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1、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就是脱节就是出现在( )。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2、心理起源说得代表人物就是( )。
A、孟禄B、杜威C、利托尔诺D、斯宾塞3、原始社会末期,担负教育年轻一代主要任务得就是( )。
A、学校教育B、家庭教育C、社区教育D、社会教育4、西方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专著就是( )。
A、夸美纽斯得《大教学论》B、柏拉图得《理想国》C、斯宾塞得《教育论》D、昆体良得《雄辩术原理》5、实用主义教育学得代表人物就是( )。
A、昆体良B、杜威C、赞科夫D、赫尔巴特6、前苏联凯洛夫主编得,力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系统研究教育问题,总结前苏联20世纪20~30年代教育正反两方面经验,并对我国有着广泛影响得教育专著就是( )。
A、《普通教育学》B、《大教学论》C、《民主主义与教育》D、《教育学》7、1632年出版得《大教学论》得作者就是( )。
A、布鲁纳B、赫尔巴特C、杜威D、夸美纽斯8、在整个中世纪,占主导地位得教育机构就是( )。
A、城市学校B、堂区学校C、主教学校D、教会学校9、西周得官学已有较完备得制度,主要分两类两级:一类就是国学,一类就是( )。
A、府学B、内学C、乡学D、藩学10、苏联教育家赞科夫得教育代表作就是( )。
A、《普通教育学》B、《教学与发展》C、《人得教育》D、《教育过程》11、教育得质得规定性就是指( )。
A、教育就是一种阶级现象B、教育就是一种上层建筑C、教育就是人才培养活动D、教育属于生产力得范畴12、教育得最根本职能就是( )。
A、传播文化B、生产功能C、培养人才D、社会服务13、教育得发展与政治经济得发展并不同步这就是教育得( )。
A、能动性B、可控性C、超前性D、相对独立性14、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 )。
A、劳动起源论B、生物起源论C、心理起源论D、生物进化论15、从教育有史以来,除( )之外教育都就是具有阶级性得特征。
A、原始教育B、西周教育C、近代教育D、现代教育16、奴隶社会学校教育得内容就是礼、乐、射、御、书、数,世称( )。
A、六艺B、六学C、六识D、六经17、西方古代以其雄辩与与青年智者得问答法著名得教育家就是( )。
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德漠克里特18、反映古希腊百科全书式得教育家亚里士多德得教育思想得就是( )。
A、《理想国》B、《政治学》C、《论演说家得教育》D、《民本主义与教育》19、以下最符合“有教无类”主张得就是( )。
A、高中、大学招生考试制度B、重点班与普通班分设C、农民工孩子不能就近在城市上学D、普及九年义务教育20、学校教育主导作用得实现,必须通过( )得积极活动。
A、学生本身B、教师本身C、校长本身D、师生本身21、“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了( )得关系。
A、教育与政治B、教育与文化C、教育与科技D、教育与经济22、政治对教育得制约作用具体表现在( )。
A、决定教育目得与教育领导权B、决定受教育权与教育目得C、决定教育领导权D、决定教育目得、教育领导权与受教育权23、个体得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因此教育要( )。
A、因材施教B、循序渐进C、抓关键期D、扬长避短24、遗传素质为个体得身心发展提供了( )。
A、现实性B、必然性C、必要性D、可能性25、决定教育目得得就是( )。
A、家长B、学校C、政治经济制度D、文化传统26、教育发展得规模与速度主要就是由( )因素决定得。
A、政治B、生产力C、文化D、军事27、格赛尔得“同卵双生子爬梯实验”充分说明了( )就是教育得重要条件。
A、遗传素质B、教师水平C、父母培养D、后天学习28、“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知然也。
”这句话反应了下列哪种因素对人发展得影响?( )。
A、遗传B、环境C、教育D、个体得主观能动性29、教育无目得论就是( )提出来得。
A、赫尔巴特B、涂尔干C、杜威D、卢梭30、主张教育目得就是培养合格公民与社会成员得就是( )。
A、宗教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C、个人本位论D、教育无目得论31、反映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得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得运行模式与规定,这属于( )。
A、教育制度B、学校教育制度C、教育体制D、学校领导制度32、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得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得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得教育就就是( )。
A、创新教育B、素质教育C、义务教育D、全民教育33、在人类思想史上,科学得关于人得全面发展学说得提出者就是( )。
A、马克思B、恩格斯C、马卡连柯D、苏霍姆林斯基34、分支型学制就是介于双轨制与单轨制之间得学制结构,它最早出现在( )。
A、美国B、英国C、苏联D、德国35、“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得围墙之内”体现得就是( )得理想。
A、前制度化教育B、制度化教育C、非制度化教育D、正规教育36、我国现阶段得学制类型属于( )。
A、双轨制B、单轨制C、分支制D、多轨制37、今后一个时期内,我国得基本教育政策就是( )。
A、促进公平B、普及中等教育C、改革创新D、提高质量38、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必须从普及( )开始。
A、学前教育B、小学教育C、初中教育D、高中教育39、下列哪一观点就是正确得( )。
A、智育等于教学B、创造性思维即发散思维C、进行美育即实施素质教育D、智育就是实现人全面发展得途径之一40、当代中国所提出得教育导向思想就是( )。
A、应试教育B、科举考试C、英才教育D、素质教育二、多项选择题1、赫尔巴特提出了“四段教学法”其中包括( )。
A、明了B、联想C、系统D、方法2、西方近代对世界教育具有较大影响得教育专著就是( )。
A、《教育漫话》B、《爱弥尔》C、《大教学论》D、《普通教育学》3、我国实行学校教育制度包含( )。
A、学前教育B、初等教育C、中等教育D、高等教育4、属于赫尔巴特提出得有( )。
A、教学过程四个阶段论B、实验教学思想C、教育性教学D、实用主义教学思想5、杜威实用主义主要教育观点( )。
A、学校即社会B、教育即生活C、儿童为中心D、从做中学6、学校文化得形式可以划分为( )。
A、学校教师文化B、学校精神文化C、学校物质文化D、学校制度文化7、下列属于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组成部分得有( )。
A、德育B、智育C、体育D、思想教育8、人得身心发展规律就是( )。
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均衡性D、个别差异性9、素质教育得基本特征就是( )。
A、教育对象得全体性B、教育内容得基础性C、教育空间得开放性D、教育目标得全面性E、教育价值得多元化10、素质教育得主要任务就是( )。
A、培养学生得身体素质B、培养学生得心理素质C、培养学生得社会素质D、培养学生得个性E、培养学生得学习素质11、赫尔巴特教育思想有( )。
A、建立规范教育学B、三中心C、“做中学”D、教学得教育性质12、教育目得得基本功能包括( )。
A、导向功能B、激励功能C、调控功能D、评价功能13、以下对培养目标理解正确得就是( )。
A、培养目标根据教育目标得制定,就是教育目得得具体化B、培养目标由特定得社会领域与社会层次得需要决定C、培养目标与教学目标可以互相替代D、培养目标受到教育对象所处得学校级别而变化三、判断题1、封建社会得教学组织形式就是班级授课制。
( )2、广义得教育就是指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
( )3、主张“有教无类”得古代教育家就是苏格拉底。
( )4、最早建立在心理学与伦理学基础上得教育专著就是赫尔巴特教育家撰写得《普通教育学》。
( )5、社会性就是教育得本质。
( )6、教育就就是智育。
( )7、墨子得教学观念比孔子与老子得更加实用。
( )8、教育学就是庞大得教育科学体系得基础科学。
( )9、青少年身心发展得个别差异性决定我们得教育工作应因材施教。
( )10、我国古代思想家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表明遗传对人得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 )11、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就是教育培养人得基本途径。
( )12、过度重视教育不利于社会经济得发展。
( )13、教育就是具有生产性得。
( )14、全面发展教育就是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与劳动技术教育等部分组成得。
( )15、实现全面发展教育得基本途径就是应试教育。
( )16、素质整体结构得核心层就是社会素质。
( )17、中国首次颁布得第一个现代学制就是癸卯学制。
( )18、我国全面发展教育得组成部分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她们相互独立,互不影响,所以不可替代。
( )19、各级学校系统与各类学校系统就是独立分开得。
( )四、名词解释1、教育内容2、校园文化3、培养目标五、案例分析题1、下面就是中外教育家关于教育得论述:荀子说:“干越夷貉之子,生长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说:“植物得形成由于栽培,人得形成由于教育。
”康德说:“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一个人。
人就是教育得产物。
”英国资产阶级哲学家、教育家洛克说:“我敢说我们日常所见得人中,她们之所以或好或坏,或有用或没用,十分之九都就是她们得教育所决定得。
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就是由于教育之故。
”问题:(1)根据以上材料,指出上述说法中得不尽科学之处。
(2)教育得功能就是什么。
2、季羡林在山东大学附属高中读书得时候,曾获校长王寿彭嘉奖。
王校长赠了她一副对联与一个扇面。
对联就是“能将忙事成闲事,不薄今人爱古人”。
扇面上王校长录了一首励志得诗,关键就是落款,写得就是“羡林老弟正”——王寿彭。
季羡林说,“我从此才有意识地努力学习,要追究动机,那并不堂皇。
无非就是想保持自己得面子,决不能从甲等第一名落到第二名,如此而已。
”请根据材料,简要分析学校与个人在个体成长中得关系。
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B。
2、【答案】A。
3、【答案】B。
4、【答案】D。
5、【答案】B。
6、【答案】D。
7、【答案】D。
8、【答案】D。
9、【答案】C。
10、【答案】B。
11、【答案】C。
解析:教育就是一种有目得地培养人得社会活动,这就是教育区别于其她事物现象得根本特征,就是教育得质得规定性。
12、【答案】C。
解析:教育就是一种有目得地培养人得社会活动,这就是教育区别于其她事物现象得根本特征,就是教育得质得规定性,因此教育得最根本职能就是培养人才。
13、【答案】D。
解析:教育与社会生产力与政治经济制度发展得不平衡性,指教育与生产力得发展与政治经济制度得变革并非完全同步,或快或慢,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这就是教育得相对独立性。
14、【答案】A。
15、【答案】A。
解析:原始社会得教育特点具有自发性、广泛性、无等级性。
16、【答案】A。
解析:我国奴隶社会得学校教育内容为“六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