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率先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太空,得出天体运行的相关数据,有力地支持了“日心说”的科学家是()
A. 哥白尼
B. 伽利略
C. 牛顿
D. 爱因斯坦
2.在室温下,用绷紧的橡皮膜把一个空锥形瓶的瓶口封上,然后把瓶子放入热水中,如图所示,橡皮膜会向外凸。
下列关于瓶内气体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会加剧
B. 内能会增大
C. 质量会不变
D. 压强会减小
3.中国古诗词中蕴含了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月落乌啼霜满天”——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B. “雾里山疑失,雷鸣雨未休”——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C. “遥知不是雪,为何暗香来”——香气袭来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D. “可怜九月初三夜,解似珍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
4.小亮将两只相同的气球在自己的头发上摩擦后,就可以让一只气球在另一只气球上方“跳舞”(如图)。
对该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 摩擦的方法创造了电荷使两气球带了电
B. 摩擦的方法使气球分子发生转移而带电
C. 这种现象与验电器的工作原理相同
D. 两气球因带了异种电荷而互相排斥
5.下列关于小粒子与大宇宙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炒菜时油烟上升,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B. 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太阳和其他行星围绕地球转动
C. 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提出,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
D. 松软的馒头用手一捏,体积会变小,这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
6.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如上图丁,两位同学分别握住处于原长的弹簧的两端,可以将人比作组成某些物质的分子,物质被压缩,分子间表现出斥力:物质被拉伸,分子间表现为引力。
B. 如上图丙,玻璃片重为G,当测力计显示的力比G大很多时,仍然不能将玻璃片从水面提起。
主要说明水分子和水分子之间有引力,玻璃分子与玻璃分子之间有引力
C. 如上图乙,两个底面很平、很干净的铅柱压在一起后好像“粘”成一个整体,甚至在下面挂上重物也拉不开。
主要说明分子是不停运动的。
D. 如上图甲,量筒里上方清水和下方蓝色硫酸铜溶液静置几天,界面模糊。
扩散现象主要原因是分子引力。
7.如图所示的模型图中正确表示了氢原子结构的是( )
A. B. C. D.
8.如图所示,封闭在注射器中的水很难被压缩,这一现象说明了水的( )
A. 分子运动很快
B. 分子数量很多
C. 分子间存在引力
D. 分子间存在斥力
9.下列几个粒子中,空间尺度最小的是()
A. 电子
B. 夸克
C. 中子
D. 原子
10.面对宇宙万物,人类一直在探索,如图是今年问世的第一张黑洞照片,下列关于小粒子与大宇宙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黑洞的特点是质量很大而体枳很小
B. 地球尺度大于银河系
C. 分子是不可再分的粒子
D. 固体分子间没有空隙
11.下列物体按照尺寸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是( )
A. 地球‹太阳系‹宇宙‹银河系
B. 地球‹太阳系‹银河系‹宇宙
C. 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球
D. 银河系‹宇宙‹太阳系‹地球
12.将复写纸夹在两张白纸之间后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分别取两个盛有等量冷水和热水的相同铝质易拉罐压在纸上。
一段时间后,发现纸上留下痕迹的颜色深浅不同。
该现象说明()A. 分子热运动与温度有关 B. 分子间存在引力 C. 分子间存在斥力 D. 分子间有空隙
13.下列各项排列中,按照尺度的数量级由大到小排列()
A. 银河系、太阳系、分子、原子核、电子
B. 太阳系、银河系、原子核、分子、电子
C. 银河系、太阳系、原子核、分子、电子
D. 太阳系、银河系、分子、原子核、电子
14.新型防菌“纳米纸”是由微颗粒(1﹣50nm)制备得到,在“纳米纸”的表面细菌无法停留且油水不沾,与此现象有关的判断正确的是()
A. 油与“纳米纸”分子间有斥力没有引力
B. 组成“纳米纸”的分子间没有间隙
C. 油分子间引力使纸面上的油汇集成小油珠
D. “纳米纸”可阻止细菌分子无规则运动
15.电视机的荧光屏上经常有许多灰尘,这主要是因为()
A. 灰尘的自然堆积
B. 荧光屏有较强的吸附灰尘的能力
C. 电视机工作时,屏表面温度较高,吸附灰尘
D. 电视机工作时,屏表面有静电吸附灰尘
二、填空题
16.山西老陈醋已有3000余年的历史,素有“天下第一醋”的盛誉,以色,香,醇,浓,酸五大特征著称于世。
小明周末参观醋厂,远远就闻到了浓郁的醋香,这是________现象,这种现象说明________。
17.在银河系、宇宙、太阳系中尺度最大的是________。
组成原子的质子、中子、电子中质量最小的是________。
同种物质在固态、液态和气态中,分子间作用力最小的是________。
18.在街上,我们常常能闻到从蛋糕店“飘”来的香味,这种现象在物理学上叫做________现象,它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________。
19.如图所示,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表明分子间有________;两个铅块紧压在一起,下端能挂上钩码,表明分子间存在着________.
20.卢瑟福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认为原子由________和核外________组成的.
21.人类对太阳系及整个宇宙的探索,经历了非常漫长的过程,我们观测到的宇宙是由
________组成的。
科学研究发现任何物质都是由________或________组成的。
22.校门口新搬来一个烤臭豆腐的小摊,同学们远远就能闻到臭豆腐的味道,这属于________现象,臭豆腐经烧烤后,温度升高,分子无规则运动________。
(温馨提示:请注意食品卫生!)
23.我们可以通过宏观现象来认识微观粒子.
(1)荷叶上两滴水珠接触时,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珠,这一事实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在岸上可闻到荷花的清香,说明分子________.
(2)如图,将针插在绝缘底座上,把铝箔条架在针顶端.用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由于
________ (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而带正电,用这根玻璃棒靠近静止的铝箔条一端时,铝箔条会旋转起来,这表明:带电物体能________轻小物体.
三、综合题
24.如图所示,往试管装进一半染红的水,再注满酒精,加盖密封后静置一段时间。
(1)混合后酒精和红水的总体积明显________,此现象说明分子间有________。
(2)酒精和红水混合液的颜色逐渐________,此现象说明分子处在________。
(3)荷叶上两滴水珠接触时,会自动结合成________ 的水珠,此事实说明分子间存在着
________。
25.同学们知道,地球周围的物体均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必须克服地球的引力才能飞出地球。
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告诉我们:如果人造地球卫星以7.9km/s的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就能环绕运转,这个速度就叫第一宇宙速度;如果人造地球卫星的速度达到11.2km/s就能克服地球的引力而绕太阳运行,这个速度叫第二宇宙速度;如果人造地球卫星的速度达到16.7km/s,它就能飞离开太阳系,到达其他恒星去,这个速度称为第三宇宙速度。
(1)物体环绕地球速度叫________速度,大小为________ km/s。
(2)物体环绕太阳速度叫________速度,大小为________ km/s。
(3)物体能飞离太阳的速度叫________速度,大小为________ km/s。
答案
一、选择题
1. B
2. D
3. C
4. C
5. C
6. A
7. A
8. D
9. B 10. A 11. B 12. A 13. A 14. C 15. D
二、填空题
16. 扩散;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17. 宇宙;电子;气态
18. 扩散;运动(或做无规则运动)
19. 间隙;引力
20. 原子核;电子
21. 物质;分子;原子
22. 扩散;加快(剧烈)
23. (1)引力;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2)失去电子;吸引
三、综合题
24. (1)减小;间隙
(2)均匀;不停运动中
(3)一滴较大;吸引力
25. (1)第一宇宙;7.9
(2)第二宇宙;11.2
(3)第三宇宙;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