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梁位置及作用不同各自的计算方法
相关标签:
•配筋
•框架结构
•拉梁
一、拉梁截面的高度取(1/15~1/20)L,宽度取(1/25~1/30)L,其中L为柱间距
二、当多层框架结构无地下室,柱下独立基础埋置深度又较深时,为了减小底层柱的计
算长度和底层位移,在±0,00以下适当位置设置的基础拉梁,从基础顶面至拉梁顶面为一层,从拉梁顶面至首层顶面为二层,即将原结构增加一层进行分析。
所以,框架梁(含拉梁)和柱的最终配筋宜取上述两次计算结果的较大值。
三、当多层框架结构无地下室,柱下独立基础埋置深度较浅而设置拉梁,一般应设置在
基础顶面,此时拉梁的配筋计算,可采用下列方法之一:(1)取拉梁所拉结的柱子中轴力较大者的l/10作为拉梁的轴心拉(压)力,拉梁按轴心受拉(压)构件计算。
此时柱基础按偏心受压考虑。
基础土质较好时,采用此法较为经济;(2)以拉梁平衡柱底弯矩,当抗震等级为
一、二级的框架结构,柱底组合弯矩设计值尚应分别乘以l.5和l.25增大系数;柱基础按
轴心受压考虑。
如拉梁承托隔墙或其他竖向荷载,则应将竖向荷载所产生的弯矩与上述两种方法之一计算的内力进行组合,按拉(压)弯构件或受弯构件计算拉梁纵向受力钢筋。
拉梁截面配筋:应上下相同,各不小于2f14,箍筋不少于Φ18@200,
四、拉梁的配筋构造。
拉梁纵向受力钢筋除满足计算要求外,正弯矩钢筋应全部拉通,
负弯矩钢筋50%拉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