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信息技术_头脑王者DIY——分支结构主题教学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信息技术_头脑王者DIY——分支结构主题教学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选择结构的双分支和多分支结构语句书写格式
(2)理解选择结构的判断条件,判断程序的走向
(3)通过DIY《头脑王者》,补充程序
2、情感态度:
通过类似《头脑王者》小程序的编写,激发编写自己需要的小程序的欲望,同时实现知识点的巩固,理解计算机的逻辑判断过程。

不仅程序中有选择结构,在以后的人生中也充满了选择,合理判断后做出令自身满意的人生走向。

二、课时安排
1课时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VB语言的IF双分支语句、IF多分支语句
难点:根据对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步骤的理解,将其转化为计算机可以识别的程序代码。

四、教学过程
1、视频观看,情境引入
《流浪地球》被称为中国科幻电影里程碑的作品,影片中涵盖了物理、化学、天文、气象等航空知识,进而引出该领域知识点的一个答题小程序,进行知识竞赛。

问题提出:用我们上节课学习过的VB程序,如何实现一个这样的答题小程序?引导学生制作一款自己擅长的知识点的答题小程序。

2、有难化易,讲授双分支结构
教师:演示小程序中只有一个题目时的一个信息反馈情况。

回答正确时,就输出信息“恭喜你,回答正确!”;回答错误时,就输出信息“很遗憾,回答错误!”
问题:用自然语言描述一个题目时的算法思想。

(学生回答)
思考:上节课学习过的顺序结构能实现吗?进而引入本堂课的知识点——选择结构概念:根据不同的条件判断来决定程序走向的结构。

教师:我们刚刚用自然语言、流程图的方法表示出了算法,那如何转化为计算机可以识别的语言?
讲授IF选择结构中的双分支结构语句书写格式:
课堂任务1:做一做,将单个题目的流浪地球专题程序补充完整。

(黑板呈现残缺的程序代码,简单进行讲解,这样做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再次熟悉选择结构的双分支结构,自己完成的时候就轻松许多,在编写程序之处,增加成就感。


涉及知识点:MsgBox()函数的使用
3、层层递进,讲授多分支结构
引导学生回忆多个题目时的信息反馈情况,进而讲解全局变量a在程序中的应用,即多分支结构
思考:全局变量a的取值有哪些?0 10 20 30 40
演示:演示变量a在程序的哪些地方被应用到了
双分支结构巩固,根据变量a是否加10分进行一个双分支结构的练习
多分支结构初识
学生:尝试独立读一下这段程序,分析其表达的意思
教师:简单进行提问,看学生是否理解
教师:仿照上面程序实例,讲解多分支结构的语句书写格式
课堂任务2:我擅长、我出题、难倒你
教师:引领学生熟悉任务要求,并讲解与分析各任务要求中要实现的关键点。

学生:理解其中的算法思想,实现程序的编写。

教师:巡视学生编写程序的过程,并给予适当指导。

本节课最后的一个操作任务,并不是要求学生从零开始编写代码,而是根据任务的要求,对代码进行适当的补充,降低了难度,大部分学生能够实现代码的编写。

教师:展示学生提交的EXE文件中的代表性作品
学生:集体完成其中的一个同学的答题小程序,检验其编写的正确与否。

同时,激励没有完成的同学提高自己编写程序的速度。

4、课堂小结
用流程图的形式简单表示单分支结构,然后对IF分支结构的三种结构进行总结。

不仅程序中有选择结构,在我们的学习、生活、工作中也充满了各种选择,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合理判断后作出令自己满意的选择。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课程的学习,对VB程序设计有了一定的基础,可以实现添加简单的控件,如标签、按钮等实现窗体的绘制,同时对程序基本结构中的顺序结构也有所了解并能简单应用。

学生刚刚接触VB就很迫切地希望编制出一个属于自己的小程序,所以本节课通过一个完整的答题小程序的编写,可以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编写程序的过程中,掌握程序结构中的选择结构。

效果分析
通过课堂巡视,学生大部分能实现选择结构代码的编写,但出题的速度有待提高。

从学生最后提交的作品来看,反映出本堂课的知识点较好地达到了理想效果。

教材分析
《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是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选修模块之一,本模块旨在使学生进一步体验算法思想,了解算法和程序设计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能从简单问题出发,设计解决问题的算法,并能初步使用一种程序设计语言编制程序设计实现算法解决问题。

本节课选自第二章第三节《程序的基本结构》中的第二课时的选择结构。

选择结构是程序基本结构中很重要的一个结构,计算机内部的逻辑判断能力就是通过该结构实现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利用选择结构实现《头脑王者》相似的答题小程序。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体验计设计程序的方法和思想,同时掌握分支选择结构的三种分支:单分支结构、双分支结构、多分支结构,并能通过简单代码的编写来解决问题。

评测练习
1、将一个题目的流浪地球专题程序补充完整
Private Sub Option2_Click()
Option2.Value = True
End Sub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If Option2.Value = True Then
MsgBox "恭喜你,回答正确!"
Else
'将此处的代码补充完整
End
End Sub
扩展延伸
2、如何添加背景图片
●单击左侧的image控件,在窗体上进行绘制,拖拽到自己需要的大小
●在控件的属性框找到picture属性即可加载自己的图片,注意在加载图片之前,将stretch
属性设置为True,使你加载的图片可以随着控件扩展。

3、用户交互函数的使用msgbox()函数
①语法格式:MsgBox(提示信息[,按钮][,标题])
②MsgBox()函数的返回值为一个数值,其中,“按钮”参数一般用VB的内部符号常量,这些符号常量有vbOkOnly 、vbOkCancel、vbYesNo、vbYesNoCancel等
例如:
j = MsgBox(“你输入的数据格式不正确,是否继续?”,vbYesNo, “错误提示”)
课后反思
本节课从开始之初就通过学生喜爱的电影片段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知识竞赛小程序激起了学生得高分的欲望,急着想制作一款属于自己的答题小程序。

我个人觉得,这是整节课顺畅、自然的主要原因。

但因学生是初步接触程序编写,在接受度上还有待提高,从第一个小任务补充单个流浪地球专题的程序效果来看,学生已然明白选择结构的语句书写格式,但真正放在具体的某个实例中,还有一点懵,因为此时还未真正理解计算机的逻辑判断。

随着层层深入,渐渐对之前小任务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本节课最终的一个操作任务,并不是要求学生从零开始编写代码,而是根据任务的要求,对代码进行适当的补充,降低了难度,学生能够实现,增加成就感。

课标分析
《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强调在必修模块的基础上关注技术能力与人文素养的双重构建,是信息素养培养的继续,是支持个性发展的平台。

本节课内容主要是程序设计语言初步,按照课标要求,实现了一个答题小程序的补充,在实际例子中让学生理解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实现对前面所学内容的内化,并通过实例练习了程序基本结构中的选择结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