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楂树怎么种篇一:山楂树的种植方法山楂树的种植方法:山楂树可采用播种种植,通常是将野生山楂采收取种后,随进行水烫曝晒处理。
其方法:先将种子淘洗干净,放入60摄氏度的水中浸烫半小时,其间要随时搅拌,使种子受热均匀。
再将经水烫的种子取出放入冷水中浸泡5天,然后取出曝晒直至裂口。
如果是直接购买的种子,应在水中浸泡24小时,经过搓洗后再放入60摄氏度水中浸烫,白天将种子在水泥场上或石板上曝晒,夜间再浸入水中,反复进行直至种子有50%以上裂口时,再进行砂藏层积。
砂藏的温度为0~5摄氏度,经80天层积,便可催芽播种于大田,培育砧木苗。
在按苗的大小分别栽于苗圃中,栽苗前要整翻土地,施入有机肥,作畦得墒。
栽勒后及时浇水,加强管理。
山楂树苗定植后,当年发根较晚。
因此,定植当年地上部生长较弱,第2年缓苗后,长势转旺,以后便一年比一年旺。
但修剪时不能因长势旺而大甩大放,甚至连延长枝也不剪,这样会影响树体结构和骨架牢固,影响枝组的合理分布,虽然可能提早结果,但结果面积小,产量低。
吃山楂的好处:吃山楂最主要的好处就是开胃了,此外还能治疗脘腹胀痛,泄泻痢疾,血瘀痛经,闭经,产后腹痛。
恶露不尽等。
篇二:山楂树品种山楂树品种大金星、大棉球、大五棱.山楂品种有畅口、大金星、大五棱、粉口等(1)根系浅,发根难,根蘖苗多山楂为浅根性树种,主根不发达,但生长能力强,在瘠薄山地也能生长。
侧根的分布层较浅,多分布在地表下30~60厘米土层内,最深可达90厘米,10厘米以上和90厘米以下土层内的根量很少。
侧根主要分布在40厘米左右的土层内,根系的水平分布范围,约为树冠的2~3倍。
山楂苗定植后,当年发根较晚。
因此,定植当年地上部生长较弱,第2年缓苗后,长势转旺,以后便一年比一年旺。
但修剪时不能因长势旺而大甩大放,甚至连延长枝也不剪,这样会影响树体结构和骨架牢固,影响枝组的合理分布,虽然可能提早结果,但结果面积小,产量低。
山楂的根系常发生不定芽,形成根蘖苗,且多发生在5~20厘米的表层土壤中。
可用于繁殖苗木或更新。
由于山楂发育枝前端的几个芽萌发力较强,所以,树冠外围的枝条,往往多而密集,导致内膛光照恶化,小枝稀少,结果面积缩小,结果部位外移,影响产量。
山楂树体高大,树冠常大于苹果树和梨树,干性也很强,其中干常强于和大于一层主枝。
因此,山楂园的株行距应适当大些;修剪时,一层主枝的开张角度不宜过大,以免助长中干的过强长势。
(7)山楂树结果早,寿命长嫁接的山楂苗栽植后,一般2~4年即可开花结果,以后便随着树龄的增长,产量逐年增加,到10年生前后,便进入盛果期,到60~70年仍不衰老,继续结果。
单株或单行栽植的山楂树,结果年限更长,有的可达150年以上。
但如修剪不当,忽轻忽重,则树势很易转弱,产量大幅度下降,树体寿命也明显缩短。
科:蔷薇科产地分布山楂主产山东、河南、山西、河北、辽宁。
篇三:秋景深--山楂树栽培管理技术详解山楂树栽培管理技术山楂(Hawthorn),蔷薇科,山楂属,分布于山东、河南、山西、河北、辽宁、广东等地。
山楂树一般生于山谷或山地灌木丛中,适应能力强,抗洪涝能力超强。
树冠整齐,枝叶繁茂,容易栽培,病虫害少,花果鲜美可爱,因而也是田旁、宅园绿化的良好观赏树种。
野生山楂属嵩山最多。
可食用植物,质硬,果肉薄,味微酸涩。
落叶灌木。
枝密生,有细刺,幼枝有柔毛。
小枝紫褐色,老枝灰褐色。
叶片三角状卵形至棱状卵形,长2~6cm,宽0.8~2.5cm,基部截形或宽楔形,两侧各有3~5羽状深裂片,基部1对裂片分裂较深,边缘有不规则锐锯齿。
复伞房花序,花序梗、花柄都有长柔毛;花白色,有独特气味。
直径约1.5cm;萼筒外有长柔毛,萼片内外两面无毛或内面顶端有毛。
花期5~6月,果期9~10月。
果实深红色,较小,类球形,直径0.8~1.4cm,有的压成饼状。
表面棕色至棕红色,并有细密皱纹,顶端凹陷,有花萼残迹,基部有果梗或已脱落。
拉丁学名:Crataegus pinnatifida别名:赤爪实,赤爪子,棠棣子,棠球子,山查,鼠楂,羊棣,赤枣子,鼻涕团,柿楂子,茅楂,猴楂,映山红果,海红,酸梅子,山梨,山梨果,,山果子,南山楂,北山楂,药山楂,大山楂,小山楂,大果山楂,小果山楂,山植,小叶山楂,棠棣,绿梨,山里红,酸里红,红果,红果子,酸楂,酸枣等。
商品名与主产地:南山楂:又名猴檀、野山楂、药山楂、小果山榜、小山楂、小叶山楂、个山楂,山楂子、山楂粒。
为植物野山楂的果实。
主产于浙江,江苏、云南、贵州等地。
北山楂:又名大山楂、大果山楂、红果。
为植物山楂的果实。
主产于河南、河北、山东和辽宁、吉林等地。
东山楂:又称东楂,东查。
为山东所产的北山楂。
习以为佳。
石板楂片:产于河北省安国地区的北山楂片。
品质亦佳。
销全国,并出口。
以上均以果大、内厚、核少、皮红者为佳。
主要品种分类:山楂按照其口味分为酸甜两种,其中酸口山楂最为流行。
甜口山楂,外表呈粉红色,个头较小,表面光滑,食之略有甜味。
酸口山楂又分为几个品种,歪把红,大金星,大绵球和普通山楂(最早的山楂品种)。
歪把红,顾名思义在其果柄处略有凸起,看起来像是果柄歪斜故而得名。
歪把红山楂单果比正常山楂大,现在市场上的冰糖葫芦主要用它作为原料。
大金星,单果比歪把红要大一些,成熟个数上有小点,故得名大金星。
口味最重,属于特别酸的一种。
大绵球或红棉球,单果个头最大,成熟时候既是软绵绵的,酸度适中,食用时基本不做加工,保存期短。
普通山楂,山楂最早的品种,个头小,果肉较硬,适合入药,市场上的山楂罐头的主要原料。
近年在山东地区出现新兴品种:大五棱,此果果型巨大,单果可达31.6克,果实长圆形,萼部较膨大,萼洼周围有明显的五棱突起,宛如红星苹果。
果皮全面鲜红,有光泽,果点小而稀,果肉黄白色,肉质细嫩,味甜微酸,不面不苦不涩,鲜美可口。
可当水果食用。
山楂树栽培技术详解山楂是我国特有的药果兼用树种.山楂品种繁多, 鲜食和加工果均在市场上销售看好.山楂在山地、平原、丘陵、沙荒地、酸性或碱性土壤, 均可栽培.对土壤条件要求以砂性为最好,粘重土则生长较差。
用种子、分株、扦插、嫁接繁殖。
种子繁殖:成熟的种子须经沙藏处理,挖50--100厘米深沟,将种子以3--5倍湿沙混匀放入沟内至离沟沿10厘米为止,再覆沙至地面,结冻前再盖土至地面30--50厘米,第两年6--7月份将种子翻倒,秋季取出播种,也可第3年春播。
条播行距20厘米,开沟4厘米深,宽3--5厘米,每米播种200--300粒,播后覆薄土,上再覆l厘米厚沙,以防止土壤板结及水分蒸发,每1hm2播种量375--450公斤。
分株繁殖:挖出根蘖,栽于苗圃进行嫁接。
扦插繁殖:春季将粗0.5--l厘米根切成12--14厘米根段,扎成捆,用质量分数0.3×10-6--0.5×10-6“九二零”漫后以湿沙培放6--7日,斜插于苗圃,灌小水使根和土壤密接,15日左右可以萌芽,当年苗高达50--60厘米时,可在8月份初进行芽接。
嫁接繁殖:春、夏、秋均可进行,用种子繁殖的实生苗或分株苗均可作砧木,采用芽接或枝接,以芽接为主。
播种苗高至10厘米时间苗,移栽行株距为50--60厘米×10--15厘米。
结合秋季耕翻施入有机肥,从开花至果实旺盛期可于叶面喷无机肥。
定期整形剪枝、耕翻除草、刨去根蘖、培土等。
针对近年来山楂生产存在产量低而不稳的问题, 现总结出山楂的高产栽培技术如下:一、土肥水管理1.1土壤管理土壤深翻熟化是增产技术中的基本措施, 进行深翻熟化, 可以改良土壤, 增加土壤的通透性, 促进树体生长.1.2施肥施基肥, 未果後及时施基肥, 以补充树体营养, 基肥以有机肥为主, 每亩开沟施有机肥3000——4000千克, 加施尿素20千克, 过磷酸钙50千克, 草木灰500千克.追肥, 一般1年追3次肥, 在3月中旬树液开始流动时, 每株追施尿素0.50——1千克, 以补充树体生长所需的营养, 为提高坐果率打好基础.谢花後每株施尿素0.50千克, 以提高坐果率.7月末花芽分化前每株施尿素0.50千克, 过磷酸钙1.50千克, 草木灰5千克, 以促进果实生长, 提高果实品质.1.3浇水一般1年浇4次水, 春季有灌水条件的在追肥後浇1次水, 以促进肥料的吸收利用.花後结合追肥浇水, 以提高坐果率.在麦收後浇1次水, 以促进花芽分化及果实的快速生长.浇封冻水, 冬季及时浇封冻水, 以利树体安全越冬。
山楂树施肥的要点有哪些山楂的施肥时期主要有基肥、花期追肥、果实膨大前期追肥、果实膨大期追肥。
基肥施用。
最好在晚秋果实采摘后及时进行,这样可促进树体对养分的吸收积累,有利于花芽的分化。
基肥的施用最好以有机肥为主,配合一定量的化学肥料。
化学肥料的用量为:作基肥的氮肥一般占年施用量的一半左右,相当于施用尿素0.25千克~1.0千克或碳酸氢铵0.7千克~5.0千克;磷肥一般主要作基肥,约占年施用量的80%,相当于施用含五氧化二磷16%的过磷酸钙1.0千克~5.0千克。
基肥中的钾肥用量一般主要为0.25千克~2.0千克的硫酸钾或0.25千克~1.5千克的氯化钾。
施用量根据果树的大小及山楂的产量确定。
开20厘米~40厘米的条沟施入,注意不可离树太近,先将化学肥料与有机肥或土壤进行适度混合后再施入沟内,以免烧根。
花期追肥。
以氮肥为主,一般为年施用量的25%左右,相当于每株施用尿素0.1千克~0.5千克或碳酸氢铵0.3千克~1.3千克。
根据实际情况也可适当配合施用一定量的磷钾肥。
结合灌溉开小沟施入。
果实膨大前期追肥。
主要为花芽的前期分化改善营养条件,一般根据土壤的肥力状况与基肥、花期追肥的情况灵活掌握。
土壤较肥沃,基肥、花期追肥较多的可不施或少施,土壤较贫瘠,基肥、花期追肥较少或没施的应适当追施。
施用量一般为每株0.1千克~0.4千克尿素或0.3千克~1.0千克碳酸氢铵。
果实膨大期追肥。
以钾肥为主,配施一定量的氮磷肥,主要是促进果实的生长,提高山楂的碳水化合物含量,提高产量、改善品质。
每株果树钾肥的用量一般为硫酸钾0.2千克~0.5千克,配施0.25千克~0.5千克的碳酸氢铵和0.5千克~1.0千克的过磷酸钙。
山楂对微量元素肥料的需要量较少,主要靠有机肥和土壤提供,如有机肥施用较多,可不施或少施微量元素肥料,有机肥施用较少的可适当施用微量元素肥料,实际的微肥用量以具体的肥料计作基肥施用为:硼砂亩用量0.25千克~0.5千克,硫酸锌亩用量2千克~4千克,硫酸锰亩用量1千克~2千克,硫酸亚铁亩用量5千克~10千克(应配合优质的有机肥一起施用,用量比为有机肥与铁肥5:1),微肥也可进行叶面喷施,喷施的浓度根据叶的老化程度控制在0.1%~0.5%,叶嫩时宜稀,叶较老时可浓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