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南开大学药学院药物设计与合成课件vLecture 01章

南开大学药学院药物设计与合成课件vLecture 01章


• 药物的结构决定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性。
6/6/2020 1:13:19 PM
20
药物在体内的三个时相
• 药效相 (pharmacodynamic phase) :药代动 力相的续发,代表药物对机体的作用;
• 药物在体内的作用:药理学和毒理学;
• 药物的不良反应;
• 理想的药物:良好的物理、化学特性;良 好的化学稳定性;适宜的药代动力学特定、 特异性的药效;以及较弱的毒副作用 (不良 反应)。
38
药物与靶标之间的作用方式
氢键作用 (hydrogen bonds)
• 氢键的键能在42 KJ/mol 以下,它比化学键 弱得多,但比 van der Waals力强;
• 共价键的键长在1.0-1.5Å,而氢键的键长则 在1.5-2.2Å;
6/6/2020 1:13:19 PM
37
药物与靶标之间的作用方式
van der Waals力 -色散力 • 任何分子都有不断运动的电子和不停振动
的原子核; • 分子不断产生瞬间偶极; • 色散力存在于各种分子之间,并且在van
der Waals力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6/6/2020 1:13:19 PM
6/6/2020 1:13:19 PM
13
稳定性
药物的基本属性
• 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保证
• 化学稳定性
• 代谢稳定性
6/6/2020 1:13:19 PM
14
药物的基本属性
可控性
• 可以控制的质量和含量
• 通过对药物的物理、化学以及生物学性质 进行监控,有效地控制药物的质量和含量。
• 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保证。
• 对物质的物理性质如沸点、溶解度、表面 张力等有重要影响;
• 按照作用力产生的原因和特性,分为取向 力、诱导力和色散力三种。
6/6/2020 1:13:19 PM
34
药物与靶标之间的作用方式
van der Waals力 - 取向力
• 两个永久偶极之间的作用力,也称van der Waals-Keesom 力: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分子将发生相对转动 (取向,orientation), 力图使分子间按异极相邻的状态排列。
36
药物与靶标之间的作用方式
van der Waals力 -色散力
• 非极性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 两个诱导偶极之间的作用力,也称London 色散力,或van der Waals-London力。
• 分子内部的电子在不断地运动,原子核在 不断地振动,使分子的正、负电荷重心不 断发生瞬间相对位移,从而产生瞬间偶极。
26
药物与靶标之间的作用方式
共价键结合
• 共价键结合是最强的结合方式 • 共价键结合是不可逆结合 • 共价键结合的优缺点
6/6/2020 1:13:19 PM
27
药物与靶标之间的作用方式
非键结合
• 药物与结合部位的作用:可逆结合,动态 过程
• 非键结合是药物与靶标的主要结合方式
• 非键结合的强弱决定了药物的药效
8
药物发展简史
6/6/2020 1:13:19 PM
9
药物的基本属性
• 药物与其靶标作用,对靶标的功能进行调 控,最后表现出生物学响应,或者说产生 生物活性。
• 安全性、有效性、稳定性和可控性
• 药物的基本属性由药物分子的化学结构决 定。
6/6/2020 1:13:19 PM
10
药物的基本属性
6/6/2020 1:13:19 PM
22
药物在体内的三个时相
给药
剂型崩解药物溶出 可被吸收的药物 药物利用度
吸收、分布、代谢、排泄 可产生作用的药物 生物利用度
药物与靶标相互作用
药剂相 药代动力相 药效相
6/6/2020 1:13:19 PM
效应
23
药物的分类
• 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精神科药物和 神经科药物等;
6/6/2020 1:13:19 PM
35
药物与靶标之间的作用方式
van der Waals力 -诱导力
• 一个永久偶极和一个诱导偶极之间的作用 力,也称van der Waals-Debye 力:极性分子 与非极性分子接近时,极性分子的永久偶 极使非极性分子极化,诱导偶极与永久偶 极相吸引。
6/6/2020 1:13:19 PM
• 对有机合成化学的中间体、产物等进行药 理活性研究。
• 有机合成技术的发展,使合成药物成为可 能。
• 氯仿和乙醚作为全身麻醉药,水合20 1:13:19 PM
6
药物发展简史
• 20世纪初到20世纪50年代 :有机化学和生 理学飞速发展的时期 ;
• 有机合成技术和生物学方法的成就; • 药物发展的黄金时代;
水溶性高但活性和毒性都较低的衍生物,或将药物变成活 性或毒性更高的化合物。 • 在血液循环时与肠道、肾脏和肺部的交换过程中,药物或 其代谢物可能很快从组织器官中移除; • 在实际使用中,只有水溶性药物才可以通过静脉注射给药, 这时给药速度必须非常慢,以避免药物在心脏组织中的高 度聚集 (有时浓度甚至是最终血药浓度的400倍)。
• 药物的靶标一般是生物大分子:蛋白质(酶、 受体、转运蛋白等)、核酸 (RNA、DNA);
• 药物的结合位点:在靶标上,与药物发生 结合的特定部位。
6/6/2020 1:13:19 PM
25
药物与靶标之间的作用方式
分子之间的作用
• 共价键 • 疏水作用 • 静电作用 • 氢键 • 范德华作用
6/6/2020 1:13:19 PM
• 1895年,拜耳公司生产 二乙酰基吗啡,并为其 申请注册商标。
6/6/2020 1:13:19 PM
4
药物发展简史
阿司匹林
OH
• 1839年,意大利化学家Raffaele Piria 分离到水杨苷;
HO HO
O O OH OH
• 1853年Charles Frederic Gerhardt用水
• 如磺胺类药物,青霉素类药物等是这一时 期的代表性药物。
6/6/2020 1:13:19 PM
7
药物发展简史
• 20世纪后半叶到现在:药物分子设计时期。
• 构效关系研究; • 新药创制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 主要目的:减少药物研究的盲目性,提高
新药研究的成功率。
6/6/2020 1:13:19 PM
6/6/2020 1:13:19 PM
15
药物基本属性的物质基础
• 优良的药物:特异性的药效学效应、合理 的药代动力学行为、没有或尽可能低的不 良反应、良好的化学和代谢稳定性、可控 制的物理、化学或生物学性质。
• 药物基本属性的物质基础是药物分子的化 学结构。
6/6/2020 1:13:19 PM
除包围药物的水分子和包围靶标活性部位 的水分子。
6/6/2020 1:13:19 PM
30
药物与靶标之间的作用方式
6/6/2020 1:13:19 PM
31
药物与靶标之间的作用方式
静电吸引或离子键 (electrostatic interaction)
• 最强的非键作用 • 通常在含有相反电荷的官能团之间发生。
杨酸与醋酸酐合成了乙酰水杨酸 ;
COOH
• 1898年德国化学家Felix Hoffmann又
OH
进行了合成,并用该化合物为他父亲
治疗风湿关节炎;
• 1899年由Heinrich Dreser 介绍到临床 。
COOH
OCOCH3
6/6/2020 1:13:19 PM
5
药物发展简史
• 19世纪中后期,化学工业 (染料化工、煤化 工) 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化学物质和原料;
• 药物化学家的任务之一:实现药物分子与 靶标之间的特异性作用,并使之最大化。
6/6/2020 1:13:19 PM
28
药物与靶标之间的作用方式
水的作用
• 溶解的本质: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为一 个分子状态的均匀相的过程称为溶解。
• 有机物溶于水:溶质被溶剂所包围。
• 极性官能团与水作用,具有亲水性,相应 的化合物易溶于水。
药物设计与合成
南开大学药学院 2020年6月6日
药物发展简史
• 19世纪前:天然药物原始发现时期 ;
• 19世纪(药物学, material medica):天然活性 物质发现时期;
• 20世纪初到20世纪中叶:化学合成药物发 现时期;
• 20世纪中叶到现在:药物设计时期。
6/6/2020 1:13:19 PM
如细菌、真菌、原虫和病毒所导致的感染 性疾病; • 药效药物 (pharmacodynamics):纠正失衡的 组织器官使其成为正常的状态。
6/6/2020 1:13:19 PM
12
药物的基本属性
有效性 • 合理的药代动力学性质是产生药效的前提;
• 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直接影 响作用部位的药物量和相应的药物的存留 时间。
安全性
• 药物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防治疾病;
• 不同种类的疾病,对药物的安全性的要求 也不同;
• 癌症或者艾滋病,在目前的情况下可以允 许药物有些不良反应;
• 药物所表现的毒副作用必须以治愈或缓解 病情为前提。
6/6/2020 1:13:19 PM
11
药物的基本属性
有效性 • 药物的有效性是用药之目的所在。 • 化学治疗药物 (chemotherapeutics) :病原体
• 药效药物:对机体的功能尤其是心血管功 能产生影响;
• 化疗药物:化学治疗药物;
• 代谢疾病及内分泌功能药物:炎药物、抗 关节炎药物、抗糖尿病药物、降脂肪药物、 减少食欲药物、大多数肽类及甾族激素类 化合物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