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延津县高三下学期入学考试试卷语文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43分)1. (6分)(2020·包头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①周人认为,修德与刑罚实为一事之两面。
然而,这种对刑德关系的思考却长期被后人曲解。
《论语·为政》载孔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孔子的本意并不是将刑与德彼此对立,而主要是强调单独用政、用刑的弊害。
但后人误解孔子的原义,将刑与德对立起来,认为德为贤人君子所修,而刑则专为庶民小人而设。
这种误解混淆了古人立刑的初衷,不符合西周刑德思想的本义。
②西周金文所提供的刑罚史料虽然极不系统,但仍可从中看出周人对于用刑的思考。
比如,西周膡匜铭曰:“汝敢以乃师讼,汝尚忒先誓……宜鞭汝千,幭剭汝。
”意思是说,牧牛违背先前所立的誓言,对其处以鞭刑一千,并施以墨刑。
再如,夨人盘铭曰:“我既付散氏田器,有爽,实余有散氏心贼,则鞭千罚千,传弃出……我既付散氏隰田、庄田,余有爽变,鞭千罚千。
”意思是说,散氏向夨交付田地必先从耕田的农具开始,后又交付田地,两事皆立誓,如有贼心不诚,则受鞭刑一千,罚金一千,或流放逐远。
这些史料记述了西周刑罚的一些真实情况:受刑者之所以受刑,是因其缺乏诚信的失德行为。
这清楚地表明,西周刑罚的意义并非仅仅在于对失行者的惩罚,而是重在对失德行为的约束。
杀人者死,伤人者刑,已是不言自明的问题。
但刑罚的重点如果仅仅在于禁暴惩恶,而不能戒其未发,其局限性就非常明显。
因此,西周刑罚思考的重点首先在于以刑罚约束失德行为。
德之不失,又岂可失行。
这表明,周人早已懂得,崇尚道德、维护诚信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③西周金文史料表明,西周刑德思想很重要的内容就是以刑辅德。
因为修德并不完全依赖于人的自觉自律,一旦人不能自觉修德而有所背失,借刑罚以正之就成为修德不可或缺的重要补充。
换言之,道德的丧失不能仅靠说教加以匡正,而必须借助刑罚,这体现了西周对刑德关系的基本思考。
《礼记·乐记》曰:“刑以防之。
”即以刑罚作为防范道德丧失的手段。
周人刑罚的目的是将其作为德行推广的辅助,而信为德之本,失信也就是失德,所以对于失信的行为必然处以刑罚。
西周的文治不仅在于礼乐严整,更在于全社会崇德修信的风尚。
这使诚信成为周人道德的核心思想,失信者要付出高昂的代价。
西周社会实行以刑辅德,不仅反映了周人对于诚信之德的重视,而且也符合后来儒家的主张。
《论语·为政》载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车不能行自然是无用之物;人而不信,纵有他才,也是无用之人。
周人对于诚信的推崇,由此可见一斑④西周社会对道德尤其是诚信的重视意味着失德失信同失行一样难逃刑律的惩罚。
西周刑罚的首要作用即在于辅德,这是西周刑德思想的根本。
毫无疑问,杀人越货的危害是巨大的,但德行的丧失、心灵的污染所造成的社会危害决不可言轻,因为它会使世道人心涣散而产生动荡。
西周社会距今已有3000年,时间虽久远,但古人的思想并不遥远,其思想中的合理因素值得今天借鉴。
深入研究西周以刑辅德思想,不仅有利于了解中国古代法制史,而且对于今天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和法治社会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节选自冯时《西周以刑辅德思想的启示》)(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后人将孔子所说的刑与德对立起来,混淆了古人立刑的初衷,这不符合西周刑德思想的本义。
B . 西周金文所提供刑罚史料虽然极不系统,但足够说明西周刑罚恩考的重点仅仅在于以刑罚约束失德行为。
C . 以刑轴德之所以是四周刑德思规的重要内容,是因为通德的丧失不能仅靠说教加以匡正,而必须惜助刑罚。
D . 膡匜铭、夨人盘铭的记录反映了西周刑罚的真实情况,受刑者受刑的原因是缺乏诚信的失德行为。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 第一段中作者價《论语.为政》中的话,论述后人曲解了修德与刑罚是一件事情的两面,不符合西周刑德思想的本义。
B . 第二段作者重点信西周金文的刑罚史料,论述了周人早已懂得崇尚道德,维护诚信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C . 第三段作者运用举例论证、引用论证,论述了以刑辅德是西周刑德思想很重要的内容。
D . 全文重点论述周人刑德思想对今天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和法治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 西周对失信之人处以刑罚,让失信者付出高昂的代价,表明西周人对于诚信的重视,这与后来儒家的主张并不相符。
B . 从孔子说的车不能行就是无用之物,人而无信就是无用之人,可见西周社会对于以刑辅德的高度重视。
C . 西周刑罚的根本就是辅德,其思想的合理因素仍然值得我们今天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法治社会中借鉴。
D . 西周刑罚的重点仅能禁暴惩恶,却不能戒其未发,说明西周刑罚是有明显的局限性的。
2. (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练习。
囚绿记(陆蠡)①这是去年夏间的事情。
②我住在北平的一家公寓里。
我占据着高广不过一丈的小房间,砖铺的潮湿的地面,纸糊的墙壁和天花板,两扇木格子嵌玻璃的窗,窗上有很灵巧的纸卷帘,这在南方是少见的。
③窗是朝东的。
北方的夏季天亮得快,早晨五点钟左右太阳便照进我的小屋,把可畏的光线射个满室,直到十一点半才退出,令人感到炎热。
这公寓里还有几间空房子,我原有选择的自由的,但我终于选定了这朝东房间,我怀着喜悦而满足的心情占有它,那是有一个小小理由。
④这房间靠南的墙壁上,有一个小圆窗,直径一尺左右。
窗是圆的,却嵌着一块六角形的玻璃,并且在下角是打碎了,留下一个大孔隙,手可以随意伸进伸出。
圆窗外面长着常春藤。
当太阳照过它繁密的枝叶,透到我房里来的时候,便有一片绿影。
我便是欢喜这片绿影才选定这房间的。
当公寓里的伙计替我提了随身小提箱,领我到这房间来的时候,我瞥见这绿影,感觉到一种喜悦,便毫不犹疑地决定下来,这样了截爽直使公寓里伙计都惊奇了。
⑤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
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
我欢喜看水白,我欢喜看草绿。
我疲累于灰暗的都市的天空,和黄漠的平原,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我急不暇择的心情即使一枝之绿也视同至宝。
当我在这小房中安顿下来,我移徙小台子到圆窗下,让我的面朝墙壁和小窗。
门虽是常开着,可没人来打扰我,因为在这古城中我是孤独而陌生。
但我并不感到孤独。
我忘记了困倦的旅程和已往的许多不快的记忆。
我望着这小圆洞,绿叶和我对语。
我了解自然无声的语言,正如它了解我的语言一样。
⑥我快活地坐在我的窗前。
度过了一个月,两个月,我留恋于这片绿色。
我开始了解渡越沙漠者望见绿洲的欢喜,我开始了解航海的冒险家望见海面飘来花草的茎叶的欢喜。
人是在自然中生长的,绿是自然的颜色。
⑦我天天望着窗口常春藤的生长。
看它怎样伸开柔软的卷须,攀住一根缘引它的绳索,或一茎枯枝,看它怎样舒开折叠着的嫩叶,渐渐变青,渐渐变老,我细细观赏它纤细的脉络,嫩芽,我以揠苗助长的心情,巴不得它长得快,长得茂绿。
下雨的时候,我爱它淅沥的声音,婆娑的摆舞。
⑧忽然有一种自私的念头触动了我。
我从破碎的窗口伸出手去,把两枝浆液丰富的柔条牵进我的屋子里来,教它伸长到我的书案上,让绿色和我更接近,更亲密。
我拿绿色来装饰我这简陋的房间,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
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笼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
⑨绿的枝条悬垂在我的案前了,它依旧伸长,依旧攀缘,依旧舒放,并且比在外边长得更快。
我好像发现了一种“生的欢喜”,超过了任何种的喜悦。
从前我有个时候,住在乡间的一所草屋里,地面是新铺的泥土,未除净的草根在我的床下茁出嫩绿的一芽苗,草菌在地角上生长,我不忍加以剪除。
后来一个友人一边说一边笑,替我拔去这些野草,我心里还引为可惜,倒怪他多事似的。
⑩可是每天在早晨,我起来观看这被幽的“绿友”时,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
甚至于一枚细叶,一垄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
植物是多固执啊!它不了解我对它的爱抚,我对它的善意。
我为了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植物不快,因为它损害了我的自尊心。
可是我系住它,仍旧让柔弱的枝叶垂在我的案前。
⑾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
我渐渐不能原谅我自己的过失,把天空底下的植物移锁到暗黑的室内;我渐渐为这病损的枝叶可怜,虽则我恼怒它的固执,无亲热,我仍旧不放走它。
魔念在我心中生长了。
⑿我原是打算七月尾就回南去的。
我计算着我的归期,计算这“绿友”出牢的日子。
在我离开的时候,便是它恢复自由的时候。
⒀芦沟桥事件发生了。
担心我的朋友电催我赶速南归。
我不得不变更我的计划,在七月中旬,不能再留连于烽烟四逼中的旧都,火车已经断了数天,我每日须得留心开车的消息。
终于在一天早晨候到了。
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
我把瘦黄的枝叶放在原来的位置上,向它致诚意的祝福,愿它繁茂苍绿。
⒁离开北平一年了。
我怀念着我的圆窗和绿友。
有一天,得重和它们见面的时候,会和我面生吗?(1)文章第二段说“我怀着喜悦而满足的心情”占有这朝东的简陋、狭小、炎热、潮湿的房间,“那是有一个小小理由”,这个理由是什么?这样写有何作用?(2)文章第④自然段画横线部分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有什么作用?(3)“囚绿”是表达文章主旨的重要环节,文章命名为“囚绿记”自有其道理。
请你谈谈文章命名为“囚绿记”的道理。
(4)“绿囚”从文本看,具体指的是什么?如果从写作背景出发来思考,“绿囚”有什么象征意义?(5)“绿”被囚前和被囚后有什么不同?你从中获得了什么启示?请结合当前的家庭教育谈谈你的看法。
3. (12分) (2019高三下·保定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麻脸铁匠彬彬城东头的一片竹林里,有个茅棚,里面立着一个铁匠炉。
麻脸铁匠五短身村,结实得像个石子。
因得过天花,落下一脸麻子,加上常年的烟熏火燎,大家反忘了他的名姓,就只叫他麻脸铁匠。
麻脸从哪里来的,人们都不如道,只知道他最擅长的活计是打钉,准确地说是打棺材钉。
他打的棺材钉形如耙齿,长而锋利,带着倒口刺,钉进去便再也拔不出来。
每颗棺材钉,他都能錾上一个寿字。
铁匠无妻无子,家里挂满了打好的棺材钉,看着有些恐怖。
他脾气也怪,自从1937年以后,他从不给别人打犁、锄、菜刀这些寻常铁器,因此村里除了老了人口去他那买几颗棺材钉,平时大家很少去他那里,他也乐得自在。
山村的黄昏格外热闹,除了麻脸铁匠,夕阳下大家都爱聚在乌桕树下乘凉聊天,还是和往常一样,鸭子李最先打开话匣子:“不知道造的什么孽,和那麻脸做邻居,天天晚上敲打个不停,能有多少人死、哪里要那么多棺村钉?”鸭子李这么一说,大家也跟着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列举麻脸铁匠最近的诡异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