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理学消化

生理学消化


激活胃蛋白酶原,为酶活动提供最适pH环境 使蛋白质变性易于消化


杀灭进入胃内的细菌 促Fe2+和Ca2+的吸收
促胰液、胆汁、
小肠液分泌
胃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
1、盐酸:壁细胞分泌
2、胃蛋白酶原:主细胞合成和分泌
HCl和自身激活
胃蛋白酶原
胃蛋白酶
蛋白质
眎和胨
Ph2 活性最强 — Ph 5 失活
消化:食物中所含的营养物质 (糖、蛋白质、脂肪等)在消化道 内被分解成可以吸收的小分子物质 的过程。 吸收:食物经消化后形成的小分子物 质,以及维生素、无机盐和水透过消 化道粘膜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的 过程。
Grü ß en
Guten Morgen! Hallo!
Guten Tag!
Guten Abend!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
(第3版)
第十二章 消化
Chapter 12 Digestion and Absorption
消化道:
口腔
食管 胃
小肠
大肠
消化腺
唾液腺
胰腺
肝脏 胆囊
第一节 概述
碳水化合物 消化
蛋白质(F)
机械性消化 化学性消化
吸收
脂肪
废物排出
水、维生素和无机盐: 直接吸收
第一节 概述 消化、吸收的概念
有两种基本方式: 混合性运动 推进性运动
具体运动形式: 蠕动(食管、胃、小肠、大肠) 分节运动 摆动
四、消化腺的分泌功能
包括:唾液腺、胃腺、胰腺、小肠腺、肝等。 6-8L/d/人。
(一)消化液的作用
① 稀释食物
② 改变消化腔内的pH
③ 水解食物 ④ 保护消化道粘膜
(二)消化液成分
1、H2O:占90%以上 2、无机盐:H+、Na+ 、HCO3-等 3、有机物:各种消化酶、粘蛋白
2、唾液的作用 ①湿润口腔、溶解食物 ②清洁和保护作用 ③消化作用 ④排泄作用 ⑤免疫作用 ⑥中和胃酸
唾液的养生保健功用,自古就受到重视 与肯定,古人初创文字时,即以水从舌 边为“活”字,意为舌旁之水(唾液)能维 持人体的生命活力。历代医学家、养生 家为强调它的重要性,取名“金津”、 “玉液”、“琼浆”、“甘露”、“玉 醴”、“华池神水”等美称。
黏膜
黏膜肌层:薄肌层(内环外纵),利于消化和吸收。
黏膜下层:疏松结缔组织,血管、淋巴管。 肌层:骨骼肌和平滑肌。 外膜:薄层结缔组织的纤维膜(食管、大肠 末端)和浆膜(胃、大、小肠)。
食管
上皮
固有层
粘膜肌层
粘 膜 层
粘膜下层 肌层 纤维膜 或浆膜
1杨宇 沈阳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
8
二、消化道平滑肌的生理特性
定义:在Rp基础上消化道平滑肌产生 的周期性自动去极化和复极化,形成 缓慢的节律性电位波动,由于其频率 较慢,因而成为慢波(slow wave)。
2、慢波:基本电节律(BER)
1)幅值:5 ~ 15mV。
2)时程:几秒 ~ 十几秒。
3)特点:频率慢(胃3/min;十二指肠11 4)机理:肌源性、依赖于细胞膜钠泵。
贲门切迹 贲门 胃小弯 角切迹 胃大弯 胃底
形态及分部(2弯2壁2口分4部):前、后壁,大、小弯,入、
胃体
幽门
35
一、胃的分泌细胞
(一)胃的分泌细胞
内分泌腺: G 细 胞 胃泌素 胃窦部 D 细 胞 生长抑素 ECL细胞 组胺 贲门腺 碱性黏液 外分泌腺 幽门腺 泌酸腺 粘液细胞:粘液 壁细胞:胃酸、内因子
副交感神经 Parasympathetic nerve
迷走神经Vagus nerve – 起源:延髓迷走神经背核和疑核 – 递质:乙酰胆碱(Ach) – 作用:兴奋胃肠运动和分泌 盆神经Pelvic nerve – 起源:骶髓 – 递质:乙酰胆碱(Ach) – 作用:兴奋横结肠以下结肠平滑肌、腺体 及内分泌细胞
(三)唾液分泌的调节 完全是神经反射性调节 条件反射 非条件反射
37
二、咀嚼
定义: 咀嚼是通过咀嚼肌协调而有序的舒缩活 动,使下颌向上颌方向反复运动的反射 性动作。 作用:机械性消化食物并使食物与唾液混合。
三、吞咽
(一)吞咽分期
1、口腔—咽:随意运动 2、咽—食管上段:反射 3、食管上段—胃:
一、唾液及其作用
二、咀嚼
三、吞咽
一、唾液及其分泌
腮腺导 管 腮腺 咀嚼肌 颌下腺导管 舌下腺 颌下腺
(一)唾液 (1~1.5L/日)
1、唾液的性质和成分
唾液淀粉酶 pH7活性最强,pH4.5失活
pH: 6.6~7.1(无色无味近于中性的液体)。
成分:水(占99%),有机物(唾液淀粉酶、粘蛋白、球 蛋白、溶菌酶等),无机物(Na+、k+、HCO3-、Cl-等)。
内在神经系统 1、分类
1)粘膜下神经丛 2)肌间神经丛
内在神经丛
交感 神经 副交感 神经
肌 间 神 经 粘膜 丛
下神
2、作用:
调节胃肠运动和腺体分泌
经丛
内在神经系统:迷走 - 迷走反射
名称 粘膜下神经丛 ( submucosal plexus) 肌间神经丛 ( myenteric plexus) 递质 乙酰胆碱、 血管活性肠 肽 ACh、 P 物质 (兴奋) NO、 VIP (抑 制) 支配对象 腺细胞、上皮细 胞、粘膜下血管
(三)三大胃肠激素
三大激素
胃泌素
分泌
G cells
刺激物
迷走N(Ach)
功能
促进胃肠运动
蛋白质
腺体分泌消化液 抑制胃肠运动和胃液的分泌
促胰液素
S cells
盐酸 促进胰液、胆汁和小肠液分泌
盐酸
胆囊收缩素 (CCK) I cells 脂肪 蛋白质
抑制胃肠运动
腺体分泌消化液 胆囊收缩
第二节 口腔内消化
(一)消化道平滑肌的一般生理特征:
1、舒缩迟缓(兴奋性低): 2、富有伸展性: 3、具有紧张性: 保持基本形状、位置、基础压力 4、节律性收缩:离体收缩慢、节律不规则 5、对电刺激不敏感: 敏感于牵拉、温度、化学刺激。
(二)电生理特性
1、静息电位:-50~-60mV
主要因K+外流引起
2、慢波:基本电节律(BER)
(三)胃液分泌的调节
1、促进胃酸分泌的内源性物质 (1)Ach
副交感神经(迷走神经) 内在神经末梢 Ach
肠嗜铬样细胞 M3 组胺
壁细胞
胃泌素
G细胞
(2)胃泌素(Gastrin)
(3)组 胺(Histamine)
G细胞 胃泌素
壁细胞
H2-受体
肠嗜铬样细胞
组胺(作用)
1、促进胃酸分泌的内源性物质
(2)胃泌素(Gastrin):促胃液素
作用广泛:a、刺激胃酸和胃蛋白酶原的分泌。 b、刺激ECL细胞分泌组胺。 c、营养作用:促进消化道黏膜的成长 和胃、肠、胰蛋白的合成 d、加强胃肠道的运动,促进胰液、胆汁的分泌。
(3)组胺(Histamine):
由胃泌酸腺中肠嗜铬样细胞(enterochromaffin-like cell, ECL)分泌的, 具有很强的刺激胃酸分泌的作用, 作用壁细胞 上H2 受体, 阻断剂为甲氢咪呱(cimetidine)西米替丁。 ECL细胞上存在胃泌素和胆碱能受体, 胃泌素和Ach可通过 作用于壁细胞上相应的受体而刺激胃酸的分泌。
2、抑制胃液分泌的内源性物质 • SS生长抑素 • PGE2 and PGI2 • 内因子 壁细胞
壁细胞Biblioteka cAMP HCL2、抑制胃液分泌的内源性物质
主细胞:胃蛋白酶原
胃液:无色、无味、酸性(pH 0.9-1.5)
(二)胃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
性质:pH 0.9-1.5,无色,1.5-2.5L/d。 成分: 无机物:Na+、K+、H+、Cl-,随胃酸分泌 速率而变化。 有机物:胃蛋白酶原、粘液蛋白、内因子等。
一、胃液及其分泌
(二)胃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 1、盐酸:壁细胞分泌
食管蠕动(Peristalsis)
蠕动:Peristalsis
食管-胃括约肌 • 在食管与贲门 连接上方的一 段长4-6 cm高 压区,防止胃 内容物逆流入 食管。
第三节 胃内消化
一、胃液及其分泌
二、胃的运动

出口。 贲门部、胃底、胃体、幽门部。 位置:大部分位于左季肋区,小部分位于腹上区。
(一)胃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
1、盐酸: 壁细胞合成和分泌 2、胃蛋白酶原: 主细胞合成和分泌 3、粘液—碳酸氢盐屏障 :粘液细胞合成分泌 作用:中和胃酸保护胃粘膜
pH7使蛋白酶失活
(一)胃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 4、内因子
内因子与VitB12结合形成复合物,保护VitB12免被消 化酶破坏 促进VitB12在回肠吸收 巨幼红细胞贫血
RP 慢波电位 AP 肌肉收缩
慢波动作电位和平滑肌收缩的关系简要归纳为:
1、平滑肌的收缩是继动作电位之后产生的, 而动作电位是在慢波去极化的基础上产生的。
2、平滑肌的收缩的张力与动作电位的数目有关。 3、慢波是平滑肌的起步电位,是平滑肌收缩频率 的控制波。决定蠕动的节律和速度。
三、消化管的运动
平滑肌细胞
四、消化道的内分泌功能
(一)胃肠激素:胃肠道内分泌细胞分泌的 生物活性物质。
胃肠粘膜内有40余种内分泌细胞, 消化道是体内最大、最复杂的内分泌器官。
(二)胃肠内分泌细胞的特点及分泌方式
内分泌 旁分泌 自分泌
(三)胃肠激素的生理作用
1、调节消化腺分泌和消化道的运动。 2、调节其他激素的释放。
是真的吗?
• 德国巴伐利亚有一家奇特的皮肤病医院,用乳牛的舌 头舔病人皮肤,治疗神经性皮炎和头皮癣等,而且还 很有效; • 动物受伤后,亦常用舌头去舔舐伤口 • 这一连串的神秘功效,最终被美国科恩博士所揭示, 他发现唾液中有两种珍贵的蛋白质:表皮生长因子 (EGF)和神经生长因子(KGF)。前者是由53个氨基酸组 成的多肽,能促进细胞的增殖分化,从新生活力的细 胞代替衰老和死亡的细胞,具有加速皮肤和黏膜创伤 的愈合、防止溃疡等特效;后者则具有促进神经生长 的功能,可以使断裂的神经末梢生长延伸,把离断的 神经焊接起来,使受伤的皮肤早日恢复感觉和运动功 能。科恩为此荣获1986年度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 皮肤光润,容颜悦泽
相关主题