来;二是事先分析学生拍卖的艺术品、作者等相关资料,介绍它们在艺术市场中的地位、价位,不致在拍卖活动中出现过分离谱的现象。

如果出现了信口要价的现象,可以具体分析学生们的情况。

那些为了体验竞价乐趣的,可以不去管他;那些不严肃的作法要加以批评和制止,保证课堂教学的良好气氛。

有的小组“拍卖”的是学生自己的作品,而且是自己标价。

这样的作品很难给他们标一个价格,就让他们自己去进行,只要没有出现过分的行为就不去干涉。

三、教学评价(一)教学评价方法通过拍卖活动,看看学生是否能以小组为单位,掌握拍卖的程序,学会价格竞争,以及在拍卖活动中的态度是否严肃、认真。

初步了解拍卖活动的全过程。

(二)教学评价点1. 能否正确地认识艺术品的拍卖和收藏是艺术走向市场的重要环节。

2. 能否认识艺术品收藏的意义。

3. 能否正确地把握艺术品的拍卖程序。

4. 能否以小组为单位,积极参与模拟的拍卖活动。

四、相关资料(一)资料库以下部分仅供教师在备课时参考,并非全部讲给学生。

1. 我国艺术市场的状况我国是艺术品最早进行交易的国家。

早在新石器时期,人们就开始用工艺品与外部落进行物品交换。

以后,根据史书的记载,从9世纪起,我国的文人画就有了被卖的记录,明清时期更是达到了高潮。

建国以来,艺术家的创作是不能和钱联系在一起的,他们只能“为工农兵服务”。

所以,艺术家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里羞于和外人谈艺术品的价格。

几座很少的画店,艺术品的成交量很少,有人形容它是“艺术市场只是开着一条门缝”。

和国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外的收藏和拍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达到了高潮。

大学里,还有专门从事艺术市场管理研究的专业,而我国几乎是一片空白,艺术市场极不成熟。

让艺术品走向市场,是我国改革开放后近十年出现的新事物。

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的艺术品收藏和拍卖活动开始了,进入90年代发展更快。

嘉德、瀚海、朵云轩、荣宝斋等拍卖行艺术品的成交状况,令人感到十分乐观。

各地的画廊已达到3000多家,每年的艺术博览会参加者十分踊跃。

拍卖行里,有的艺术品拍卖价格突破了人民币500万元,我国的艺术市场逐渐发育成熟,引起了国际上的广泛关注。

2. 关于艺术市场的理论思考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条件下,艺术品的市场已经突破了生活消费的享受和财富积累的需要而成为与股票、房地产并列的投资对象。

这是市场发育、市场体系的发展,特别是投资领域扩大的结果。

没有市场经济的高度发展,就没有艺术品的投资问题。

马克思说:“古代人连想也没有想到把剩余产品变为资本。

即使这样做过,至少规模也极有限(古代人盛行本来意义上的财宝贮藏,这说明他们有许多剩余产品闲置不用)。

他们把很大一部分剩余产品用于非生产性支出——用于艺术品,用于宗教的和公共的建筑。

”显然,把艺术品作为投资的对象,在古代社会是不会产生的。

事实上近代以来,也是逐渐呈现出来。

能够成为特殊的而又成熟的投资对象,是与市场经济的高度发展,与企业和社会团体以外个人作为消费者的同时,日益增多地兼作收藏者乃至投资者密不可分。

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这种趋势之所以不可遏止,实由于群众中高收入者比重增多。

需求增加使艺术品价格有上涨趋势,而通货膨胀普遍存在的条件下,可贮藏的艺术品就成为保值对象而被收藏,而在需要资金时又被卖出。

买卖增多,频率提高,供求变化和价格变动比之以往日渐明显,这就使得艺术品成为投资的对象。

人们买进不是为了享受性的消费,不是为了积存财富,也不是为了保值,而是为了未来出卖,取得更多财富。

它的运行公式已不是G-W或G-W-G,而是G-W-G/,所以是一种投资。

作为投资,目的自然不在取得艺术品,而是借助于买卖艺术品牟取更多的钱财,所以必定要卖出。

马克思说:“积累其他商品没有积累一般财富的性质,而只有积累特殊财富的性质……为了使积累起来的商品实现为一般财富,使我能占有一切特殊形式的财富,我必须用我积累起来的特殊商品进行贸易,成为粮商、蓄贩等等。

”对于艺术品这种特殊形式的财富或特殊形式的商品来说,自然也不例外。

3. 艺术品的收藏(投资)的程序“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艺术品投资也必须遵循着一定的程序,否则任何一阶段的疏忽都可能造成巨大的损失。

艺术品投资的基本程序如下:(1)选定艺术顾问正如各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生产、经营、技术方面的高级顾问一样,投资艺术品也需要专家给予指导。

尤其是进行大宗、高价的艺术品投资,更缺少不了艺术顾问。

艺术顾问的主要职责是帮助投资者确定所投资的艺术品种类、投资哪些艺术家的作品、投资时机及帮助投资者鉴定艺术品的真伪、质量等。

艺术顾问主要来自下述几种途径:①美术学院里的专家、教授;②艺术研究机构及博物馆、美术馆等收藏机构的学者、专家;③美术出版社或美术出版物的编辑;④经常在美术刊物上发表文章或出版艺术方面著作的作者;⑤艺术公司专门研究艺术与市场发展规律的专家与学者;⑥熟悉艺术市场行情的艺术家及艺术品鉴定家。

如果艺术品投资者可能拥有一个涉及艺术领域各方面知识的艺术顾问小组,可以使投资者在艺术品投资中取得更大的收益。

(2)艺术品投资策划在选定艺术顾问的基础上,投资者要会同艺术顾问在广泛掌握艺术市场行情的基础上制定艺术品投资决策。

投资者所要掌握的艺术市场行情主要包括:①艺术市场动向及其发展趋势;②以往艺术品交易的成交价格情况;③拟投资的艺术家情况及其发展潜力;④有关法规对艺术品交易的规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