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唾液淀粉酶的制备

唾液淀粉酶的制备


(2)光密度计法 (3)用本法定量,正常人数值为: 白蛋白 54.0 % ~ 73.0 % 540 ~ 730 g/L α1球蛋白 2.8 % ~ 5.1 % 28 ~ 51 g/L α2球蛋白 6.3% ~ 10.6 % 63 ~ 106 g/L β球蛋白 5.2 % ~11.0 % 52 ~ 110 g/L γ球蛋白 12.5 % ~ 20.0 % 125 ~ 200 g/L
实验一 氨基酸的分离鉴定——纸层析法 【实验目的】
1.掌握纸上层析的一般原理和操作方法。 2.了解氨基酸的特征性颜色反应。 3.学会分析未知样品的氨基酸成分。
பைடு நூலகம்
【实验原理】
纸上层析法是分配层析法中的一种,常以滤纸为惰性 支持物。纸上层析法是分离、鉴定和定量测定氨基酸、糖 类、抗生素等有机物质的一项重要而简便的分析方法。所 用设备简单、操作方便,使用样品少,分离效果好,为近
代生物化学分析中重要技术之一。此法广泛地应用于科 研和生产分析工作中。 纸上层析的原理:常以水和有机溶剂作为展层剂; 水和有机溶剂互溶后形成两个相:一个是饱和了有机溶 剂后的水相,一个是饱和了水后的有机溶剂相。由于滤 纸纤维素上的羟基和水分子有较大的亲和力,而与有机 溶剂的亲和力相对较弱,因此我们认为水相为固定相, 有机溶剂相为移动相。由于物质的极性大小不同,在两 相中分配比例有所差异。极性小的物质在有机相中分配 较多,随有机相移动较快;而极性大的物质在水相中分 配较多,移动相对较慢,从而将极性不同的物质分开。 一般来说,在相同的条件下,每种物质都有其固定的Rf
DNA(或RNA)即与蛋白质分开,可用氯仿-异戊醇将蛋白 质沉淀除去,而DNA则溶解于溶液中。向溶液 中加入适 量乙醇,DNA即析出。 为了防止DNA(或RNA)酶解,提取时加入EDTA(乙二 胺四乙酸)。
【实验试剂与器材】
1.5mol/LNaCl溶液:将292.3g NaCl溶于水,稀释至 1000ml。 2. 0.14mol/LNaCl-0.15mol/LEDTA-Na溶液: 溶 8.18gNaCl及37.2gEDTA-Na于蒸馏水,稀释至 1000ml。
实验六
实验七 实验八
血清中总胆固醇的测定 (操作性) 4学时
唾液淀粉酶活性的观察 (综合性) 4学时 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 (操作性) 4学时

实验九
脂肪酸的β-氧化 (操作性) 4学时


实验十
琼脂糖胶电泳法分离乳酸脱氢同工酶 (操作性) 4学时
实验十一 酪蛋白的制备 (操作性) 4学时 实验十二 肝脏谷丙转氨酶活力测定 (综合性) 3学时
蛋白质与染料结合速度很快,2min就可以反应完全, 并可以稳定1h,蛋白质-染料复合物有很大的消光系数, 使得测定蛋白质浓度是灵敏度很高。测定范围为10-100μg 蛋白质,微量测定时达到1-10μg蛋白质。此反应反复性好 精度高,线性关系好。
【实验试剂与器材】
1、标准蛋白液(0.1mg/ml)0.2g结晶牛血清白蛋白用 0.9%NaCl 稀释到2000ml。 2、0.9%NaCl 3、考马斯亮蓝试剂:100mg考马斯亮蓝G250溶于50ml 5%乙醇中,加100ml85%磷酸,蒸馏水稀释 1000ml,滤纸过滤。 4、待测蛋白:人血清,用前用0.9%NaCl稀释200倍。
【实验步骤】
1.薄膜准备 2.点样
3.电泳
4.染色和漂洗
+
白蛋白(A)
α2 α1
β
γ
5.薄膜和透明 6.定量 (1)洗脱法
每种蛋白占总蛋白量的 百分数( %) 该种蛋白管光密度读数 100% 各管光密度读数之和
注意!白蛋白因加入NaOH的量比其他管多,其光密度值 应乘以稀释倍数,得到数值再代入上式中计算。
HCL 9.55 ml,补加蒸馏水至 1000 ml,测试其 pH应 为 8.6。 2 、染色液:取氨基黑 10B 1.0 g,磺基水杨酸 10 g,加冰 醋酸20ml,蒸馏水 400ml,摇匀溶解。 3、漂洗液:2.5%醋酸 4、洗脱液:0.02 mol/L NaOH溶液 5、透明液:无水乙醇7份,冰醋酸3份混合即成。
3.25%SDS溶液:溶25g十二烷基硫酸钠于100ml 45%乙醇。 4.0.015mol/LNaCl-0.0015mol/L柠檬酸三钠溶液,氯化 钠0.828g及柠檬酸三钠0.341g溶于蒸馏水,稀释至 1,000ml。 5 .氯仿-异戊醇混合液:氯仿:异戊醇=24:1(V/V)。 6 . 1.5mol/LNaCl-0.15mol/L柠檬酸三钠溶液: 氯化 钠82.8g及柠檬酸三钠34.1g溶于蒸馏水,稀释至 1,000ml。 7 . 3mol/L乙酸钠-0.001mol/LEDTA-Na溶液:称取 乙 酸钠408g、EDTA-Na0.372g溶于蒸馏水,稀释至 1,000ml。 8 . 70%乙醇、80%乙醇、95%乙醇、无水乙醇。
实验四 动物肝肝脏DNA的分离与鉴定 【实验目的】
学习常用的DNA分离方法 。
【实验原理】
在浓氯化钠(1-2mol/L)溶液中,脱氧核糖蛋白的溶 解度很大,核糖蛋白的溶解很小。在稀氯化钠 (0.14mol/L)溶液中,脱氧核糖核蛋白的溶解度很小,核 糖核蛋白的溶解度很大。因此,可利用不同浓度的氯化 钠溶液,将脱氧核糖核蛋白和核糖核蛋白 从样品中分别 抽提出来。 将抽提的核蛋白用SDS(十二烷基硫酸钠)处理,
目 录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四 实验五
氨基酸的分离鉴定——纸层析法 (操作性) 4学时
考马斯亮蓝结合法测定蛋白质浓度 (操作性) 3学时 血清蛋白的醋酸纤维薄膜电泳 (验证性) 5学时 动物肝肝脏DNA的分离与鉴定 (操作性) 3学时 血液中葡萄糖的测定 (操作性) 3学时
【实验试剂与器材】
(一)仪器 1、电泳仪; 2、电泳槽; 3、恒温水浴箱; 4、721型分光光度计 (二)材料 1、人血清或鸡血清 2、醋酸纤维素薄膜 (三)试剂 1、0.05 mol/L巴比妥钠-HCL缓冲液(pH8.6):取巴 比妥钠10.3 g,加蒸馏水约800 ml溶解后,加入lmol/L
二、未知样液的测定 另取一干净试管,加入样品1.0ml及考马斯亮蓝染液 4.0ml,混匀,室温静置3min,于波长595nm处比色,读 取吸光度。在标准曲线上查找蛋白质浓度。
【注意事项】
1、如果测定的要求很严格,可以在试剂加入5-20min内测 定吸光度,在这段时间内样色很稳定。 2、测定中,蛋白质-染料复合物会吸附在比色皿上,实验 证明可以忽视。测定完后可以用乙醇洗干净。
图2.层析谱 1.原点;2.层析点;3.溶剂前沿
5 .计算 用尺量出原点到斑点中心距离以及原点到溶剂前沿 距离,计算各标准氨基酸和混合氨基酸的Rf值。
【注意事项】
(1)在整个操作过程中,手只能接触滤纸边缘,否则手指 上的氨基酸会造成滤纸上众多斑点。 (2)在点样时,不要将毛细管插错了试剂瓶。 (3)展层结束后,切勿忘记用铅笔描出溶剂前沿。 (4) 点样斑点不能太大(其直径应小于0.5cm),防止氨 基酸斑点重复;吹风温度不宜过高,否则斑点变黄。 (5)根据目的、要求,选择合适溶剂系统。
《生物化学实验》
课程简介
生物化学课程是一门与生物技术相关的专业基础必修课, 本实验课程是附属于该课程的一个教学环节,开设操作性、验证 性、综合性等实验项目,实验内容主要进行生物分子(蛋白质、 核酸、糖、维生素)的定性、定量测定和分离提取制备,学习酶 活性和维生素的测定方法等实验,涉及了生物化学的基本实验技 术及典型仪器设备。通过实验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生物化学的基本 知识和基本理论的理解,掌握生物化学的主要方法与技术,包括 经典的、常规的、以及现代的方法与技术。
掌握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的原理和操作过程。
【实验原理】
血清中各种蛋白质的等电点不同,在pH8.6的巴比 妥缓冲液中,各种蛋白质所带的净电荷量不相等,加上 蛋白质分子大小不相同,在电场中移动的速度就不等, 例如,白蛋白等电点比其他蛋白质低,在pH8.6时带的负 电荷比其他蛋白质多,加上白蛋白的分子较小,因此在 电场中比其他蛋白质移动速度快。这样,血清蛋白质在 醋酸纤维素薄膜上就可以形成区带,用以分离和分析蛋 白质。
5、漩涡混合器 6、移液管0.5ml(×2),1.0ml(×2),5ml(×1) 7、分光光度计 8、试管1.5cm×15cm (×8) 9、量筒100ml(×1) 10、电子分析天平 11、试管架(×1)
【实验步骤】
一、标准曲线线的绘制 取7支干净试管,按下表进行编号并加入试剂。以 A595为纵坐标,标准蛋白质年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 曲线。
(2)酸相溶剂:正丁醇:80%甲酸:水=15:3:2(体积比) 2、显色贮备液:0.1%水合茚三酮丙酮溶液 3、V(0.1%硫酸铜):V(75%乙醇)=2:38溶液。 4、混合氨基酸溶液6mg/ml。 5、滤纸。 6、烧杯10ml(×1)。 7、剪刀。 8、层析缸(×2)。 9、微量注射器10μl (×1)或毛细管。 10、电吹风(×1)。 11、722型(或7220型)分光光度计。
实验二 考马斯亮蓝结合法测定蛋白质浓度 【实验目的】
学习考马斯亮蓝法测定蛋白质浓度的原理和方法。
【实验原理】
考马斯亮蓝测定蛋白质含量是利用蛋白质--染料结合 法的原理,定量测定微量蛋白质浓度快速、灵敏的方法。 考马斯亮蓝G-250存在着两种不同样色形式,红色-棕 黑色和蓝色。染料与蛋白质结合后有红色-棕黑色和蓝色 形式,最大光吸收由465nm变成595nm,测定595 nm吸光 的增加量,可以测定与其结合的蛋白质的量。
试管号 试剂 1mg/ml标准 蛋白液/ml 0.15mol/L NaCl/ml 考马斯亮蓝 染液/ml
1 0.1
2 0.2
3 0.3
4 0.4
5 0.5
6 0.6
1
4.0
0.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