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试卷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试结束后,只需将答题卡交回,本试卷请各位同学妥善保存,以备老师评讲试卷之用。
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40分)
本卷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的四个选项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要求。
图1为欧洲部分地区略图,图中四条线是重要的地理界线。
完成1~2题。
1.哪一条界线可能是1月0℃等温线?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甲;盛行风、洋流B.乙;纬度、地形
C.丙;经度、地形D.丁;盛行风、纬度
2.“这里地质活动活跃,石灰岩层受板块挤压而变质成大理岩”,此叙述所指的地区,可能接近的界线是A.甲B.乙C.丙D.丁
图1
图2为2015年5月1日14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
读图回答3~4题。
图2
3.该日,下列地区可能
A.江苏大部分地区遭受冻害B.重庆发生滑坡泥石流
C.青海大部分地区普降暴雨D.浙江沿海受台风袭击
4.图中锋面系统过境前后,江苏天气变化与下列图示相符的是
图3是非洲乍得湖流域图。
读图,回答第5~6题。
图3
5.乍得湖流域
A.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小B.河水主要来源于冰雪融水
C.地表径流参与海陆间水循环D.水面蒸发参与陆地内水循环6.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
A.流域面积缩小B.湖泊水位总体下降
C.流域主体位于热带荒漠D.1963年时湖底东南高,西北低图4为“某地区部分港口分布示意图”。
完成7~8题。
图4
7.导致a港口解冻日期比其他港口晚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B.经度C.纬度D.洋流
8.b、c、d三港口封冻期由长到短排序正确的是
A.c>d>b B.d>c>b C.c>b>d D.b>c>d
图5为伏尔加河主要流经地区示意图。
完成9~10题。
图5
9.从水循环的过程和地理意义看,伏尔加河
①流域内总体上蒸发旺盛②流域的部分降水源自西风带③河水主要参与陆地内循环④使东欧平原总体趋于高低不平⑤促进里海的水分和热量平衡
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③⑤D.②④⑤
10.图中所示石油、天然气
A.与伏尔加河水能的能量来源不同B.直接形成于伏尔加河的沉积作用
C.开发得益于伏尔加河水资源丰富D.输出主要通过伏尔加河运往西欧
北京时间2015年2月19日零点钟声敲响时,某工程师在南极长城站参与了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微信抢红包活动。
图6为长城站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11~12题。
图6
11.工程师微信抢红包的当地时间是
A.2月18日12时 B.2月18日20时C.2月19日4时 D.2月19日12时12.春节假期期间
A.南京太阳从东北方升起B.南京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增大
C.长城站日落时间推迟D.长城站正午太阳高度角减小
图7为安第斯山脉地理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13~14题。
图7
13.安第斯山脉南北狭长的原因是
A.沿经线方向发育B.沿火山地震带发育
C.沿板块作用边界发育D.沿海陆作用边界发育
14.下列地理现象成因与安第斯山脉密切相关的是
A.巴西高原煤炭资源丰富B.南美大陆地表径流主要流入大西洋
C.南美大陆西部沿海形成大渔场D.巴西东南沿海有热带雨林气候分布
图8为历史上客家人南迁部分路线及客家民居——土楼景观图。
读图回答15~16题。
图8
15.沿客家人南迁路线依次呈现的白然景观是
A.针叶林一落叶阔叶林一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一常绿硬叶林一热带雨林
C.落叶阔叶林一常绿阔叶林一热带雨林D.针阔混交林一落叶阔叶林一常绿阔叶林16.客家人选择土楼这种独特房屋形态最主要的原因是
A.安全防御B.节约耕地C.防雨保温D.就地取材
浙江古代盛产青瓷,其中越窑生产的青瓷(越瓷)远销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和非洲东部地区等。
古代越瓷贸易船主要以风力和洋流为动力,晴夜观星定向,一般出航半年内到达非洲。
图9为越瓷外销西南航线示意图。
完成17~18题。
图9
17.与陆路运输相比,越瓷西南方向贸易选择海运方式可
①缩短路程②增加运量③减少货物破损④增强贸易灵活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8.在输出越瓷的贸易航程中,船上的人可能会在
A.甲处夜观北极星定向B.乙处借船右后方来风作动力
C.丙处见到河水的暴涨D.丁处眺望到大片茂盛的草地
图10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图中①~⑧为岩层编号,其年代由老到新。
完成19~20题。
图10
19.图中甲、乙两地有关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得是
A.甲——背斜岩层受到水平挤压成山B.甲——向斜槽部岩层向下弯曲成谷
C.乙——背斜顶部受张力被侵蚀成谷D.乙——向斜上覆岩层差别侵蚀成谷
20.有人称丙处山峰为“飞来峰”,其岩石可能是
A.石灰岩砂岩B.花岗岩流纹岩C.大理岩石英岩D.安山岩玄武岩
第Ⅱ卷(非选择题60分)
21.(28分)阅读分析材料和图表,结合有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1:古马里是13世纪~16世纪期间西非草原上繁荣的贸易帝国。
图11示意该区域的地理环境。
图11
材料2:N国是非洲的人口大国,需要大量进口粮食。
近年来,中国与N国积极合作,在该国推广高产水稻种植。
表1表示N国主要粮食作物的构成。
表1
水稻玉米杂粮其他合计
占播种总面积比例(%)8.0 12.0 74.2 5.8 100
占总产量比例(%) 5.0 4.9 88.8 1.3 100
(1)指出尼日尔河从P点到Q点河段的水量变化趋势,并分析其自然原因。
(7分)
(2)比较甲、乙两地6~8月降水量的主要差异,并分析原因。
(5分)
(3)简述在N国推广高产水稻种植将面临的限制性因素。
(6分)
(4)根据古马里帝国所处的地理环境,分析其兴盛的可能原因。
(10分)
22.(18分)澳大利亚是世界上主要的铁矿石生产国和出口国。
图12为“澳大利亚部分区域示意图”,图13为“该国铁矿石出口国家和地区的构成图”,图14为“图1中①~③三地的气候统计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3
图12
图14
(1)描述澳大利亚铁矿石生产和出口地的地理分布,评价其铁矿石出口的优越条件。
(5分)
(2)说明①③两地的多雨季节并分析其成因。
(8分)
(3)比较②地和③地水资源的异同点。
(5分)
23.(20分)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发展符合时代的主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朝鲜半岛的经济发展是东北亚和平稳定的基础之一。
半岛南北差异化的区域发展受到了区域地理要素的影响。
图13反映了朝鲜半岛的部分地理要素分布状况,表2是图15所示区域四个代表性城市降水量的年内分配表。
图15
表2
(1)图15中松林与浦项相比,发展钢铁工业的资源优势有哪些?(3分)
(2)浦项资源贫乏,但钢铁工业发达。
根据图15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资源因素与社会经济因素对钢铁工业布局影响的变化。
(4分)
(3)根据图15、表2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朝鲜半岛降水的总量和时空分布主要特征。
(7分)
下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
地理参考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 44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同学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选择题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非选择题使用黑色碳素笔书写,每题都必须在规定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3.保持清洁,勿折叠、弄破。
第Ⅱ卷(非选择题 56分)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