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对中国周边安全的影响

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对中国周边安全的影响

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以及
对中国周边安全的影响
2012年6月3日,第十一届香格里拉对话暨亚洲安全会议闭幕,在为期3天的会议中,来自亚太地区27个国家的代表团、14位国防部长、众多政府官员及专家学者就亚太地区安全问题进行广泛的讨论和交流。

本次对话的5个主题分会分别是“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再平衡”、“保护海事自由”、“威慑和地区稳定”、“新型战争:网络、无人机和新威胁”、“全球和亚太安全的新风险”。

其中,首次亮相香格里拉对话的美国国防部长帕内塔2日参会讨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再平衡”。

“亚太再平衡战略”指出美国将在2020年前向亚太地区转移一批海军战舰,届时将60%的美国战舰部署在太平洋。

它依然是在利用中国周边个别国家对中国发展的疑虑,来加固美国的战略地位。

“亚太再平衡战略”被视为是对美国重返亚太的进一步充实。

那么,美国要“再平衡”什么?
首先是欧亚地区战略的平衡。

即认为欧洲不再是美国的战略重点,亚洲已经取而代之。

帕内塔说,今后五至十年,美国将继续加强在太平洋地区的军事存在,将更大比例的部队部署在该地区。

其次是军事战略的平衡。

即更加注重海军和空军,到2020年前,美国海军力量将改变目前在太平洋与大西洋“五五开”的部署格局,将60%的战舰部署在太平洋;大部分巡洋舰、驱逐舰、潜艇与濒海战斗舰部署在太平洋,航空母舰数量增加到6艘。

帕内塔说,除数量外,美国还要在太平洋部署更先进的高科技潜艇与战舰,以及新的电子战设备与通讯系统等,以提高质量。

再次是部署方式的平衡。

即不再像冷战时期那样建设新的大型的永久性基地,来加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而是与盟友及伙伴国协作,通过接受临时任务,参加联合军演、训练和行动,确保伙伴国提供港口、机场和其他设施供其使用。

这种做法更加经济实惠,花费少成本低,伙伴国的政治反对相对较小。

明眼人都看得出,在各种“平衡”之中,美国正将亚洲装修成表演场,以展示肌肉,上演“健美秀”,以不断增长的军事存在为特征的“再平衡”,无疑将打破该地区原有平衡。

尽管帕内塔在新加坡承诺“不遏制中国”,但美舆论仍认为,其亚洲之行暗藏深意。

《国防》月刊称,帕内塔将“大谈美国扩大在该区军事存在计划,以及他加强该地区联系的决心。

”基于这种判断,美国观察家认为,帕内塔需要在不激怒中国的前提下,承诺对菲律宾、越南等亚太国家提供支持。

《金融时报》亚洲版编辑季米特里·斯瓦斯托普洛提出了一个尖锐而又不失针对性的问题:美国是否有一种倾向——只有对中国日益强硬,才能挽回成为衰落大国的颜面?亚太舆论普遍不相信美国重返亚太战略会不针对中国,现实是明摆着的:美国口头上否认遏制中国崛起,但构建亚太安全新格局时往往又将中国当成“靶子”。

美国重返亚太战略有明显的对抗一面,这不能不引起亚太国家有关对抗成本与代价的忧虑和担心。

这一充满矛盾的战略无疑将加剧亚太安全格局的复杂一面,甚至有可能造成分裂。

那么“亚太再平衡战略”对中国周边安全会产生哪些影响呢?
其一,美国对华地缘战略压力增大。

华盛顿在亚太强化军事同盟关系,扩建军事基地,部署濒海战舰和先进的战略侦察设备等实战兵器,扩大与完善反导系统,还在中国领海附近频繁举行大规模军演,坚持对中国实施抵近侦察,这对中国安全构成了直接或间接、现实与潜在的威胁与挑战。

其二,中国领土主权遭受挑战。

美国公然介入南海和东海岛屿争端,或明或暗地站在与中国有争端的国家那边,使其有恃无恐地侵犯中国的主权。

美国“拉偏架”的做法使南海和东海问题复杂化,增大中国维权难度。

其三,中国睦邻关系受到干扰。

美国宣扬所谓“中国威胁论”,不断挑起亚洲邻国对中国的疑虑。

它利用军演和向一些国家提供有条件援助等方式,拉拢它们亲美疏华。

美国还在东亚地区“拉帮结派”,企图组建以美日韩澳四国为轴心,以其他亲美国家为外围的所谓“民主国家同盟”,其目的就是为了破坏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

此外,美国实施亚太经济新战略,力推《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企图架空亚太经合组织、削弱或边缘化其所不参加的区域经合组织,以确立其对亚太区域合作的支配地位,对中国拓展区域经济空间造成不利影响。

美国战略重心东移对中国构成的挑战和负面影响是严重的,但其实际效用和影响有限。

对此我们既应高度警觉,妥善应对,也应客观理性看待,不要夸大其事,更不应草木皆兵。

美国搞所谓亚太“战略再平衡”主要是一种防范、威慑态势,而不是将中国作为敌手,蓄意对抗中国。

不触碰中国核心利益底线,避免与中国发生正面碰撞,维护亚太地区和平与稳定,仍是美国重大利益所在和主要政策取向。

再者,美国在亚洲也难以“拉帮结派”对付中国。

中国长期实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友邻政策。

特别是中国是大多数亚太国家的主要经贸伙伴和最大出口对象,它们为了自己的国家利益,只会坚持对华友好,不愿也不会充当美国遏华战略的“棋子”和“马前卒”。

同时,美国战略重心东移不全是负面的,如加强美日同盟固然有遏制中国的一面,但也有防止日本发展核武器和重新军国主义化的作用。

美国将亚洲定为“出口倍增”战略的重点目标,势必会更加重视和着力加强同亚洲第一大经济体中国的交流与合作,对推进中美关系的发展有利。

因此,尽管美国战略东移亚太,但中美关系不会发生逆转。

中国周边环境与国际环境机遇大于挑战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中国的战略机遇期能够延续下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