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重汽分析报告一,背景分析从对中国重汽2011年年报的综合浏览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如下内容:1,企业的基本情况、生产经营特点以及所处的行业分析。
从年度报告所包含的相关信息,可以了解到中国重汽集团主要从事载重汽车、专用汽车、重型专用车底盘、客车底盘、汽车配件制造、销售;汽车桥箱及零部件的生产、销售;机械加工等。
2011年实现营业收入261亿元,比上年同期略有缩减,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62亿,相对于上年同期来说发生了显著下降,中国重汽作为中国重型汽车工业的摇篮,全球最大的重型汽车生产基地的重要地位得以动摇。
2,企业自身对经营活动及经营战略的表述、企业竞争状况以及政策法规对企业的影响。
在董事会报告中,涉及管理层讨论与分析概要、主营业务分行业、产品情况表报告期内利润构成、主营业务及其结构及主营业务盈利能力较前一报告期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说明,既包括对企业经营情况的描述,也包括2012 年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从公司的经营情况来看,过去的一年,受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国内汽车产业呈现整体下降趋势,重卡行业尤为突出。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11 年全国重卡销售同比下降13.4%,大部分企业盈利受到严重影响。
面对这种形势,公司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方式、调结构为主线,认真分析研究市场形势,公司在全体股东的领导和支持下,持续推行精益生产,不断创新管理,坚持把质量提升作为第一要务,努力降本增效,推动企业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公司全年累计销售汽车100,603 辆,同比下降7.97% ;实现销售收入260.58 亿元,同比下降9.84%,企业继续保持了稳定的发展势头。
报告期内营业收入2011年度较2010年度下降9.84%,主要由于本年重卡行业市场需求下降,销售收入相比2010年下降所致。
从对2012年的发展目标及任务来看,2012 年是实现“十二五”发展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
2012 年总的工作指导思想是:以企业国际化水平为目标,全面实施“二次创业”第二阶段战略措施,坚持技术创新,优化产品结构;坚持质量提升,创造市场优势;深入开展精益化管理,再创效益佳绩;提高机制保障能力,全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创造企业新优势实现新发展而努力奋斗。
2012 年工作目标是:预计产销汽车10.5 万辆,销售收入270 亿元。
并且为完成上述目标拟定了具体工作指标。
在对报告期内利润构成、主营业务及其结构、主营业务盈利能力较前一报告期发生重大变化的说明中,公司对各个方面都做了简单的分析说明。
在政策法规方面,从重卡行业来看,受国家法规和调控政策等因素影响,重卡企业发展仍将面临一些困难,重卡总量将可能小幅下降或与上年持平,需求结构也有可能有一些改变。
同时伴随着行业新进入者增多,重卡市场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工作也更具有挑战性。
但应该相信,公司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产品质量不断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加强,网络优势更加明显,尤其是公司提出“二次创业”后,在技术创新、质量提升、做强网络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为企业带来新的活力和动力,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长治久安打下良好基础。
3,企业的控股股东的持股及背景情况。
公司控股股东为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经营范围:组织本集团成员开发研制、生产销售各种载重汽车、特种汽车、军用汽车、客车、专用车、改装车、发动机及机组、汽车零配件、专用底盘、集团成员生产所需的物资供应及销售;机械加工;公路运输;科技开发、咨询及售后服务;许可范围内的进出口业务(限本集团的进出口公司),其持有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卡车股份有限公司63.78%的股权比例,为最大的股东,是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前十名股东中其他的九位股东股权比例均不足1%。
目质量和整体质量分析(一)对利润表及利润质量的分析第一,企业的毛利率在降低。
与上年相比,公司的营业收入及营业成本都在减少,而营业外支出在增加。
这意味着企业的毛利率在降低。
这种情况的出现一方面是本年度重卡行业市场需求下降,销售收入相比2010年下降所致,另一方面可能是近几年汽车销售行业竞争激烈的原因导致销售额下降。
总之,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实力还是比较强的。
第二,企业主营业务优势明显,市场份额继续扩大。
从公司披露的销售业务和规模来看,与2010年相比,公司的内销业务规模有所下降,出口业务规模更是大幅度的降低,但这主要来自于宏观环境的影响。
所以从整体上看,公司的业务出于波动的成熟期。
第三,企业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降低,财务费用增加。
与上年相比,公司的销售费用显著下降,管理费用下降较少,而财务费用则大大增加。
最引人注目的是,销售费用比上年有了大幅度的减少,然而财务费用却比上年同比增加了近70%。
这种情况的出现,应该与企业的销售量下降有关。
也是由于本年借款增加、贷款利率上调导致利息支出增加所致。
企业的财务状况呈现紧张趋势。
第四,资产减值损失减少。
主要由于本年济南桥箱在伪造金融票证案某银行存款5亿元已全额收回,与之相关的坏账准备1亿元转回所致。
第五,企业的未有投资收益。
这意味着企业对外控制性投资质量很低,没有分红能力。
第六.营业外收入降低较多。
无论是母公司自身报表,还是合并报表,本年度营业外收入均比上年度有较大幅度的减少。
考察一下附注资料就会发现,营业外收入减少主要由于本年诉讼利得和政府补助下降所致。
第七,关联方交易对利润的影响较大。
从本年度上市公司的合并报表附注来看,企业与关联方的交易,无论是采购还是销售,均对利润有很大影响。
(二)对现金流量表及现金流量的质量进行分析现金流量表反映了企业现金与现金等价物之和的收支汇总情况。
对现金流量表及现金流量的质量进行分析,主要应关注以下几点:第一,企业当期现金流量的基本态势。
从总体上看,企业当年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约为2.93亿元,其中,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约为3.38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约为3.34亿元,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约为2.89亿元。
这就是说,企业当年的投资活动表现为紧缩的态势,资金的来源主要是借款,不能为年末的现金存量做出贡献。
第二,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充分程度。
我们已经知道企业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最好能够完成:1)补偿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与其他长期资产摊销费用;2)支付现金股利;3)支付利息费用。
从报表内容来看,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约为3.38亿元,而当期固定资产折旧约为2.54亿元。
这就是说,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不是很充分,虽然可以满足基本的支付需求,但是没有足够的余量支持企业投资规模的扩大。
第三,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与企业发展战略之间的吻合程度。
本年度企业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出量主要为收到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从规模分布来看,“收到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的母公司报表数额与合并报表本项目的数额几乎完全一致。
这就说明公司对母公司的投资是主导。
第四,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与经营活动、投资活动与现金流量之和的适应程度。
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主要为取得借款23.6亿元。
实际上,从公司年初现金存量规模和本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能力来看,企业有可能需要进行一些筹资活动来支付企业的现金流转。
因此,从财务需求的角度分析,企业似乎需要进行借款。
(三)对资产负债表的总体状况、项目质量、资产结构和资本结构质量进行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企业资产负债表的总体状况进行初步分析。
从资产总体上看,企业的资产总额从年初的约197亿元降低到年末的约187.4亿元。
从结构来看,企业年末资产总额中,有约155.9亿元的流动资产,其中货币资金约40.3亿元,应收票据约50.4亿元,应收账款约14.3亿元,预付款项约2.4亿元,较小规模的其他应收款和存货约48.5亿元。
在非流动资产方面,企业固定资产账面净额约为21.7亿元,在建工程约为2.9亿元,递延所得税资产约为2.5亿元。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企业的经营性资产占资产的绝大多数,盈利模式是典型的经营主导型。
从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来看,企业的负债几乎全是流动负债。
流动负债期初余额约为150.7亿元,期末余额约为121.4亿元,减少了29.3亿元。
企业债务降低的项目主要集中在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付账款和其他应付款上。
就偿债能力而言,表面上看,企业由于流动资产对流动负债的账面保障度不高而存在一定的偿债能力问题。
但是,前面的分析表明,企业利润的规模和产生现金流量的的能力较高,企业短时间内不会出现较大的偿债压力问题。
就总资产对总负债的保障来看,尽管资产负债率已经够高,但由于资产的整体盈利能力较高,企业长期发展的融资前景应该是光明的。
从对资产整体的初步观察来看,企业不良资产占用较低,资产整体质量较高。
2,对货币资金及其质量的分析。
从整体规模上看,企业货币资金由年初的38.3亿元增加到年末的40.3亿元,增长幅度不大。
实际上,我们在前面对现金流量表的分析中,已经对企业现金余额变化的原因、过程和质量进行了分析。
从上述分析可以判断:企业现金存量的增加不是靠贷款获得的,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的积累。
必须指出的是,不能仅仅以货币资金余额的大小来直接判断其质量是好还是坏,关键要考察该余额与企业整体经营规模的适应程度。
3,对短期债券质量的分析。
(1)关于应收票据。
与年初应收票据规模相比,企业年末的应收票据有很大幅度的增加,并成为商业债券的主体。
这表明,企业商业债权的回款状况较好,债权整体质量较高。
(2)关于应收账款及坏账准备。
从规模上看,与年初相比,企业应收帐款的规模有了小幅度的下降。
查看一下报表附注就会发现,企业计提的坏账准备规模比较小。
这说明,企业年末应收账款的变现质量较高。
(3)关于其他应收款。
企业的其他应收款年初规模4.3亿元,年末则不足1亿元。
在附注中了解到,企业在年初计提了近20%的坏账准备,年末计提了较小规模的坏账准备。
从附注来看,该项目主要由应收供应商质量索赔款、备用金、到期未托收银行承兑汇票等构成,应收关联方款项的规模0.01%也不是很大,应该说公司其他应收款并没有被关联方大额占用的痕迹,因此年末的其他应收款中的相应部分会很快在来年转化为费用。
总体来看,企业的短期债权质量较高。
4,对存货质量进行分析。
从上市公司自身的报表附注中,可看到存货的构成、规模和跌价准备计提的有关情况。
从存货构成看,存货构成包括:原材料、在产品、库存商品、低值易耗品和委托加工物资等,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这些构成项目年末规模均低于年初规模。
从存货规模看,存货年末规模与年初规模相比较减小了近一半。
从这个层面看,企业存货整体质量在下降。
从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方面分析,本年度的计提减少,一方面是原材料以前年度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的原材料可变现净值上升,另一方面是库存商品以前年度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的库存商品可变现净值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