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道德经的智慧启示章节满分答案

道德经的智慧启示章节满分答案

对应章节第一章成绩类型分数制截止时间2017-11-30 23:59题目数6总分数20说明:评语:提示:选择题选项顺序为随机排列,若要核对答案,请以选项内容为准第1 部分总题数:61【单选题】(3分)学习本课《<道德经>的智慧启示》的出发点是()。

C.从“辞章”的角度来学习、探索、应用《道德经》所给予我们的智慧和启示。

D.从“考据”的角度来学习、探索、应用《道德经》所给予我们的智慧和启示。

A.从“训诂”的角度来学习、探索、应用《道德经》所给予我们的智慧和启示。

B.从“义理”的角度来学习、探索、应用《道德经》所给予我们的智慧和启示。

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3分2【单选题】(3分)老子是()学派创始人。

C.法家A.儒家B.墨家D.道家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3分3【单选题】(3分)“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的“其”指代的都是()。

A.常C.道D.欲B.名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3分4【多选题】(4分)借用明末清初的思想家王夫之在《读通鉴论》里的话来概括说明《道德经》的价值,就是:“辨其()以立修己治人之(),察其()以善精义入神之()。

”D.用A.大意C.微言B.体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4分【多选题】(4分)“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这段话启示我们看问题要有一种()()()()的思维方法。

A.辩证对立B.辩证统一C.对立统一D.一分为二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4分6【单选题】(3分)下面几段话的观点正确的是()。

C.老子所说的“无为”就是做自己应该做的B.老子所说的“无为”就是什么都做A.老子所说的“无为”就是什么也不做。

正确对应章节第二章成绩类型分数制截止时间2017-11-30 23:59题目数7总分数23说明:评语:提示:选择题选项顺序为随机排列,若要核对答案,请以选项内容为准23第1 部分总题数:71【单选题】(3分)“绵绵若存,用之不勤”的“不勤”的意思是()。

C.没有穷尽B.不勤奋A.不能穷尽D.无边无际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3分2【单选题】(3分)“常使民无知无欲”的意思是()。

A.常使人民没有知识、没有欲望C.常使人民没有知觉、没有理想B.常使人民不执成见、不生贪欲D.常使人民必须执成见、多生贪欲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3分3【单选题】(3分)“湛兮,似或存。

”中的“湛”的指的是()。

C.高深B.幽深A.清澈D.深远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3分4【多选题】(4分)“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是一种()和()的处世之道。

D.以退为进A.先人后己B.毫无私心C.舍己为人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4分5【单选题】(3分)下面与“持盈保泰”含义近似的是()C.适可而止B.知足曰富A.知足常乐D.恒一不变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3分6【单选题】(3分)“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的“见”解释正确的是()。

B.表现A.看见C.再现D.同“现”,显露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3分7【多选题】(4分)从言语之道来看,明代殷谐的《海青击鹄图》赋予我们的生活哲理是()()()。

A.弱能胜强C.守口如瓶B.慎言慎行D.沉默是金正确对应章节第三章成绩类型分数制截止时间2017-11-30 23:59题目数5总分数17说明:评语:提示:选择题选项顺序为随机排列,若要核对答案,请以选项内容为准17第1 部分总题数:51【单选题】(3分)老子《道德经》用“上善若水”来说明老子所说的“道”,运用的是()的说理方法。

C.近取诸物D.道法自然B.远取诸身A.仰观天文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3分2【单选题】(3分)下面与“持盈保泰”含义近似的是()。

C.适可而止B.知足曰富A.知足常乐D.恒一不变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3分3【单选题】(3分)“圣人为腹不为目”中的“为腹”的意思是()。

D.注重外在形式B.为了吃饱肚子C.注重内在实际A.注意腹部减肥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3分4【多选题】(4分)下面与“金玉满堂,莫之能守”的含义近似的是()()。

D.勇于不敢则活A.多藏必厚亡C.物壮则老B.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4分5【多选题】(4分)“生而不有”的意思是()()。

B.不据为己有A.生养万物D.不主宰万物C.为万物尽力正确对应章节第四章成绩类型分数制截止时间2017-11-30 23:59题目数6总分数19说明:评语:提示:选择题选项顺序为随机排列,若要核对答案,请以选项内容为准第1 部分总题数:61【单选题】(3分)《道德经》第十三章老子主要是从()角度来阐述修道与用道。

D.寄天下A.外在物质C.内在情绪。

B.受辱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3分2【单选题】(3分)今天的人们学习《道德经》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执《道德经》之道,()”。

B.迎之不见其首C.随之不见其尾D.以御今之有A.以道佐人主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3分3【单选题】(3分)“夫唯不盈,故能敝而新成”中的“能敝”指的是()。

D.去旧而更新A.永不自满B.守住道体C.创新道用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3分4【单选题】(3分)老子从“道”的角度认为统治者运用道来治理过国家的最高境界,是老百姓对统治者()。

B.亲之A.敬之D.不知有之C.畏之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3分5【多选题】(4分)下列语句中与“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的“复”含义相同的是()、()、()。

B.一元复始C.循环往复D.反复重复A.周而复始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4分6【单选题】(3分)“夫唯不盈,故能敝而新成”中的“新成”指的是()。

C.创新道用D.无为而治B.守住道体A.永不自满正确对应章节第五章成绩类型分数制截止时间2017-11-30 23:59题目数5总分数15说明:评语:提示:选择题选项顺序为随机排列,若要核对答案,请以选项内容为准15第1 部分总题数:51【单选题】(3分)“见素抱朴”中的“素”的意思是()。

D.未染色的布B.未染色的丝绸A.丝绸C.布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3分2【单选题】(3分)“唯之与阿”中的“唯”的含义是()。

C.上级对上级的回答D.下级对下级的回答A.上级对下级的回答B.下级对上级的回答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3分3【单选题】(3分)“孔德之容,唯道是从”的“孔”的意思是()。

B.最大C.孔子的德容D.同“空”。

A.孔子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3分4【单选题】(3分)“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的“一”指的是()。

B.道A.曲C.得D.德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3分5【单选题】(3分)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诗的前两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与老子《道德经》里的“(),()”这两句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A.希言,自然B.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C.孰为此者?天地D.天地尚不能久,何况于人乎正确对应章节第六章成绩类型分数制截止时间2017-11-30 23:59题目数7总分数23说明:评语:提示:选择题选项顺序为随机排列,若要核对答案,请以选项内容为准23第1 部分总题数:71【单选题】(3分)“自见者不明”的“见”的含义是()。

D.再现C.表现B.出现A.看见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3分2【单选题】(3分)老子本章所说的“有物混成”的“物”指的是()。

B.地D.自然C.道A.天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3分3【单选题】(3分)“静为躁君”反映了老子()的思想。

D.有为C.消极无为B.无为而治A.柔道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3分4【单选题】(3分)“为天下式,常德不离,复归于无极”中的“无极”指的是()B.没有终极A.太极无始无终的道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3分5【多选题】(4分)下面属于老子所说的“有道者不处”的是()()。

C.自伐者B.自多者D.自杀者A.自见者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4分6【多选题】(4分)《道德经》第27章老子所说的“善行”、“善言”、“善计”和“善结”的“善”的意思是()和()。

D.好B.符合道C.懂得道而用来做某事A.擅长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4分7【单选题】(3分)“贵师”的最高境界是()。

王者与友处C.亡国与役处A.帝者与师处正确对应章节第七章成绩类型分数制截止时间2017-11-30 23:59题目数6总分数19说明:评语:提示:选择题选项顺序为随机排列,若要核对答案,请以选项内容为准19第1 部分总题数:61【单选题】(3分)“师”在()句中,表示“军队”的意思。

B.师之所处,荆棘生焉。

C.自得师者王A.不贵其师D.善人者,不善人之师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3分2【单选题】(3分)老子认为即使迫不得已发动战争并取得了胜利,也要“以()礼处之。

”丧B.祭D.师A.军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3分3【单选题】(3分)“天地相合以降甘露,人莫之令而自均”体现了老子的()思想。

D.否道C.泰道B.静道A.柔道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3分4【单选题】(3分)老子说:“以()佐人主者,不以()强天下。

”C.道,兵A.文,武D.兵,道B.道,法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3分5【多选题】(4分)老子认为“夫兵者,不祥之器”,故用兵是(),()。

B.善用之D.不得已而用之C.善者果而已A.必然而为之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4分6【判断题】(3分)当今社会上大学生毕业后频繁跳槽的现象明显不符老子“不失其所者久”的主张。

A.对B.错正确对应章节第八章成绩类型分数制截止时间2017-11-30 23:59题目数6总分数20说明:评语:提示:选择题选项顺序为随机排列,若要核对答案,请以选项内容为准20第1 部分总题数:61【单选题】(3分)“将欲取之,必固与之”的“固”的含义是()。

D.姑且A.固定C.巩固B.一定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3分2【单选题】(3分)“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所说的“无名之朴”指的是()。

B.未经加工的原木A.无名的朴树D.无名无相的朴C.纯真质朴的道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3分3【单选题】(3分)老子《道德经》所说的“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暗合了《易经》的()的思想。

A.泰道C.否道D.柔道B.兵道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3分4【多选题】(4分)《道德经》第三十八章说“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处其薄;居其实,不居其华。

故去彼取此。

”在此,老子所认为的“去彼”所指的是()。

A.薄B.华D.为C.德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4分5【多选题】(4分)本章老子所说的“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体现了《周易》所主张的()()的思想。

A.民本思想D.自上下下C.以贵下贱B.性善论正确查看答案解析本题总得分:4分6【判断题】(3分)科学上的伟大的发明创造不需要经历由“创意”到“造型”的“无中生有”的过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