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期中试卷卷面分值:100分 答卷时间:100分钟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关于一名普通中学生人体数据的估测中,下列最接近真实情况的是( )A .步行速度约为15m/sB .体重约为500NC .身高约为1680cmD .体积约为2m 3 2. 一块铁块的质量会发生变化的情况是( )A .将它熔化成铁水B .磨掉铁块一个角C .把它轧成薄铁片D .从地球运到月球3.5月81日是“世界无烟日”,很多公共场所贴了如图所示的标志,这主要是考虑到在空气不流通的房间里,只要有一个人吸烟,整个房间就会充满烟味,这是因为( )A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B .分子间有引力C .分子间有斥力D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4.下列实例中,材料的选用与描述的物理属性不相符...的是( ) A .电线的线芯用铜制成,是因为铜的导电性好B .房屋的天窗用玻璃制成,是因为玻璃的透光性好C .水壶的把手用胶木制成,是因为胶木的导热性好D .划玻璃的刀刃用金刚石制成,是因为金刚石的硬度大 5.下列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正确的是( )A .太阳是宇宙的中心B .水和酒精混合总体积减小可以作为分子间有间隙的证据C .原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粒子D .用摩擦的方法可以创造电荷6. 小岩同学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酸奶的密度,下列操作步骤中多余的是( )A .用天平测量空烧杯的质量B .将酸奶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量烧杯和酸奶的总质量C .将烧杯中的酸奶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测出量筒中酸奶的体积D .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酸奶的总质量7.四个悬挂着的通草小球,静止时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球与C 球一定带有异种电荷B .B 球可能带电,也可能不带电C .B 球与D 球一定带有同种电荷 D .D 球可能带电,也可能不带电8.在实验时,小明将一个正常的铁质外壳测力计的挂钩挂在铁架台上,静止时有如图所示的示数。
接着,他把这个测力计像图中乙那样,上下各挂一个0.5N的钩码,并挂到甲A BCDB C测力计下,则甲乙两测力计的示数分别是( )A .1.0N 和1.5NB .1.0N 和0.5NC .2.0N 和1.5ND .2.0N 和1.0N9.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M 、N 上的物体P 、Q ,分别在F P =5N 、F Q =3N 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确定( )A .桌面M 一定比N 粗糙B .P 的速度一定大于Q 的速度C .P 的质量一定大于Q 的质量D .P 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于Q 受到的摩擦力 10.如图所示,物体受到非平衡力的是( )11.研究牛顿定律时运用了实验和推理的方法,以下声现象的探究中运用该方法的是( )固体能否传声 真空能否传声 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响度与振幅的关系A B C D12.关于运动和力,正确的说法是( )A .将锤柄在石墩上撞击几下,松动的锤头就紧套在锤柄上,这是利用了锤柄的惯性B .竖直向上抛出的排球,在空中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受到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C .踢出去的足球还能在水平地面上继续运动,是因为足球受到惯性力的作用D .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该物体一定受到平衡力的作用13.小刚用水平推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讲台桌,结果没有推动(如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讲台桌不受摩擦力B .推力与讲台桌的重力大小相等C .推力小于地面对讲台桌的摩擦力D .推力与地面对讲台桌的摩擦力大小相等14.有甲、乙两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做水平直线运动.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两物体运动过程中水平方向上的受力情况是( ) A .两物体都受平衡力作用 B .两物体都不受平衡力作用A .弯道上沿曲线滑行的运动员B .吊在天花板下静止的电灯C .路上匀速直线行驶的汽车D .空中匀速直线下落的降落伞C .甲受平衡力作用,乙受不平衡力作用D .甲不受平衡力作用,乙受平衡力作用15.若小球在运动过程中只受到力F 的作用,且运动过程中力F 始终保持不变,则小球的运动轨迹(用虚线表示)不可能的是( )二、填空题(每空1分 共23分)16.春天即将到来时,漫山遍野的青梅散发出阵阵清香。
这是香气分子_________形成的。
如果天气晴暖,香气更浓。
因为温度高,香气物质分子无规则运动更加__________的缘故。
17.踢出去的足球在草地上继续向前滚动,是因为足球具有___________,足球滚动的越来越慢是因为足球___________________(填“受平衡力”、“受非平衡力”或“不受力”)。
18.各种原子都有相似的结构,原子的中心有________,周围的电子绕其运动。
用原子结构的知识可以解释摩擦起电现象:毛皮与橡胶棒摩擦后,橡胶棒带负电是因为橡胶棒___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摩擦起电的现象,请举出一个实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如图所示的是同一木块先后两次在同一水平面上运动时,在相等时间内连续拍摄的“频闪”照片。
由图可知,两次实验中,木块的速度____________,木块所受拉力的大小___________(均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20.为了测量一元硬币的密度,小刚用天平测量10枚硬币的质量,平衡时右盘所加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图(乙)是10枚硬币放入量筒前后的液面情况。
由测量可得10枚硬币质量为_______g ,10枚硬币的体积为________ml .所测硬币材料的密度为_________kg/m 3.21.如图所示,开门时,人们用力在门边沿A 处推比在门中部B 处推更容易推开门。
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 有关。
22.月球对它表面附近的物体也有引力,这个力大约是地球对地面附近同一物体引力的1/6。
一个连同随身装备共90kg 的宇航员,在月球上质量为______kg ,重为______N 。
(g=10N/kg )图(甲)1 0234 550g10gg 图(乙)mL 50 401030 mL 50 1020 30 204023.图中是物理教材中的两幅插图,甲图表示小铁球受磁铁作用的情况,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乙图是坐在船中的人用手推另一只船时,自己坐的船同时后退,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__的。
24.如图所示,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直线下降,已知人和伞的总重为750N ,则人和伞受到的阻力大小为________N ,方向是________。
25.通过探究发现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接触面积的大小无关。
如图甲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的木块A 和B 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16N 的水平拉力F 1的作用下,A 、B 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若将A 、B 紧靠着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 2推A 使它们一起也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乙所示,则F 2是_________N ;若要让图乙中的A 、B 在水平桌面上一起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在不撤除F 2的情况下,应该在B 的右端施加乙大小为_________N 的水平向左的推力。
26.如图甲所示,用一拉力传感器(能感应力大小的装置)水平向右拉一水平面上的木块,A 端的拉力均匀增加,0 -t l 时间木块静止,木块运动后改变拉力,使木块t 2后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计算机对数据拟合处理后,得到如图乙所示拉力随时间变化图线,回答下列问题:当用F=5.3牛的水平拉力拉静止的木块时,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 牛;若用F=5.8牛的水平拉力拉木块,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 牛。
三、作图题(每题3分,计9分)27. ①请在下图中画出压缩的弹簧对拇指弹力的示意图。
②请在图中画出小球所受力的示意图。
③如图所示,一物体以某一速度冲上表面粗糙的固定斜面,请画出物体在上滑过程中所受的力的示意图.(不考虑空气阻力,所有力的作用点画在物体的重心)v乙 甲四、简答题( 每空1分 每选2分 共38分)28.如图是小华测量木塞体积的实验,由图可知木塞的体积是______cm 3,其中四个步骤中不需要的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29.方宇的妈妈买了一件昆仑玉首饰,聪明的方宇怀着好奇之心想测量一下它的密度,于是方宇利用了天平、大杯、小杯和密度为ρ水的水这些手边有限的器材,进行了以下测量:(1)方宇测昆仑玉首饰质量的操作步骤如下:A .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横梁平衡时,应先将________________;然后调节___________________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
B .称量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移动游码使天平重新恢复平衡,测出昆仑玉首饰的质量为m(2)方宇测昆仑玉首饰体积的操作步骤如下: A .测出空小杯的质量m 1B .把装了水的大杯和空的小杯如图放置C .把昆仑玉首饰缓缓放入大杯中,大杯中部分水溢进小杯D .测出承接了溢出水的小杯的总质量m 2请你指出上面测体积的操作步骤B 中的错误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本题中出现过的物理量符号表示:(若步骤B 中的错误已改正)石块体积V=___________;石块密度ρ石=_________________。
30.在“制作橡皮筋测力计”的活动中,同学们发现:在一定的范围内,橡皮筋受到的拉力越大,橡皮筋的长度越长。
根据这一现象,小明和小丽提出如下猜想(如图)。
究竟谁的猜想正确呢?他们决定一起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1)要完成实验,除了需要一根橡皮筋、若干个相同的钩码、铁架台和细线外,还需要的器材是________________。
① ③ ④② 51ml50ml 金属环 54ml 木塞 木塞及 金属环 60ml(2)小明和小丽的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拉力(钩码总重)F/N 0 0.5 1.0 1.5 2.0 2.5橡皮筋的总长度L/cm 4.5 5.1 5.7 6.3 6.9 7.5橡皮筋伸长的长度△L/cm 0 0.6 1.2 2.4 3.0①没有挂钩码时,橡皮筋的长度L0=____________cm。
②请将表格中第3行的数据补充完整。
③要判断小丽的猜想是否正确,应对表格中的哪两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答:应对___________(选填序号)两行数据进行比较。
④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认为实验能初步验证谁的猜想是正确的?答:___________。
你是如何分析数据并做出此判断的?请简要写出你的判断依据: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