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9课 俄国十月革命

第19课 俄国十月革命


12、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由城市到农村,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由农村包围城市,造成这种 不同的原因的是 A.俄国是工业国,中国是农业国 B.俄国城市人口占多数,中国农村人口占多数
C.二月革命后,俄国大城市中反动势力受到削弱;
中国大城市中反动势力强大
D.俄国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中国封建土地所
有制根深蒂固
6、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的内涵是
A.是俄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革命 B.建立了世界上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C.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D. 推动了被压迫民族解放运动
7、 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
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一战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B.没有一战就没有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 C.一战急剧激化俄国的各种矛盾,推进革命发生 D.俄国爆发社会主义革命,必须具备战争条件
从图一到图三,在革命大理论和实践上体 现出怎样历史发展轨迹
1.20世纪初,俄国己具备了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客观物质条件, 这种“客观物质条件”主要是指: ( ) A.社会矛盾的激化 B.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C.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D.人民革命运动的不断发展
2.十月革命没有首先发生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而发生在经济落 后的俄国,从主观上讲,最主要的原因是: ( ) A.沙皇专制腐朽落后 B.经不起世界大战打击 C.有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 D.有1905年革命的“总演习” 3.俄国十月革命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相比,最根本的不同点在于: ( ) A.开创了历史新时期 B.推翻了旧的阶级统治 C.人民群众广泛参与 D.实现了劳动人民当家作主
C.无产阶级掌握政府权力
D.工人群众拥有革命武装
10、 十月革命前,俄国比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具有优越 的革命条件,主要是指 A.无产阶级与农民阶级形成联盟 B.沙皇统治激化了国内矛盾 C.有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 D.俄国成为众多矛盾的交汇点 11、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根本不同是( ) A、领导者不同 B、主力军不同 C、客观条件不同 D、性质不同
1、客观条件: (1)经济条件:19世纪60年代沙皇政府实 行农奴制改革后,俄国的资本主义经济有 了一定发展。
(2)政治条件: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的薄弱环节 (3)社会条件:一战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为革 命创造了有利时机。
一、十月革命的背景条件
1、客观条件:
(1)经济条件:19世纪60年代沙皇政府实行农奴制改 革后,俄国的资本主义经济有了一定发展。 (2)政治条件: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的薄弱环节。 (3)社会条件:一战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为革 命创造了有利时机。 (4)国际条件: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大多卷入战争,为俄 国革命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新生的埃政权的措施

满 足 人 民 三 大 要 求 )
政治:-----掌握政权(最核心) ⑴颁布《告 书》宣告新政权的建立 (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⑵选举成立新的政府---人民委员会
经济: -----建立经济基础(最根本) 颁布《土地法令》(封建----国有) 外交: ----恢复和平环境(最迫切) 颁布《和平法令》退出战争
8、下列关于俄国二月革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在列宁的直接领导下进行的 B、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 C、革命后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D、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9、俄国二月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其结果却超
出了一般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围,具体表现在
A.推翻了极端专制的权力
B.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二月革命掘沙皇,《四月提纲》指方向。 七月流血抛幻想, 十月革命现曙光。
二月革命
十月革命
属于资产阶 级民主革命
属于社会 主义革命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十月革命的过程
二、巩固政权——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
1、通过了列宁起草的《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正 式宣布临时政府已经被推翻,全国政权转归苏维埃。 2、通过了《和平法令》 ,向一切交战国和人民建议立 即缔结停战协定,就公正的合约进行谈判,实现“不割 地不赔款的和平。 3、通过了《土地法令》 ,没收地主的土地,实现土地 国有化,将土地分配给劳动者使用, 消灭俄国的封建 土地制度和地主阶级,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 4、选举第一届工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 当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表明苏维埃政权在俄国正式建 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诞生。
3、有强有力的同盟军——农民。
4、有成熟的革命理论——列宁主义。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十月革命的过程
一、夺取政权
1、二月革命(1917年3月) 推翻罗曼诺夫王朝,俄国出现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两个政权并立的局面。其中临时政府是主要政权。 2.《四月提纲》(1917年4月)
列宁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争取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 为革命指明了方向。 3、七月流血事件(1917年7月) 标志着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结束,布尔什维克党决定武装起义。 4、彼得格勒起义(1917年11月7日) 十月革命爆发,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 农苏维埃政府。
一、十月革命的背景条件
1、客观条件:
(1)经济条件:资本主义经济有了一定发展。 (2)政治条件: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的薄弱环节
(3)社会条件:一战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
2、主观条件:
义,封建双重压迫,有很强的革命性
1、俄国无产阶级不断发展壮大,无产阶级受资本主
2、有比较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党
4.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提出了: ( ) A.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任务 B.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 C.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 D.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任 务 5.俄国十月革命就其斗争形式而言,其基本特征 ( ) A.暴力基础上的和平夺权 B.暴力夺权 C.从农村到城市夺取政权 D.和平夺权
(2)政治条件: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的薄弱环节
材料二: 1913年按人口计算,俄国的钢 产量只及美国的1/11,德国的1/8……石油产 量只及美国的27.1%。俄国的国民经济人均收 入只及美国的1/7,英国的1/5,法国的1/4。
穷人在施粥棚内勉强果腹 上流社会举行的豪华酒宴
一、十月革命的背景条件
第五单元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 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理论:空想 科学
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
实践:失败 胜利
巴黎公社——俄国十月革命
一国胜利 多国胜利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一、十月革命的背景条件
1、客观条件: (1)经济条件:19世纪60年代沙皇政府实 行农奴制改革后,俄国的资本主义经济有 了一定发展。
四、十月革命的性质和意义
1、性质:由无产阶级领导的,第一次取得胜利 的社会主义革命。
2、十月革命的影响
(1)、对俄国 推翻旧制度,人民实现“当家作主” ,维护国家独立 (2)、对世界 推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3)、对人类历史
打破资本主义制度一统天下的局面
空想到科学 理想到现实 一国到多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