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理统计学期末复习

管理统计学期末复习

第一、二章
1.标志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指标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错)
2.在全国工业普查中,全国工业企业数是统计总体,每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

(对)
3.标志通常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两种。

(对)
4.品质标志表明单位属性方面的特征,其标志表现只能用文字来表现,所以品质标志不能转化为统计指标。

(错)
5.统计指标和数量标志都可以用数值表示,所以两者反映的内容是相同的。

(错)
6.因为统计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所以数量标志就是统计指标。

(错)
7.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普查,总体单位是(C)。

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
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
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
D、每一个工业企业
8.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所以(B)
A、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固定不变的
B、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可以变化的
C、标志和指标都是可以用数值表示的
D、只有指标才可以用数值表示
9.重点调查中重点单位是指(A)。

A、标志总量在总体中占有很大比重的单位
B、具有典型意义或代表性的单位
C、那些具有反映事物属性差异的品质标志的单位
D、能用以推算总体标志总量的单位
10.对上海港等十多个沿海大港口进行调查,以了解全国的港口吞吐量情况,则这种调查方式是(B)
A. 普查
B. 重点调查
C. 典型调查
D. 抽样调查
11.统计工作的各项任务归纳起来就是两条(A)
A. 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
B. 统计设计和统计研究
C. 统计预测和统计
D. 统计服务和统计监督
12.某城市为了解决轻工业生产情况,要进行一次典型调查,在选送调查单位时,应选择生产情况(D)的企业。

A. 较好
B. 中等
C. 较差
D. 好、中、差
13.抽样误差是指(C )
A、在调查过程中由于观察、测量等差错所引起的误差
B、在调查中违反随机原则出现的系统误差
C、随机抽样而产生的代表性误差
D、人为原因所造成的误差
14.调查几个铁路枢纽,就可以了解我国铁路货运量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是(A )
A、重点调查
B、普查
C、典型调查
D、抽样调查
15.有意识地选择三个农村点调查农民收入情况,这种调查方式属于( B )
A、普查
B、典型调查
C、抽样调查
D、重点调查
16.在抽样调查中,无法避免的误差是 (C)
A. 登记性误差
B. 非系统性误差
C. 抽样误差
D. 偏差
第三章
1.企业按资产总额分组( B )
A.只能使用单项式分组
B.只能使用组距式分组
C.可以单项式分组,也可以用组距式分组
D.无法分组
2.下列指标属于连续变量的是( C )
A、工厂数
B、设备台数
C、净产值
D、人口数
3.各组权数都相等时,加权算术平均数变成为(C )
A、动态平均数
B、调和平均数
C、简单算术平均数
D、几何平均数
4.标准差系数是将(C )除以平均数计算的
A、全距
B、平均差
C、标准差
D、估计标准误差
5.抽样调查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C )
A准确性原则B、及时性原则
C、随机性原则
D、灵活性原则
第四章
1.抽样误差是指(C)
A、在调查过程中由于观察、测量等差错所引起的误差
B、在调查中违反随机原则出现的系统误差
C、随机抽样而产生的代表性误差
D、人为原因所造成的误差
2.在一定的抽样平均误差条件下(B)
A、扩大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
B 、扩大极限误差范围,会降低推断的可靠程度
C 、缩小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
D 、缩小极限误差范围,不改变推断的可靠程度
3.反映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平均误差程度的指标是( C )
A 、抽样误差系数
B 、概率度
C 、抽样平均误差
D 、抽样极限误差
4.抽样平均误差是( C )
A 、全及总体的标准差
B 、样本的标准差
C 、抽样指标的标准差
D 、抽样误差的平均差
5.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提高估计的概率保证程度,其估计的精确程度( B )
A 、增加
B 、降低
C 、保持不变
D 、无法确定
6.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若要求误差范围缩小1/3,则样本容量 ( C )
A 增加9倍
B 增加8倍
C 为原来的2.25倍
D 增加2.25倍
7.根据某地区关于工人工资的样本资料估计出该地区的工人平均工资的95%置信区间为
(3800,3900),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
A 、该地区平均工资有95%的可能性落在该置信区间中
B 、该地区平均工资只有5%的可能性落在该置信区间之外
C 、该置信区间有95%的概率包含该地区的平均工资
D 、该置信区间的误差不会超过5%。

8.采用点估计的时候,抽样的容量越大,估计越准确( 对 )
9.在一项关于软塑料管的实用研究中,工程师们想估计软管所承受的平均压力。

他们随机抽取了9个压力读数,样本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3.62kg 和0.45。

假定压力读数近视服从正态分布,试求总体平均压力的置信度为0.99时的置信区间。

解: 因为,)1(~--n t n S
X μ, 所以,αμαα-=⎪⎪⎭⎪⎪⎬⎫⎪⎪⎩⎪⎪⎨⎧-≤-≤--1)1()1(22n t n S X n t P
于是,总体平均压力μ的α-1置信区间为,
⎥⎦⎤⎢⎣⎡-+--)1(),1(22n t n s x n t n s x αα
由题意知,9=n ,62.3=x ,45.01=-n s ,99.01=-α
3554
.3)8()1(005.02==-t n t α,
代入上式,得总体平均压力μ的99%置信区间为
⎥⎦⎤⎢⎣⎡⨯+⨯-3554.3945.062.3,3554.3945.062.3
=[3.12, 4.12]
第五章
1.假设检验范两类错误的概率可以同时控制。

( 错 )
2.在假设检验中,原假设H 0,备择假设H 1,则称( C )为犯“取伪错误”
A. H 0为真,接受H 1
B. H 0为真,拒绝H 1
C. H 0不真,接受H 0
D. H 0不真,拒绝H 0
3.某车间生产铜丝,其主要质量指标是折断力的大小.用X 表示该车间生产的铜丝的折断力.根据过去的资料看,可以认为X ~ N(285,4). 为提高折断力,今换一种原材料,估计方差不会有多大变化.现抽取10个样品,测得折断力(单位:kg )为:
289,286,285,284,286,285,285,286,298,292.
在0.05的显著水平下,检验折断力是否显著变大?
解:按题意已知方差σ2 = 16,需检验
H0: μ≤ 285 H1: μ> 285 此为右边检验.
由于方差已知,应选用Z 检验 在显著水平α = 0.05下,H0的拒绝域为: 其中μ0 = 285
由样本观测值计算得 落入拒绝域中, 故在0.05的显著水平下应拒绝H0,认为折断力显著变大.
4.某元件使用寿命不得低于1000(小时),现从一批元件中随机抽取25件,测得其寿命样本均值为950,样本标准差为100.已知该种元件的寿命服从正态分布,试问在0.05的显著水平下是否可以认为这批元件合格?
解:按题意需检验 H0: μ≥ 1000 H1: μ< 1000 左侧检验
由于方差未知, 选用t 检验,
在显著水平α = 0.05下H0的拒绝域为
{}{}645.1/05.00≥=≥=⎭
⎬⎫⎩⎨⎧≥-=z z z z n x z ασμ645.105.210
42856.287/0>=-=-=n x z σμ
{}{}711.1)125()1(/05.00-≤=--≤=⎭
⎬⎫⎩⎨⎧--≤-=t t t n t n s x t αμ
现由n=25, , s = 100, 得 可知t 落入拒绝域中, 故在0.05的显著水平下应拒绝H0,认为这批元件不合格.
5.为估计两种方法组装产品所需时间的差异,对两种不同的组装方法分别进行多次操作试验,组装一件产品所需的时间(单位:分钟)如下所示:
假设用两种方法组装一件产品所需时间均服从正态分布,且方差相同,试以0.05的显著水平,推断两种方法组装产品所需平均时间有无显著差异.
用excel 完成,并阅读生成结果。

结论:两种方法组装一件产品所需平均时间有显著差异.
950
=x 711
.15.2/0-<-=-=n s x t 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