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州园林策划

苏州园林策划

JIANGS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本科毕业设计(策划方案)苏州园林宣传策划方案学院名称:艺术设计学院专业:广告学班级: 10 东广告学号: *********名:***指导教师姓名:张艳指导教师职称:讲师二〇一四年六月苏州园林宣传策划方案前言苏州园林是中国江苏苏州山水园林建筑的统称,又称“苏州古典园林”,以私家园林为主,起始于春秋时期吴国建都姑苏时(吴王阖闾时期,公元前514年),形成于五代,成熟于宋代,兴旺鼎盛于明清,到清末苏州已有各色园林一百七十多处,现保存完整的有六十多处,对外开放的园林有十九处。

1997年,苏州古典园林作为中国园林的代表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被胜誉为“咫尺之内再造乾坤”,是中华园林文化的翘楚和骄傲。

苏州园林主要有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网师园、怡园等。

苏州园林(Suzhou Gardens)苏州是中国著名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有“人间天堂,园林之城”的美誉。

这里素来以山水秀丽,园林典雅而闻名天下,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称。

苏州古典园林“不出城郭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有灵泉之致”。

1985年,苏州园林即被评为中国十大美景之一。

作为举世瞩目的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沉淀了二千五百余年吴文化底蕴。

约在公元前十一世纪,当地部族自号“勾吴”,苏州称“吴”。

公元前514年吴王阖闾建都于此,其规模位置迄今未变,在世界上少有。

在当今高度紧张的社会生活氛围中,古典优雅的人文文化遗产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取而代之的是时尚高档场所。

在当今人们为工作、物质、金钱而努力并逐渐麻木的时候,人们需要这样的一个地方来陶冶自己的情操,去感受自然之美,学会思考。

现在苏州园林不仅仅是一处景点,更是令人思考,感悟生活的地方,使心平静的地方。

希望人们重新认识人文文化遗产,从紧张忙碌的工作及生活中能找到一片净土。

一、背景分析苏州古典园林的历史可上溯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时吴王的园囿,私家园林最早见于记载的是东晋(4世纪)的辟疆园,历代造园兴盛,名园日多。

明清时期,苏州成为中国最繁华的地区,私家园林遍布古城内外。

16~18世纪全盛时期,苏州有园林200余处,保存尚好的有数十处,并因此使苏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

作为苏州古典园林典型例证的拙政园、留园、网师园和环秀山庄,产生于苏州私家园林发展的鼎盛时期,以其意境深远、构筑精致、艺术高雅、文化内涵丰富而成为苏州众多古典园林的典范和代表。

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苏州古典园林,一向被称为“文人园林”。

白居易在《草堂记》中说:“覆篑土为台,聚拳石为山,环斗水为池”,这是文人园林的范式。

苏州园林充分体现了“自然美”的主旨,在设计构筑中,采用因地制宜,借景、对景、分景、隔景等种种手法来组织空间,造成园林中曲折多变、小中见大、虚实相间的景观艺术效果。

通过叠山理水,栽植花木,配置园林建筑,形成充满诗情画意的文人写意山水园林,在都市内创造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城市山林”。

苏州园林吸收了江南园林建筑艺术的精华,是中国优秀的文化遗产,理所当然被联合国列为人类与自然文化遗产。

苏州园林善于把有限空间巧妙地组成变幻多端的景致,结构上以小巧玲珑取胜。

网师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统称“苏州四大名园”,素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之誉。

苏州园林代表了中国私家园林的风格和艺术水平,是不可多得的旅游圣地。

苏州园林是时间的艺术、历史的艺术。

园林中大量的匾额、楹联、书画、雕刻、碑石、家具陈设、各式摆件等等,无一不是点缀园林的精美艺术品,无不蕴含着中国古代哲理观念、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

“雨惊诗梦来蕉叶”,这是对苏州园林生动的写照;“风载书声出藕花”,这是对园林意境最好的描摹。

一面面古典之窗,一道道岁月之门,引领着我们走进“苏州园林”。

二、社会发展及现状“中国园林是世界造园之母,苏州园林是中国园林的杰出代表”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第21届会议对苏州古典园林的高度评价。

借助申遗扩大了世界的知名度,首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园林有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

古典园林旅游是苏州开发最早的一项旅游项目,苏州园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已成为苏州旅游的灵魂,是苏州全方位发展旅游产业的“有效载体”和无法替代的聚焦品牌。

近年来,苏州利用古典园林进一步开拓旅游空间,随着古典园林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了成功,使参观园林的游客络绎不绝,即使近年来苏州在古城、古镇、古运河两岸等旅游项目的开发和利用上呈现多元化发展的态势。

持续至自2009年以来,国内游客的70%以上,境外游客的80%以上都要游览苏州园林,可见园林旅游仍然是姑苏旅游市场上的拳头产品。

苏州园林与吴越文化紧密相连,历代又兴盛造园,才形成了独具风姿的园林胜地。

迄今保存较好、能分别代表我国宋、元、明、清南方园林风格的著名园林尚有数十处。

三、竞争者分析迪士尼作为全球娱乐、旅游、创意行业的“航空母舰”来到上海和常州中华恐龙园,对苏州旅游市场造成冲击,是不容置疑的,但冲击和影响到底有多大,我们要正确来评估。

(一)常州中华恐龙园和迪斯尼乐园的不同点:1.恐龙园的游乐设施更合适1米3以上的小朋友玩,幼儿园的小朋友玩的乐园好象就是摇滚恐龙蛋;跳跳龙;宝贝团团转。

而迪乐园的游乐项目合适幼儿园的小朋友玩。

其他的惊险系数逊色于恐龙园。

2.迪乐园里有很多的工作人员,总是会主动打招呼,面带笑容。

而恐龙园里好象没看见什么工作人员的,一切靠自己看地图。

3.对一些游乐项目,人多的时候,迪乐园有快速通行卡,而恐龙园里是S 排队伍。

如果是黄金周的话,这点是比较累人的。

4.恐龙园的面积要比迪乐园大好多,就黄金周来说,人流应该比较散得开。

5.迪乐园里有迪斯尼人物拍照,但恐龙园里没有。

6.恐龙园里也有相关产品出售,价格比较便宜的;但购买的人远远没有在迪乐园那么疯狂。

和产品的质量也是很有关系的。

7.迪乐园景区的酒店到乐园,需摆渡巴士过去;而恐龙园里则只要走走过去就行了,很方便。

因此不同的游客有不同的需求,就算是迪士尼这样的传奇景点,也不一定适合所有游客。

目前常州的旅游产品与迪士尼的区别在于,我市旅游业是以文化游、休闲游、主题公园产品为特色,有固定的客源,不会被迪士尼拉走。

此外,就目前的旅游市场来看,这块“蛋糕”是永远做不完的。

迪士尼不可能替代常州本土的特色旅游产品。

(二)常州恐龙园与香港迪斯尼乐园的比较之相同点:1.都是主题式公园。

2.都有配套的景点酒店,酒店的设施都比较好。

都在公园的外面。

3.公园里都分了不同的区域。

4.公园的地址都远离市区。

5.都有定时的剧目演出。

6.都有相关的商品出售。

(三)苏州园林与他们的不同点:苏州古典园林宅园合一,可赏,可游,可居,这种建筑形态的形成,是在人口密集和缺乏自然风光的城市中,人类依恋自然,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美化和完善自身居住环境的一种创造苏州园林吸收了江南园林建筑艺术的精华,是中国优秀的文化遗产,理所当然被联合国列为人类与自然文化遗产。

苏州园林善于把有限空间巧妙地组成变幻多端的景致,结构上以小巧玲珑取胜。

网师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统称“苏州四大名园”,素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之誉。

苏州园林代表了中国私家园林的风格和艺术水平,是不可多得的旅游圣地。

苏州园林是时间的艺术、历史的艺术。

园林中大量的匾额、楹联、书画、雕刻、碑石、家具陈设、各式摆件等等,无一不是点缀园林的精美艺术品,无不蕴含着中国古代哲理观念、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

(四)对手潜在带来的优势苏常州中华恐龙园州离上海很近,特别是城际铁路开通后,来往更方便。

迪士尼落户上海,对苏州而言也带来一些发展机遇,迪士尼更重要的是带来了西方旅游业先进的管理经验。

苏州的旅游企业有机会与国际先进的旅游企业正面竞争,加以应对,从而提升常州旅游企业的水平。

一方面,迪士尼每年吸引约1000万左右的游客,反而会拓展苏州远程游客的市场。

根据目前的情况,远程游客专程到苏州旅游的不多。

但今后这些游客从四面八方到上海迪士尼,就有可能选择到上海周边的城市转一转。

此外,苏州外部交通发达,尤其是城际铁路及京沪高铁开通后,上海人在一二个小时内往返苏州成为一种可能。

从这一点来说,迪士尼的落户,对苏州的旅游业更是一种机遇。

四、SWOT分析(一)优势1.经济优势苏州经济发展迅猛,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经济总量逐年登高,2012年一季度GDP2630亿同比增长7.8%,中国大陆排名第4位,仅次于上海、北京和广东,因此经济优势明显为苏州园林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2.区位优势东临上海,西接无锡、常州,南至嘉兴、湖州,北抵长江、南通,京杭大运河、312 国道、京沪线都经过苏州市。

从区域竞争力的角度出发,市域范围内的边缘地带应该是同周边城市关系最为密切的地区,也是资源、区位条件相对接近的地区。

所以,在产业政策定位及空间发展模式上应从整个区域出发,打破行政界限,从而确定苏州市域内各空间地带向外扩散或与之竞争的产业政策定位。

苏州市位于长江三角洲腹地,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中国大陆海岸线中部的长江入海口,这个区域地跨上海直辖市及浙江、江苏两省,包括上海市,浙江的杭州、嘉兴、湖州、宁波、绍兴、舟山及江苏的南京、镇江、扬州、苏州、常州、无锡、南通、泰州共15个市,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

长江三角洲是目前阶段我国区域范围内最大、人口最多、实力最强的经济区。

长江三角洲地区作为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的先导与示范区,200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859亿元,占全国的比重达18.6%。

16 城市增速均值达到14.1%,GDP 超过千亿元的城市已经达到11个,长江三角洲有人口约5600万,城市人口约2000万。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最大的旅游客源地,同时也是最大的旅游目的地。

据统计,江浙沪每年出游人数超过1个亿,旅游支出超过600亿,旅游出游能力和旅游消费水平均处于较高水平。

长三角聚居了一大批中、高端度假消费群体,为度假区休闲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大量客源储备。

同时区位优势的背后是集聚效应的产生。

长三角作为中国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吸引了全球的目光,既是国内最大的旅游客源地,亦是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因此在“长三角效应”的带动下,苏州旅游的发展空间将不断扩大。

3.交通优势苏州处在以上海为中心的沪、宁、杭大都市圈的中心位置,与无锡、常州联系紧密,交通便利。

京杭运河纵穿南北,沪宁铁路、沪宁高速公路横贯东西与上海相连,312国道和十苏王公路主干线十字交叉贯穿全境,且与上海虹桥国际机场相连的苏沪快速公路业已开通。

绕城高速公路与苏嘉杭高速公路相连。

距上海虹桥国际机场120km、上海浦东国际机场150km、南京国际机场240km、无锡硕放机场不到10km,而苏州光福机场就在区内,交通条件十分优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