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民风民俗
节日盛会
藏传佛教在中国西藏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成为藏族人民生活的一部分,西藏的节日由于受其深刻影响,而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有的已演化成纯粹的宗教节日。
也许是自然环境太过严酷,也许是各种劳务甚为繁重,生活在雪域高原的藏民族,渴望能够改变自身的命运,祈盼上苍能够垂爱于他们,神佛能够保护他们。
节日,恰恰给了人们向上苍、向神佛、向大自然一种表达的机会和场合。
在节日的喜庆气氛中,人们在娱神的同时得到自娱。
藏传佛教
是中国佛教的一支。
公元七世纪,佛教先后从中国的中原地区和尼泊尔传入当时的吐蕃,先是在王公贵族中间流行,后来逐渐推广到民间。
藏刀
藏语“番直”。
藏刀种类繁多,男女有别,长短不异,宽窄不等,用质、装璜、式样不同;其用途也就不一样了。
装饰刀要讲究用质昂贵、装璜精制、做工精
细、美观大方;做生产工具或御敌拒兽自卫武器的要讲究适用。
但男女刀有严格的区别,若男刀女佩或女刀男带会闹出笑话的。
酥油茶
在西藏,家家都离不开酥油茶。
酥油茶是每个藏族人每日不可缺少的食品。
牛、羊是西藏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制作酥油茶的酥油就是从牛、羊奶中提炼出来的
面具
藏语称为“巴”,是藏戏艺术独有的面部化装手段。
早在吐蕃时期,苯教文化的祭礼仪式中所表演的士风舞、拟兽舞等百技杂艺,就采用了面具化装手段。
后来由于宗教发展,高僧莲花生根据佛祖释迎牟尼关于佛教密宗四部学说中的愈加瑜伽部、无上瑜伽部里金刚舞一节(另两部为:事部、行部),组织跳神法会。
于是,土风舞便与金刚舞相结合,产生了跳神舞时所戴的面具。
服饰
藏族在长期的劳动生产当中,逐渐的形成了自己的风俗礼教,生活习俗,同时也形成了藏族风格独立的服饰.藏族人的服饰特点是长袖、宽腰、大襟、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