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1.识字辨形雕琢..(diāo zhuó) 造诣.(yì) 挑剔.(tī)雍.容(yōng ) 一把锉.(cuò) 臻.于至善(zhēn)2.辨清词义(1)雕琢雕刻[辨析]雕琢:雕刻玉石使成器物;过分地修饰文辞。
雕刻:在金属、木材、石头等上面刻出图形、纹饰等。
前者多用于书面语,后者可用于口语或书面语。
[运用]①那些辞采华丽、骈四俪六、极尽________之能事的六朝骈文,因思想贫乏而为后代人们所不取。
②这座寺庙不大,庙顶上铺满了琉璃,金碧辉煌;屋脊上________了好多仙人,栩栩如生。
(2)炉火纯青出神入化[辨析]两者都指达到很高的境界,但适用范围不同。
“出神入化”只能形容技艺高超、神妙。
“炉火纯青”也可以用于学术修养方面。
[运用]①经过数十年的苦心钻研,他的厨艺已到________的地步。
②这次钢琴演奏会,他________地弹奏出高山流水的神韵,令人如醉如痴。
(3)巧夺天工鬼斧神工[辨析]巧夺天工:指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制成,形容技艺十分高超。
只能用于形容人工事物,不能用于天然景观。
鬼斧神工:一般用于建筑、雕塑等方面,用来形容技艺的高超奇妙,夸赞其成果或作品似乎非人力所为,好像鬼神所造,也形容自然景物。
[运用]①大自然________的杰作,不仅留下了使人们产生无尽畅想的自然奇观,也记录了让我们捕获生物演变和人类活动踪迹的珍贵信息。
②这个玉器,精雕细刻,人物形神兼备,草木虫鱼栩栩如生,真是________。
[答案](1)①雕琢②雕刻(2)①炉火纯青②出神入化(3)①鬼斧神工②巧夺天工3.积累词语(1)厚植:深厚地培育,多用于比喻加强、加深积累,出自王夫之的《读通鉴论》:仁动于天,厚植于心。
(2)雍容:形容文雅大方,从容不迫。
(3)雕虫小技:古代“雕龙”指写文章,“雕虫”指写书法。
雕虫小技,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能。
(4)离群索居:离开集体或群众,过孤独的生活。
(5)出类拔萃:拔:超出;类:同类;萃:原为草丛生的样子,引伸为聚集。
超出同类之上,多指人的品德才能。
(6)格物致知:格:推究;致:求得。
探究事物原理,而从中获得智慧(或从中感悟到某种心得)。
(7)技进乎道:当某项技艺达到巅峰后,再进一步前进便接触到了“道”,即天地规律。
1.走近作者李斌:国家一级编剧,山西省艺术创作中心特约编剧,中国戏剧文学学会会员、中国群文学会会员。
多次荣获全省“五个一工程奖”、杏花奖剧目“编剧奖”等。
代表作品有《浴血平型关》《布衣知府》《常家戏楼》等。
李斌认为要想做一个优秀的剧作家,首先必须是一个好的政治家,必须有敏锐的政治头脑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必须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讴歌或呼唤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与正能量。
2.探寻背景工匠精神是一种内在的力量,而标杆性人物、标杆性品牌和标杆性企业实际上是工匠精神的外化,也是中国制造所孜孜以求的文明特质。
由于中国的工业文明姗姗来迟,因而现今我们提出弘扬工匠精神,就是要修补中国在早期工业文明时的缺失。
在现代工业文明的重塑中,举起工匠精神的旗帜,就是营造社会氛围、累积心理沉淀、提升实业精髓,为工匠精神的崛起夯实基础。
现代企业的文化和理念已不再一味追求大而全,而更注重特而精、特而优,这就无形中形成对工匠精神的呼唤。
一批注重高品质、高性能而不吝高价格的中国消费群体正在形成,他们也会形成对工匠精神的呼唤。
提倡工匠精神应该也必将成为我们社会的自我追求。
3.积累常识(1)《说文解字》:中国最早的文字学著作。
东汉许慎撰。
正文14卷,另有序目1卷。
收字9353个,又重文(古文、籀文异体字)1163个,解说133441字,首创部首编排法,按汉字形体偏旁结构分为540部。
以通行小篆为主体,列古文、籀文等异体字为重文。
每字均按六书(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分析字形,诠解字义,辨识音调。
书中保留大量古文字资料,对研究甲骨、金石等古文字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2)新闻评论:是媒体编辑部或作者对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和有普遍意义的紧迫问题,运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就事论理,就实论虚,有着鲜明针对性和指导性的一种新闻文体,是现代新闻传播工具经常采用的社论、评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专栏评论和评述等的总称,属于论说文的范畴。
简而言之,新闻评论是就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和社会现象发表意见以指导实践的一种文体。
《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结合时代特点深入阐述了工匠精神的内涵,点明其当代价值,呼吁每个人在自己的工作中努力践行,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文章观点鲜明,持论严正,既批评了社会上存在的浮躁风气和短视心态,也澄清了对工匠精神的一些误解,可以深化我们对劳动的认识,激发我们尊重劳动、追求卓越的情感。
1.什么是工匠精神?在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现代社会,传统社会所孕育的工匠精神是否还有坚守的必要?[答案]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更加完美的精神理念。
工匠们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享受着产品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
工匠精神的目标是打造本行业最优质的产品,其他同行无法匹敌的卓越产品。
概括起来,工匠精神就是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
在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现代社会,传统社会所孕育的工匠精神也必须坚守。
当今社会心浮气躁,追求“短、平、快”(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带来的即时利益,从而忽略了产品的品质灵魂。
企业更需要工匠精神,才能在长期的竞争中获得成功。
当其他企业热衷于“圈钱、做死某款产品、再出新品、再圈钱”的循环时,坚持“工匠精神”的企业,依靠信念、信仰,看着产品不断改进、不断完善,最终,通过高标准要求历练之后,成为众多用户的骄傲,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结合课文内容,谈谈我们应该如何践行工匠精神。
[答案]践行工匠精神,要深刻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
要有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有废寝忘食、尽心竭力的付出,有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求,有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有雷打不动、脚踏实地的淡定。
践行工匠精神,就是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做细、做精,不断学习岗位技能的知识,精益求精,一丝不苟,探索新的渠道,积极开拓创新,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进步,把每一项日常工作都打造成精品,用最朴实的行动诠释爱岗敬业的精髓。
3.普通劳动者的辛勤汗水,手工匠人的高超技艺,体现出劳动的价值和意义。
请结合课文具体内容,谈谈你的认识。
[答案](1)劳动对物质文明的影响:劳动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前提,劳动创造了人,劳动创造了社会,劳动创造了文明;透过纷繁复杂的商品现象,只有人类劳动才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任何人对社会的真正贡献是劳动,我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应当突出的是劳动、劳动者。
(2)劳动对精神文明的影响:按马克思的说法,人之为人,正因为劳动,是劳动创造了人。
那么远离劳动,也必然造成人的退化,这不仅反映在体质上,还反映在品质与意志上。
劳动培养人的坚韧与毅力,一个没有经过劳动磨炼的人,是难以懂得生活真味的,也注定无法担当大任。
4.新闻评论既具有议论性文章的特点,又有新闻作品的属性。
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其有的放矢、直面现实的新闻品格。
[答案]新闻评论讲究观点鲜明,针对性强。
(1)由企业家感慨“我真的是希望工匠精神可以变成我的墓志铭”引出议题,点明工匠精神和企业追求的一致性,为下面的论证分析做了铺垫。
(2)社会浮躁风气日盛,有些人耽于享乐、不思进取,也有一些人目光短浅、急功近利,还有人因循守旧、故步自封……凡此种种,都不利于社会发展和个人进步。
针对这些情况,作者提出“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的观点,并指出“从赞叹工匠继而推崇工匠精神,见证社会对浮躁风气、短视心态的自我疗治,对美好事物、超凡品质的主动探寻。
”议论文的语言除了要做到准确和连贯,还应该做到鲜明和生动。
议论文语言的鲜明生动,不像文学作品那样以形象地再现生活为目的,而是为了使论证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
请结合课文内容,谈谈如何构建议论文准确严密而又生动活泼的语言风格。
[答案](1)论证语言要准确、严密,具有概括性和简洁性,反对什么,提倡什么,让读者一目了然。
本文标题“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直接揭示中心论点,文中各段都有直接表明观点的句子,如“工匠精神厚植的企业,一定是一个气质雍容、活力涌流的企业。
崇尚工匠精神的国家,一定是一个拥有健康市场环境和稳健人文素养的国家。
”两个“一定”,语气肯定,以不容置疑的方式强调了企业厚植工匠精神的重要性。
(2)妙用修辞,句式多变,凸显气势。
在议论文中恰当运用排比、对偶(对比)和反复等句式,使文章华美流畅,增强文章不可辩驳的气势。
如:“倘若没有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怎有废寝忘食、尽心竭力的付出;没有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求,怎有出类拔萃、巧夺天工的卓越;没有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怎有雷打不动、脚踏实地的淡定。
工匠精神中所深藏的,有格物致知、真心诚意的生命哲学,也有技进乎道、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
”作者运用排比句式、假设论证,突出了工匠精神的深刻内涵,也点出了践行工匠精神的重要意义。
四字词语,要言不烦,简洁生动,极具概括性,也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课后作业(五)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一、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雕琢.(zhuó)诘.责(jié)嫌恶.(wù) 叱咤.风云(chà)B.造诣.(yì) 绯.红(fēi) 锉.刀(cuò) 面面相觑.(qù)C.雍.容(yōng) 慰藉.(jí) 伫.立(zhù) 广袤.无垠(mào)D.挑剔.(tī) 鄙.夷(bǐ) 腼腆.(diǎn) 臻.于至善(zhēn)[解析]A项,叱咤.风云(zhà);C项,慰藉.(jiè);D项,腼腆.(tiǎn)。
[答案]B2.下列汉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雍容存储雕虫小技格物致知B.厚植胆怯悬梁刺骨言简意赅C.急燥静谧离群索居技进乎道D.皎洁炒作出类拔粹明察秋毫[解析]B项,悬梁刺股;C项,急躁;D项,出类拔萃。
[答案]A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5题。
20世纪60年代以后,苏联在核武器领域逐渐高人一筹。
为了增强自身的核武库实力,拖慢苏联导弹的研发速度,美国情报机构对苏联的核武专家进行了密集搜索,很快,他们锁定了几个目标,携带重金,许以________,策反苏联的核武人才。
一段时间后,一些苏联专家没有经得住美国________的攻击,叛逃到了美国,最著名的一位就是掌握苏联一半导弹资料的总设计师安德烈·库里诺夫。
这位总设计师叛逃到美国之后,(),苏联得知这一________的变故,果断销毁了所有的RP35C洲际导弹,财产损失十分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