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新版 新人教版

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新版 新人教版

上海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地理期末试卷(满分100分,60分钟完成,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1. 目前世界上有少数几个国家掌握“煤”变“油”技术,煤炭变成的汽油和柴油不含硫、氮等污染物,是高质量的洁净油品。

硫、氮污染物进入大气后,产生的环境问题是A. 放射性污染B. 臭氧层空洞C. 酸雨、酸雾D. 重金属污染【答案】C【解析】放射性污染与排放放射性污染物质有关,故A项错误;臭氧层空洞与氟氯昂有关,故B项错误;硫和氮等酸性气体在大气中与水分子结合会形成酸雨和酸雾,故C项正确;不会有重金属污染,故D项错误。

【知识拓展】主要环境问题的产生和表现1、生态破坏:(1)环境问题:包括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2)成因:自然植被遭破坏;生物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或过度捕猎。

(3)典型事例: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中国荒漠化趋势与沙尘暴,古巴比伦王国的小时;大熊猫、华南虎、藏羚羊等日益减少。

2、环境污染:2. 在甲、乙、丙、丁四点中,永远是地方时18:00日落的是A. 甲(15°N,l7°E)B. 乙(0°,121°E)C. 丙(46°S,0°)D. 丁(23.5°S,180°)【答案】B【解析】赤道上的各地,昼夜等长均为12小时,结合选项B项符合,其他各地不在赤道上,可以排除。

【点睛】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方法一、运用数轴法进行时间的计算例如:当东八区为6月9日20时时,求35°W的地方时。

其步骤为:1.画轴(1)东经度在东,西经度在西,自西向东,西经度越来越小,东经度越来越大。

(2)中时区在中间,东时区在东,西时区在西,自西向东,西时区数由12递减到1,东时区数由1增大到12。

2.定点:即将已知点和所求点标在轴的相应位置。

例如:当东八区为6月9日20时时,求35°W的地方时。

解题:因东八区的区时使用的是120°E的地方时,即已知点为120°E,求的点为35°W。

3.定差(1)确定两地的经度差,AB之间的经度差为35°+120°=155°。

(2)确定时间差,即155°×4分钟/1°=620分钟,转化成为10小时20分钟。

4.定值(1)定向:求的点位于已知点的西边,取“-”。

(2)所求的35°W的地方时=6月9日20时-10小时20分钟=6月9日9时40分钟。

注意:若进行区时的计算,可将定点改为定时区,其他参照地方时的解题方法。

3. 下列有关我国领土的最南端曾母暗沙(约4°N)正午太阳高度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一年中各出现一次最大值和一次最小值B. 一年中各出现两次最大值和最小值C. 最大值出现在白昼最长的一日D. 最小值出现在白昼最短的一日【答案】D4. 根据等高线判断,下图中四处居民点中,最容易遭受泥石流地质灾害的是A. 甲B. 乙C. 丙D. 丁【答案】C【解析】丙地位于河流的出山口处,当山洪暴发,河水顺着河谷冲出山谷会形成泥石流,影响到丙地,故C项正确;乙和丁位于山脊处,不会有河流形成;甲地所处位置不会形成河流,故A、B、D项错误。

5. 日本气象厅称,当地时间11月22日清晨5点59分左右,福岛县海域发生了推测震级为里氏7.4级的地震,震源深度为25km。

这次地震的震中位于A. 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B.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C. 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生长边界D.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生长边界【答案】A【解析】日本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部,处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地壳活跃,容易出现地震和火山活动,故A项正确。

6. 下列都有可能找到化石的岩石组是A. 砾岩、大理岩、石灰岩、花岗岩B. 页岩、石灰岩、砂岩、砾岩C. 砂岩、玄武岩、页岩、大理岩D. 石灰岩、花岗岩、砂岩、页岩【答案】B【解析】化石只存在沉积岩当中,四个选项中页岩、石灰岩、砂岩、砾岩均为沉积岩,故B项正确。

7.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东向西,植被由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原因是A. 人类耕作方式的不同B. 热量差异C. 地形差异D. 水分差异【答案】D【解析】植被类型与干湿地区有关,在湿润半湿润地区,植被类型为森林;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类型为草原或者荒漠草原,故D项正确。

8. 下列洋流中,属于风海流的是A. 北太平洋暖流B. 加利福尼亚寒流C. 东澳大利亚暖流D. 赤道逆流【答案】A【解析】由于盛行风的吹拂作用而形成的洋流为风海流;北太平洋暖流受盛行西风的吹动而形成,故A项正确;加利福尼亚寒流属于补偿流,故B项错误;东澳大利亚暖流和赤道逆流均不是风海流,故C、D项错误。

【点睛】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①对全球影响:调节全球热量分布。

②对流经海区的沿岸气候: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和水分的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热量和水分平衡;暖流对沿岸气候起增温增湿作用,寒流对沿岸气候起降温减湿作用。

例如:北大西洋暖流——影响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副热带大陆西岸寒流——沿岸形成荒漠环境;..................9. 下列河流中,径流量季节分配比较均匀的河流是A. 长江B. 恒河C. 尼罗河D. 亚马孙河【答案】D【解析】径流量季节变化与河流的补给有关,若降水量比较均匀,则季节变化较小;长江的补给水源主要为雨水补给,季节变化较大,故A项错误;横河的补给为雨水补给,季节变化较大,故B项错误;尼罗河补给的季节变化也较大,故C项错误;亚马孙河位于赤道附近,为热带雨林气候,补给季节变化较小,故D项正确。

10. 我国近年研制出了利用玉米叶片加工、编织购物袋的技术,这种购物袋易分解且物美价廉。

该种购物袋的生产厂应接近A. 原料产地B. 销售市场C. 能源基地D. 研发基地【答案】A【解析】该种工业类型需要有大量的原料,应该接近原料产地,故A项正确;该产品质量较轻,体积不大,容易运输,故B项错误;不需要太多的能源,故C项错误;该产品对技术要求不高,故D项错误。

11. 旱涝、风沙严重制约黄淮海平原的农业生产。

黄淮海平原大面积种植某种粮食作物,其产量常受干旱影响。

这一粮食作物是A. 水稻B. 春小麦C. 冬小麦D. 甘蔗【答案】C【解析】水稻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故A项错误;春小麦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冬小麦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故B项错误、C项正确;甘蔗主要分布在热带地区,故D项错误。

12. 目前,地理信息技术已经渗透我们生产、生活的许多方面,下列人类活动中,主要采用遥感技术的是A. 洪涝灾情监测B. 商业网点查询C. 公交车实时预报D. 交通线路选择【答案】A【解析】洪涝灾情监测可以用遥感技术,故A项正确;商业网点查询主要靠地理信息系统,故B项错误;公交车实时预报主要靠GPS技术,故C项错误;交通线路选择主要靠地理信息系统,故D项错误。

13. 纽约曼哈顿有两个中心商务区,一个是华尔街地区,白天人来人往,晚上人去楼空,成为“空心城”;另一个是以洛克菲勒大厦为中心的商业区,白天游人如织,夜晚歌舞升平,成为“不夜城”。

“空心城”反映中心商务区的一个重要特点是A. 经济活动最为繁忙B. 内部分区明显C. 建筑物高大稠密D. 人口数量昼夜差异大【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空心城反映出中心商务区人口数量昼夜差异较大,故D项正确;其他特点,材料中不能反映出来,故可排除。

14. 藏族的传统服饰是掉袖藏袍,与这一服饰文化形成有关的自然条件是当地A. 气压低B. 降水稀少C. 昼夜温差大D. 地形崎岖【答案】C【解析】藏族人民居住在青藏高原,海拔高,昼夜温差大,袍袖宽敞,在气温升高时,可以方便地褪去一只袖子,调节气温,故C项正确。

15. 台风是由西北太平洋面的热带气旋发展而成,其对应的天气系统是A. B.C. D.【答案】C【解析】A表示的是冷锋天气;B表示的是暖锋天气;C表示的是低压系统,故C项正确;D 表示的是高气压。

【点睛】锋面系统(1)锋面自地面向高空倾斜,其上侧一定是暖气团;(2)锋面两侧温度、湿度、气压差异很大;(3)锋面附近天气变化剧烈。

(4)锋面经过时一定会带来天气变化,但不一定产生降水。

当锋面上的暖气团比较干燥时,就不能形成降水。

如我国北方冬、春季节的沙尘暴天气。

(5)明显的暖锋在我国出现得较少,大多伴随着气旋出现。

冬、秋季一般出现在江淮流域和东北地区,夏季多出现在黄河流域。

16. 近年来,上海虹桥交通枢纽内超市越来越多,其吸引超市落户的主要区位条件是A. 人流量大B. 地价便宜C. 劳动力充足D. 商家聚集【答案】A【解析】上海虹桥交通枢纽,人来人往,人流量大,市场广阔,故A项正确;该处的地租较贵,故B项错误;超市布局与劳动力无直接关系,故C项错误;商家聚居会导致竞争力大,故D项错误。

17. 在四大洋沿岸均有分布的世界文化圈是A. 东亚文化圈B. 伊斯兰文化圈C. 太平洋文化圈D. 西欧文化圈【答案】D【解析】东亚文化圈、伊斯兰文化圈和太平洋文化圈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故A、B、C项错误;西欧文化圈在四大洋沿岸均有分布,故D项正确。

18. 2015年11月份我国宣布全面放开二孩政策,这一政策可能带来的影响是A. 从根本上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B. 提高了人口自然增长率C. 提高了城市化水平D. 改变人口空间分布基本格局【答案】B【解析】短期内只能缓解人口老龄化现象,不能解决,故A项错误;放开二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出生率,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故B项正确;城市化水平与该政策无关,故C项错误;人口迁移才会改变人口空间分布格局,故D项错误。

19. 下图示意某国1940-2013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情况。

该国在图示时间段内,人口最多的年份可能是A. 1970年B. 1985年C. 2005年D. 2013年【答案】B【解析】据图可知,自1940年到1985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一直是大于零,说明人口一直在增加,到1985年人口数量达到最大值,故B项正确。

20. 当“拉尼娜”发生时,住往会出现的现象是A. 热带太平洋东部暴雨频繁B. 南美太平洋沿岸鱼类大量死亡C. 东南亚地区持续干旱D. 亚洲东部沿海台风次数增加【答案】C【解析】拉尼娜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面温度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热带太平洋东部气流以下沉为主,出现暴雨现象降低,故A项错误;“拉尼娜”发生时,热带太平洋更加高温高湿,为热带风暴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故C项正确。

【点睛】拉尼娜现象拉尼娜现象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面温度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与厄尔尼诺现象正好相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