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二地理期末试题及答案

高二地理期末试题及答案

试卷类型:A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期末测试题高二地理本卷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5页。

第Ⅱ卷5至6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学校、座位号、考生号填写清楚。

2.第Ⅰ卷共22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4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题其他答案标号。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3.第Ⅱ卷共2小题,满分56分。

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44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有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在每小题所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第20届世界杯足球赛开幕式于北京时间20XX年6月13日凌晨2点在下图所示甲国的S市开幕,全部比赛至7月13日在甲国境内12座城市内举行,右图为S市著名的巨手掌雕塑。

回答1~3题。

图11.开幕时,当地的区时是A.6月13日15时B.6月13日17时C.6月12日4时D.6月12日15时2.足球赛开幕时,图中巨手掌雕塑的影子朝向A .东北B .东南C .西北D .西南3.整个比赛期间,S 市的昼夜变化情况是A .始终昼长夜短B .始终昼夜等长C .始终昼短夜长D .先昼短夜长,后昼长夜短图2是我国部分城市20XX 年11月2日至8日的最高气温曲线变化曲线图。

读图回答4、5题。

4.关于图示四地的描述,正确的是A .3日冷空气开始影响北京、沈阳等地B .沈阳、北京可能有雨雪天气C .该时段内,南京的天气变化最剧烈D .该时段内,广州有一次明显的降温过程5. 8日,沈阳市出现重度雾霾天气,据图推测主要原因是A .冷锋过境前,扬起沙尘增多B .秸秆燃烧时,烟尘浓度增大C .暖锋过境后,悬浮颗粒物增多D .供暖燃煤多,烟尘排放增加右图为加拿大东北部某林场房屋倾斜下沉照片,回答6、8题6.图中的森林是A .亚寒带针叶林B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 .温带落叶阔叶林 7.造成房屋倾斜下沉的原因最有可能是A .过量抽取地下水造成地层下陷B .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地震频繁导致C .冻土融化造成地基不稳D .受飓风影响所致8.该房屋使用人字形屋顶建造的主要原因是A .保暖B .防止大雪积压C .便于雨水排放D .防震20XX 年4月7日,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东北大学、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沈阳机床(集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沈阳高精数控技术有限公司等38家单位组建成立了“沈阳市机器人产业联盟”。

回答9、10题。

图3图29.沈阳组建世界级“机器人产业联盟”的优势区位条件主要是A .自然资源丰富B .消费市场广阔C .工业基础雄厚D .交通运输便捷10.沈阳打造“机器人产业联盟”,最主要是为了A .消化钢铁企业过剩产能B .推动新型城镇化进程C .拓展农村劳力就业途径D .提高智能装备业竞争力图4为纳米比亚局部区域图。

图示地区可观赏“倒沙入海”的奇景:红色沙漠依偎着蔚蓝的海洋,滚滚沙流飞泻入海。

上万只火烈鸟聚集在附近的浅滩上。

回答11、12题。

11.“倒沙入海”奇景的形成A .反映了当地气候干旱并盛行离岸风B .源于入海河流的含沙量大C .将导致当地海洋生态环境的恶化D .是人类填海造陆的结果 12.附近浅滩火烈鸟聚集是由于该地A .沙漠气候,火烈鸟天敌少B .附近雨林茂密,利于栖息C .沿岸鱼类资源丰富,利于觅食D .地势低平,利于筑巢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开发,伴随着人口增加、城市建设和工业化的快速推进,三江平原草甸、沼泽大多已利用。

读三江平原部分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回答13~15题。

13. 与21世纪初相比,20世纪50年代该地区图4图5A.河流径流量较小B.生物多样性丰富C.地下水埋藏深D.气温年较差大14.该地区土地利用方式中,面积增加最大的是A.湿地B.城市用地C.耕地D.林地15.导致该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开垦湿地B.城镇化C.荒漠化D.过度砍伐20XX年1月1日起,我国全面放开“二孩”,这是继20XX年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之后,我国人口与生育政策的又一次重大调整。

该政策与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有密切关系(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大于7%,称为老龄化社会)。

读图回答16、17题。

图616.上图中与我国人口年龄结构比较接近的是A.甲B.乙C.丙D.丁17.“单独二孩”政策的实施并未出现预期的新增人口,与其无关的原因有:A.生育观念的改变B.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C.抚养成本上升D.女性受教育程度提高珠江三角洲地区传统的农业景观桑基、蔗基、果基鱼塘是被联合国推介的典型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基塘农业用地大部分变为建设用地。

回答18、19题。

图718.对该区域局地气候发生变化作用最轻微的因素是A.水域面积B.地面风力C.植被覆盖D.土壤肥力19. 造成图示景观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产业结构的变化B.交通状况的改善C.人口政策的调整D.自然环境的演变大约3000年前,秘鲁(图8)山区的农民采用一种培高田地农业技术(图9),科学家发现用这种方法(技术)种植当地作物是现代种植方式种植产量的三倍。

回答20~22题。

20.图8显示,秘鲁国A .城市多分布在平原地区B .地势东高西低C .西部沿岸受寒流影响D .国土北部自然带众多 21.下列不.属于图9中水渠的作用是 A .灌溉 B .排水C .水运D .防霜冻 22.与现代种植方式相比,培高田地农业A .商品率高B .生产规模大C .专业化水平高D .效益高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56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满分56分(1)简述该国河流水系特征及形成原因。

(8分)(2)推测该国分布最广泛的岩石,并说明其形成过程。

(6分)图8图9图1024º20º16º66º34′64ºⅡⅠⅡ阿克雷里 雷克雅未克布伦候德土地利用 未利用草原气候类型 羊鱼 洋流(米)500 200 0 火山冰原(3)该国陆地上主要农业部门是什么?简述其分布特点及原因。

(10分)(4)该国首都雷克雅未克意为“冒烟的城市”,但又有人称其为“无烟城市”。

请分别为这两种不同的称呼提供依据。

(8分)24.(24分)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玉米喜光,苗期需水量少,较为耐旱;拔节后水分需求量急剧增加,特别是7~9月份,对水分要求极高;到成熟期需水量又偏少。

近年来玉米已经成为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其中70%的种子来自河西走廊的玉米制种基地。

玉米制种是指生产已经培育成功的玉米种子并进行筛选储存。

图7为河西走廊地理位置示意图。

96°104°图11(1)简述河西走廊城市分布特点。

(6分)(2)分析河西走廊发展玉米制种的气候优势。

(6分)(3)分析水源条件对河西走廊玉米生长的影响。

(6分)(4)你认为河西走廊是否可以建成世界级玉米制种基地?请说明理由。

(6分)2016高二地理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二、综合题:共56分23.(32分)(1)河流短小;呈向心状分布。

原因:该国国土面积狭小;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8分)(2) 岩浆岩(或喷出岩、玄武岩)(2分);板块张裂形成裂缝(2分),岩浆沿裂缝喷出地表,冷却凝结形成玄武岩(2分)(3)主要农业生产部门为畜牧业(2分);主要分布在南部(2分);原因:南部纬度较低(2分),受西风和暖流影响较大(2分),水热条件较好草原广(2分);(4)冒烟的城市:地热能资源丰富,地表水水温较高(多温泉)易蒸发(2),气温较低水汽易凝结成雾(2分)(看上去像烟)无烟城市:地热能、水能等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多(2分),矿物燃料使用非常少(2分),(排放烟气少)24.(24分)(1)沿山麓、铁路、河流、绿州分布(答对任3点得6分)(2)西北内陆地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光合作用和有机质积累;玉米种子收获时节气候干燥,利于种子的脱水干燥;气温低,相对湿度小,生产期病虫害少,玉米种子贮存期间不易变质和生虫。

(任答3点得6分)(3)河西走廊的水源主要来自于祁连山脉冰雪融水;春、秋季种植和收获时玉米需水量小,河流流量小;夏季生长时节正值河流汛期,冰川融水可提供充足的灌溉用水:冰川补给的河流年际变化小,灌溉水源稳定。

(任答3点得6分)(4)是。

河西走廊玉米制种的土地、气候、水源等自然条件较为优越,玉米种子质量优良;地处“一带一路”带上,国家政策扶持;交通便利,优良的种子可便捷地销往中亚、南亚、非洲、欧洲等地。

(6分)否。

要建成世界级的玉米制种基地需要扩大种植规模,河西走廊气候干旱,降水较少,生态环境脆弱,大规模发展玉米制种会加剧水资源短缺、土壤盐碱化和土地沙漠化等。

(6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